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创作中的电视剧思维探讨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ma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笔者常为戏曲观众的流失而感到不安与遗憾,也常常思考这一问题的原因。当然,社会多元化与大众娱乐生活的丰富性,是导致这一境况的原因之一。本文将通过探讨戏曲创作中的电视剧思维,论述戏曲创作如何创新改进。
  关键词:戏曲 电视剧 思维
  当前,我们都在讲戏曲传承,传承当然离不开戏曲受众。那么,受众从何而来?当前形势下,观众需要什么样的戏曲?特别是在戏曲传承中,占主要力量的年轻人,他们对于戏曲的审美取向是什么?就这些问题,笔者也有意识地在年轻人中做过调查,他们的回答基本一致,就是在他们的眼中,戏曲创作中存在思维僵化、情节简单、节奏拖沓、无病呻吟等各种问题。这不能说百分百反映当前戏曲创作的态势,但在人心浮躁、急功近利的情况下,这些现象在戏曲创作中还是大量存在的。
  要改变这种状况,以挽回更多的戏曲受众,除戏曲创作人员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境,认认真真深入生活,踏踏实实精耕细作外,还要与时俱进,迎合时代发展和不断提高的大众审美需求。在戏曲创作中,引入电视剧思维,是戏曲创作者在当前形势下可以借鉴与吸收的一种方式。
  一、注意开场的重要性
  对于电视剧来说,每年有若干部在电视台播放,观众掌握着电视遥控器,一部新剧开播,如果三五分钟还引不起观众兴趣,就会立马转台“移情别恋”。戏曲舞台剧也是如此,观众坐在剧场里三五分钟不满意就会走人,是因为没能激发其所投入的观赏兴趣。所以,三分钟进戏尤为重要。而目前有许多戏曲作品,开场拖沓,要想交代的东西太多,生怕观众看不明白。一部两小时的剧,看了二十分钟,观众却还是云里雾里,实在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许多观众可能就不耐烦地起身走人了。
  我们再来看现在电视剧的开场,抛弃了慢慢交代有关人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的叙事习惯,回避和搁置了有关矛盾冲突和感情纠纷等复杂因素的追根溯源,往往一开场就是风雨雷电:事件正在发生、事件迅速发展。
  总之,一出戏的开场非常重要,因为这是这部戏留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大仲马曾指出:戏的开头要清楚。同时认为,光清楚还不够,它应该引导我们向戏的中心前进几步,或者至少应该清楚地指出地平线上乌云正在聚集到哪一个方向……必须有效地引起观众的兴趣,并且在第一次开幕前,把他们的期待导向一定的方向。
  二、悬念设置的必要性
  悬念设置是电视剧创作的一个重要手段,现在,电视荧屏上呈现的基本都是三十集以上的长篇电视连续剧,如此长篇剧目,如果没有让观众欲罢不能的悬念设置,是很难让遥控器留在一个频道的。所以,电视剧基本上是一剧一个大悬念,每个分集又有若干个小悬念支撑。
  相比之下,戏曲创作在这一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号称“流水账”的剧目不在少数。很多戏曲编剧,在理论文章或研讨会上,大谈人物心理、生命感悟、艺术审美等,就是不谈如何抓住观众。他们不重视悬念的设置,甚至没有能力在其剧本中设置悬念。
  好的悬念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要素:其一,局势发展的疑问;其二,人物关系加入后出现的转机;其三,最后时间的逼近。
  剧作家在剧本创作构思阶段,就应该周密充分地围绕悬念作整体的埋伏铺垫、布局安排,通过适当巧妙的暗示,把受众的全部兴趣、注意力,都集中到剧情发展的方向中去,让他们的緊张期待随剧情发展而加剧。
  当我们设置悬念时,也要注意悬念的设置不能像猴子掰玉米一样,掰一个丢一个,费心费力地设置好一个悬念不容易,切不可还没有发挥其作用,挖掘其潜力,就将悬念马上解决了。这是不明白悬念的魅力在于不断地延宕,而延宕的手段和目的在于从容地展开故事、刻画人物。
  三、情节与人物的分量
  在传统戏曲中,有许多是以刻画人物见长的剧目,放在那个年代,无疑是成功的,即使现在来看,也是可圈可点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生活快节奏的今天,要一味地复制过去,脱离时代而谈传统。如果想要一部舞台戏曲能够在市场上立足,并且具有一定的生存力,就要情节与人物取其一为重。在这种情况下,当然要倾向于情节,这在当今许多热播的电视剧当中也得到了印证。试想,如果一部电视剧失去了真实生动、新奇曲折的情节,谁还愿意花若干个夜晚守于电视机前?
  其实,戏曲作品对于情节的重视由来已久。对于中国戏曲注重情节、讲究传奇,李笠翁早就说过:“古人呼剧本为‘传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经人见面传之,是以名。可见非奇不传。”孔尚任也在《桃花扇》小识中说:“传奇者,传其事之奇焉者也,事不奇则不传。”
  谈及情节的重要性,就要谈及“情节线”的问题。情节线应该是一条有波澜、有起伏的曲线,兴趣点被这条线贯穿起来,犹如金线穿珠,交相辉映。情节线的起伏与兴趣点的大小性质密切相关。情节线的变化之处一般是兴趣点光彩的迸发之时,情节线某一处的大起伏大变化则会形成一个大兴趣点,也就是高潮。
  情节由事件构成,事件主要体现为事物的变化,并在一段时间展开。这是一切艺术情节最基本的规定性。我们可以简称为“有事有节”。情节的基本特性即筑基于此。
  无论是电视剧还是戏曲,艺术情节是生活故事所显现出来的相对于接受者的陌生化效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戏剧性。在对戏剧性的定义上,谭霈生先生有一个更为详细的阐述:“在假定性的情境中展开直观的动作,而这样的情境又能产生悬念、导致冲突,悬念吸引、诱导着观众,使他们通过因果相承的动作洞察到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的本质。”这里主张“情节中心论”,并不忽略与排斥对于戏曲人物的塑造。
  编好故事,是成为一名合格编剧的基本功。没有一个好的故事剧本,在一定层面上看来,则不能称作是一个好剧本。但一个好剧本,在编好故事的基础上,对人物的塑造也不可忽略。要知道,情节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剧中人物命运与情节布局要一脉相承。也就是说,情节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物在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中的变化过程,是人物性格和命运发展的历史,人物命运与戏剧情节并行发展。
  四、结局的反转需求
  第一次接触“反转”这个词以及领略“反转”的艺术,是读到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这篇小说让笔者对反转的艺术有了深切的感受,并为之击节称赞,从此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反转”欲罢不能。后来又陆续欣赏到影视剧作品对反转的处理,韩国电视剧行业甚至专门拍摄了一个称作“反转剧”的门类,而且吸引了大批粉丝。
  在电视剧日益发展的今天,这一手法也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电视叙事之中。但在戏曲舞台上,我觉得还属于一个新鲜而又非常值得开发的领域。
  纵观当前的戏曲舞台,绝大部分剧目都是让观众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局的情节构思,对观赏者来说,便缺少了欣赏快感。
  目前,反转手法多见于小说、影视剧,在戏曲舞台上则少有运用。但影视作品的反转艺术,应该说为戏曲创作提供了范例。如何将这种艺术手法在戏曲舞台上运用,并且用好用活,充分挖掘这一艺术的潜力和魅力,还有待于戏曲作家的进一步探索。
  美国有部叫《控方证人》的电影,其在影片结束时的字幕上说:“为了保证没有看过此片的朋友获得更大的观影乐趣,请您不要向任何人透露本片的结局。”笔者想,假如哪一天有哪一部舞台戏曲作品,在说明书或演出结束时给观众类似的提醒,那么这部戏应该说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成功的。
  当然,我们不能为反转而反转,必须掌握“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原则,这样的情节套路要用得恰当,用得合理,不要形成观众所厌恶的俗套,更不能生编硬造。以上几个方面,是笔者根据当前戏曲状况以及受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对舞台戏曲作品的认知,融合电视剧创作思维的一种思考。在这里作一些探讨与交流。
  (作者简介:吉凤山,男,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文化馆,编剧,研究方向:戏剧艺术)(责任编辑 张云逸)
其他文献
幼儿园时期是儿童各方面发展的最初时期,同时也是幼儿形成气质性格十分关键的时期,因此近年来教育部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方式十分关注。幼儿刚刚从家庭进入幼儿园这个大集体,
2009年3月28日19时11分,在山西省原平市苏龙口镇发生4.2级地震.地震后,由山西省地震局、忻州市地震局联合组成的现场工作队,对此次地震进行了现场考察.经调查,宏观震中位于原
【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特征。然后对钢筋和模板这两项重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正确的施工技术,最后探讨了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本文在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简介,可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 框架结构; 施工技术  一、框架建设的具体特征分析  在竖向构件以及构成方面,高层建筑对重力以及载荷进行了逐层的累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较大尺寸的柱体和墙体对其进
摘 要: 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语文素质教学的核心问题。相当多的学生不爱学习,也不会学习,学习效率不高。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全方位优化课堂教学,作者就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优化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新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技术不断涌现。如何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如何让有限的课堂教学带给学生更大的收获呢?我认为应从教
摘 要:少教多学教学模式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新型教学方式,摒弃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指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充分运用课堂学习时间,改善学习状态。同时,少教多学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知识。  关键词:少教多学;初中英语;应用  1前言  我国的教学方式受到应试教育影响,一直是教师讲授占据教学的主导地位。而少教多学教学
我国卫生部公布的2006年城乡居民主要死因调查显示,恶性肿瘤位列首位死因,恶性肿瘤已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当前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解如东县掘港镇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整个社会对会计报表附注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笔者以关联交易披露为例,从关联方关系和关联方交易两个角度对会计报表附注可靠性差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
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其在教学中主体地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实质,就是通过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教学,使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得以全面落实。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愿参与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是学生生活世界的经验,是师生共同探求
期刊
《决策》:“十二五”时期,铜陵市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扩大规模、服务业集聚发展,现代农业彰显特色,着力构建产业优化大格局。在经济步入新常态背景下,铜陵的产业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