PDCA循环法在高警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yitian1046906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PDCA循环法构建高警示药品管理模式,提高高警示药品的管理水平.方法 成立高警示药品管理持续改进小组,基于《2011版ISMP医院用药安全自我评估标准》对高警示药品管理进行自我评估,查找高警示药品管理中的缺陷,运用PDCA(P:计划、D:执行、C:检查、A:处理)循环管理法,制定相关对策并实施.评价实施后全院41个临床科室,6个医技科室和7个药房的高警示药品管理的遵从率(合格科室数/查核科室总数).结果 通过制定标准化的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加强药品管理培训、完善HIS系统构建信息屏障、建立临床用药决策支持系统等,在实施PDCA后针对查检表的11项衡量标准进行核查,遵从率平均值≥99%.结论 运用PDCA循环法建立了基于ISMP标准的高警示药品管理模式,按照PDCA循序渐进、循环往复,可降低用药错误风险,保障用药安全.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缅甸边境地区高效氯氰菊酯室内滞留喷洒控制疟疾媒介按蚊的效果,为中缅边境地区疟疾媒介按蚊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7-10月在缅甸边境地区克钦邦选择3个居民点,采用0.03 g/m2高效氯氰菊酯进行室内滞留喷洒,采用诱蚊灯法捕蚊,监测按蚊种群密度变化情况.3个试验点同时于喷洒前15d和喷洒后每间隔15d监测1次,每次连续观察3个通宵,连续监测75 d.结果 高效氯氰菊酯共喷洒2273户,覆盖率95.46%,消耗杀虫剂132.5 kg;喷洒前15 d,3个居民点按蚊平均密度为4.16只/(灯
梅毒是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所致的一种多阶段慢性性传播疾病.Tp外膜蛋白十分稀少,外膜缺乏内毒素,也不产生明显的毒力因子,但具有强大的组织侵袭力,这种侵袭力与其菌体表层的黏附素密切相关.黏附素不但介导Tp菌体对组织细胞和(或)细胞外基质(ECM)的黏附,参与Tp的侵入和定植,某些黏附素还具有降解ECM成分的蛋白酶活性,有助于Tp向远端组织器官播散.Tp黏附素大多为膜脂蛋白,免疫原性强,有潜在的免疫诊断价值.此外,抗黏附感染是梅毒疫苗研发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对已发现的重
目的 调查中缅边境地区蚊虫对4种建筑类型房屋的侵入情况,为制定当地疾病媒介控制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5-6月,在中国盈江那邦镇和缅甸克钦邦第二特区拉咱市选择不同居民建筑类型房屋采用诱蚊灯通宵诱捕成蚊,形态学分类鉴定成蚊种类并计数分析.结果 共捕获2亚科10亚属18种3419只成蚊,其中中国那邦镇2亚科7亚属14种1715只,缅甸拉咱市2亚科10亚属17种1704只.两地区优势蚊种均为致倦库蚊,占比分别为59.24%(1016/1715)和82.04%(1398/1704).微小按蚊属于两地区
目的 观察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对糖尿病神经病变(DN)患者神经症状的改变及对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DN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予甲钴胺(1mg·d-1,iv)治疗,观察组予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甲钴胺1 mg·d-1+α-硫辛酸600 mg·d-1,iv)治疗,疗程均为10d.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DN症状学评分,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白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可溶性细胞黏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哮喘、过敏性鼻炎有效,已广泛用于治疗Ⅰ型超敏性疾病.实验证明基于重组变应原的免疫治疗具有与天然变应原相似的效果,重组变应原被认为是免疫治疗的新型制品,有诸多的优点.基于重组变应原的免疫治疗能够改善免疫治疗临床现状,并为新的免疫治疗提供可能性.本文综述了重组尘螨变应原对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免疫治疗现状及进展.
随着国际交流与日俱增,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信息传递、人员流动、学术交往、技术交流等不断加深,在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和医学事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籍医学专家来到中国执业;与此同时,医学留学生来华数量也在持续攀升.作为医学留学生的必修课和基础医学重要课程,病原生物学教学已经成为留学生教育的重要研究内容.当前,医学留学生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效果、教学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存在诸多劣势,亟待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留学生病原生物学教学新形势.为提高留学生病原生物学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文深入分析
目的 观察L-阿拉伯糖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我院内分泌代谢科门诊的新诊断T2DM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L-阿拉伯糖,均治疗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血糖和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经干预12周后,2组患者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复合布托啡诺与丙泊酚在肥胖患者麻醉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行麻醉肠镜检查的肥胖患者(体质量指数≥30 kg·m-2)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80):对照组予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行静脉麻醉;观察组予利多卡因复合布托啡诺与丙泊酚行静脉麻醉.比较2组丙泊酚用量,麻醉质量(低氧血症、体动反应和术中知晓的发生情况),苏醒质量(苏醒时间,醒时和苏醒后15、30 min VAS评分),肠镜检查时间及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丙泊酚总用量明显减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对糖尿病肾病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收集糖尿病肾病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达格列净治疗12周.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肾功能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I)、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TIMP-1、TGF-β1、MCP-1及IL-6较治疗前降低(P<0.05
目的 调查我国三甲医院肿瘤内科医护人员对癌痛管理的认知现状和对进一步完善管理的需求,为推进癌痛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3-6月期间,采用公开的在线调查形式,以网络社交软件(微信)为媒介向全国推广,从事或参与过癌痛管理的医师、护士均有资格填写调查问卷,共有1600名三甲医院的医护人员参与调查.结果 医护人员癌痛管理的实践能力表现均一般(医师得分为61.38±17.19,护士得分为69.72±16.08).癌痛相关知识的认知方面,医师的得分明显高于护士(76.58±13.00 vs 68.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