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避“有用”教“无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XIA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北京时间12月11日凌晨,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领取诺贝尔文学奖。在随后的晚宴上,莫言以他一贯的平和语调,向在场千位主要来自西方的嘉宾说:“文学和科学比较,的确没有什么用处。但,文学的最大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短短数语,充满东方睿智,此中至理,引世人深思文学价值,更深思世俗人间何谓“有用”。
  一、直面意外——何谓“有用”的教育
  作为教师,我时常会被一些教学现象所震动:
  在和孩子们一起研究《斜坡的启示》,由于上节课研究《杠杆》时没及时拆下插在卡槽里的铁棒,所以我让小组长先整理一下,拔出铁棒。结果意外出现了,除2个组顺利拔出了铁棒,其余6个组折腾了好一会,依然没有拔出铁棒……
  “怎么啦!铁棒拔不出吗?”学生回答道:“铁棒和塑料盒插槽塞得太紧,拔不出”。旁边2个拔出铁棒的小组学生抢着插话说:“他们组力气太小,我们来。”
  我还没有太在意这种“意外”,既然有学生出来解围,于是我顺口说道:
  “好,你们去帮帮他们”。
  然而,几分钟过去了,这些派出去的“大力士”并没能帮其他小组的孩子们解决问题。
  知识无用吗?近年来网络上对于这种质疑一直没有停止。如果我们要为当下的教育做辩解,我们可以找出一堆理由。但再多的理由也不敌学生的一句大实话。今年4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丰台区植树时,询问了参加植树的六年级学生张哲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其中一个问题是“学奥数了没?”面对国家领导人的提问,张哲源的回答是:“学了,但没什么用处”。一句大实话,又一次引来了网民和媒体的如潮好评。
  当我们震惊孩子的回答同时,不妨静下思索——何为有用的教育?我以为,课堂上教给孩子们的知识都是“有用”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课堂所学的东西很多学生没有用,或者说根本不会用。当下的学生并不缺少知识,而是缺少知识联系实践的能力,不仅女生,男生也是如此,据不完全统计,青少年实践能力和对待问题的好奇心逐年下降,并逐渐向幼儿蔓延。
  二、理性思考——何必一定要“有用”
  我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读小学正值80年代,看着现在的学生,不能不让人思考:那个时候的教育和现在比,哪个更“有用”?
  那个年代,除了语文和数学,没人逼我们额外要学什么,每个孩子都是自自然然地发展,同学中要么是学习自觉上进的;要么是调皮捣蛋爱折腾的。除了少数几个考上中专,大学成为国家精英,绝大多数高中毕业就进了企业,没有学到很有用的知识,但都成为企业技术骨干或创业能手。现在的孩子呢?学的东西不少,学完国家规定课程不算,还隔三岔五地学奥数、学写作……生怕学的知识不够用,可一个个大学毕业因为能力平平找不着合适的工作。
  两个时代的人学的知识谁更多、更有用?毫无疑问,肯定是现代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现代人在课堂所学的东西,很多并不实用,或者说根本不会用。
  还是说到《斜坡的启示》一课,五年级学生现有知道水平无法体会“铁棒拔不出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力小,还跟铁棒和卡槽之间几乎没有缝隙,空气无法进入造成外面气压大于里面,所以无法拔出。但这并不能成为拔不出铁棒的理由。《机械》可以省力,这是他们学过的知识,只要借鉴一下学过的机械中《杠杆》或者《轮轴》原理,就近取材在铁棒顶端旋上一根小棒,类似于门把手原理轻轻来回旋转,就很容易把铁棒拔出。
  即使没有机械可以省力的知识基础,稍微有些实践经验的人,也不应成为难事。可现在的学生空有知识理论,唯独缺少实践经验。所以学了那么多“有用”的知识,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写不完的作业,忙不完的活动,还未成年一个个成了近视眼、应试机器,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实践、去游戏。这样的教育,怎么可能是“有用”的呢?
  三、我们主张——不避有用教“无用”
  2005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讲述自己在大学第一学期后辍学的经历。他没有离开学校,而是听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其中一门是美术字课。这在当时看来完全“无用”的课,却在10年后设计的第一台麦金塔(Macintosh)个人电脑上,安装的可变字体发挥了作用。乔布斯这样回忆说:“如果我当年没有去上这门美术字课,苹果电脑就不会发明这么漂亮的字体;又由于微软视窗是照抄苹果的,所以很可能所有个人电脑上就都没有这样的字体了。”
  由此想到了如今的小学教育,经历了如火如荼的课改十年之后,好像已经引导我们彻底远离了“无用”。我们的每一节课,每一个探究活动,每一次智慧火花,几乎都指向了一个目标:让孩子学习“有用”的东西!什么是有用的东西?将来能帮助考上更高一级学校的东西?能够帮助谋取高薪职业的东西?……结果呢,我们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全部的生命时光被各种各样的知识、作业、训练所淹没和充塞,都在为了“有用”而努力着,忙碌着……事实这些所谓的“有用”却依然“无用”!
  今年,学校编制校本课程《生活科技校本化科技活动的研究》,我们编制组的老师们商量:一定要设计一些“无用”的课程,比如:男孩子们喜欢动手,让孩子们学学电子百拼。有人说,学习电路有用,长大了可以做一名电工,我们还真没这样想,就是想让学生多了解生活用电、安全用电的知识;女孩子们喜欢手工,就给她们开设一些手工课——丝袜花、插花和蜡染,让她们创作的同时熟悉一些常见工具的使用;有孩子们喜欢玩泥巴,那就开设个泥塑课程,爱捏什么就捏什么;另外还专门物色了一批掌握传统手艺的老师傅,专门教孩子们酿米酒、葡萄酒,制作豆腐花等。我们绝对不强求孩子一定要学会学精,就是想让学生多掌握一门技艺,多了解一些地方特色、文化历史。
  我们希望孩子们能把课堂学习的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能有机会和生活贴得近些再近一些,释放天性,享受童趣。我们不能预测所学的知识、技能将来是否有用,但只要能让孩子们学得快乐一点,感兴趣一点,学得无用又何妨呢?
  【作者单位:江阴市祝塘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学完《鸟的天堂》一文,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鸟的天堂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有的学生选择演读优美语段来表达;有的学生选择吟诗来赞美;有的学生选择唱歌来赞美;有的学生选择画画来赞美……  交流时,Z兴致勃勃走上讲台正准备介绍画面时,台下的同学议论纷纷:“怎么只画了一只小鸟?”“榕树的枝不繁叶不茂。”“颜色搭配不恰当。”“画得太小太乱了。”弄得Z满脸通红,一脸的羞愧。  我看了看Z的画,画面虽然
近年来,再生稻生产成为湖南省的主推技术之一。2015年,湖南省再生稻面积仅20多万亩,2017年快速增长至210万亩。示范推广区域发展到93个县。据湖南省農技推广总站汇总各地测产结果,2017年全省再生稻示范普遍高产,再生季产量比2016年增产20%左右,达到预期“一季 再生”亩产900公斤以上的目标。  湖南省再生稻2017年缘何实现高产高效?湖南省再生稻首席专家唐启源介绍,再生稻有“五怕”:再
小红狐自以为比谁都聪明,总想找机会炫耀一下。
小朋友,你喜欢玩灯笼吗?你可以亲手做一个噢!现在就请你找出家里的小纸杯,马上动手。别忘了请妈妈来帮忙!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从初为人师到现在,已经十多个年头。在这十多年的岁月里,我一直解读着教师这一职业的内涵。初为人师时,我狂热地工作,走过了一段挥洒青春激情与鲁莽无知的日子,渐渐的,我看到了狂热背后的浮躁,狂热渐渐冷却下来,一种圆融的情怀在我的心里生长。每一天,我都怀着一份圆融的情怀面对职业,因此拥有了许多快乐而丰富的日子。  教师是一种平凡的职业,这种平凡不是平庸,更不是一种低俗,而是一种职业圆融的心境,一种职业的智
放学了!  啊!终于放学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每到临近期末,为了让学生对一个学期的所学内容加深理解,达到系统吸收、灵活运用的目的,也为了让学生能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小学语文老师都会使出浑身解数来进行复习。然而,面对一大堆要复习的内容,有的老师却是深陷题海战术、疲劳战术之中,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惫,学生也筋疲力尽,味同嚼蜡,苦不堪言。应试教育的现状我们更是无法改变的,但可改变的是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如果将复习比作 “烹饪”的话,如何才能
妈妈在吃一个很小很小的梨。她吃得那么津津有味,我想那个梨一定很好吃吧。我凑过去一尝,疑惑地问:“妈妈,你怎么吃这么酸的梨,难吃死了!”  “宝贝,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那些大的、水分多的留给你吃,妈妈已经长大了,吃小的、酸的也没事!”妈妈笑眯眯地回答。  我一本正经地说:“妈妈,你每天辛辛苦苦地照顾我,管我吃饭,管我做作业,很劳累,大梨子应该给你补充能量。”  指导老师:叶 丽
近年来,开平市委、市政府切实把发展教育作为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工程,给予高度重视,积极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坚持“教育优先,教育先行”的思想,努力推进全市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普九”五率连续二十年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要求;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优质学位100%,是江门市高中优质学位比例最高的县市之一;打造出一大批等级学校和规范化学校;培养了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
奔奔馬,祝贺你获得童话镇马拉松比赛的冠(guàn)军!你一天能跑多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