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engy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不能再沿袭死板教条的方法,要将教学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兴趣、改进教学方法这个方面来。为了打造语文高效课堂,初中语文老师应该改变教学思路,探索适合学生的、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既符合新课标对初中语文课程所提出的新要求,也要符合学生的口味。下面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就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应抓好课前、课中和课后“三环节”谈点肤浅看法。
  一、课前——学生有效预习
  在上课之前,语文老师要进行一些引导工作,这种工作不仅会让课上的安排显得更加紧凑,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对于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文章,有关这些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故事以及整篇文章的赏析,都可以由学生在课前完成。语文老师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们进行探究,在老师讲授这篇文章之前,如果学生能够对这篇文章进行通读,并将之谙熟于心,能够做到了解其主旨大意、背景故事,并且对于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那么,教师上课时,就能针对学生质疑点进行重点讲解。这样做不仅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做到独立自主的学习与思考。一旦养成这种好的习惯,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是一种很大的帮助。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前教学,许多人都把课堂效率的目光投向老师,要老师精心备课,精心设计。其实,对于学习而言,学生更需要“备课”,也就是课前预习。作为教者深知:只有熟读课文才能领会文章的中心,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领会作者的意图,体验作者的情感。“文不读熟不讲”,这是许多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常说的一句话。那么对于学生,他们必须有充足时间自主接触文章,但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如果留足时间给学生熟读,势必会造成教学内容无法完成;如果不留时间让学生接触文本,自主探究,文本生疏的课堂学习不仅节奏慢,甚至会因学生讨论和交流困难时停滞,或者说他们的讨论与交流就只能是蜻蜓点水或不着边际。这样的课堂势必低效或无效。可见,预习对于学生来说是重要的,它是课堂学习的铺垫,能为高质量的教与学打好基础。让学生做有效预习,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二、课中——教法灵活多变
  高效课堂一个重要的直观的判断,就是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是否集中。因此,老师要想尽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再好的教学方法,一旦持续不变,时间久了就会乏味。所以,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这里特别要提到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现代的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而富有活力,教学手段更加科学且多样化。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对于打造语文高效课堂是十分有利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语文老师可以提高上课的效率,有利于老师对于课堂的整体把握。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下,语文老师可以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通过演示文稿进行授课,容易理清教学思路,梳理教学内容,并且,在课上可以插入一些图片以便学生直观理解,或者是在上课途中听听音乐,放松心情。教材中所选取的一些文章比较适合做动画的演示,比如《斑羚飞渡》那篇文章中老斑羚和小斑羚所表演的飞渡接力的场景,就十分适合做成演示文稿和动画演示,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更加形象地感受到那种扣人心弦的、令人窒息的感情和美。这些都会让学生对这篇课文加深印象,也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使用演示文稿进行语文教学有利于讲解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可以在演示文稿中插入一些回车键、回头符号,在讲课过程中灵活运用,可以使课文讲解的条理更加清晰。当然,对于一些描写性的文章,老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使之更加直观。比如《看云识天气》那篇文章,其中描述了各种不同形态的云彩所对应的各种不同的天气,如果做成动态的云朵,学生就能更加直观地了解课文中模糊的描写,能够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使用课件进行授课也容易体现老师的教学风格。如果这节课的内容是一篇十分生动的文章,那么老师可以将课件做得活泼有趣一点,向学生传达一种情感。或者,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容易沉闷,为了改变这种课堂氛围,老师可以在课件中加入一些音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提升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注意力,才能构建更加高效的语文课堂。
  三、课后——反思巩固
  上完课之后,老师要布置家庭作业。要注意的是家庭作业一定要与课上所教授的内容相关,这样学生在回家完成作业的时候才能联想起上课的内容,才更加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温故而知新,这也是从一个侧面完成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做最后的知识性回顾,使知识能系统地留在学生的脑海中。就学生而言,学习中获得的感知必须多次重复呈现,才能促进理解,而理解的知识通过应用,才能牢固掌握,也有利于技能技巧的培养。此环节不可或缺是无须赘言的。此时,教师应布置一些作业当堂检测。可以设计题目口头检测,也可以进行书面检测,总之要根据当堂课文内容灵活检测,注重实效。譬如:在总结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口诵心记,熟读成诵,积淀语感,迁移运用,拓展延伸。我们除练习背诵以外,还可以进行一系列单项训练或综合训练。
  随着时代的进步,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也要随之改变。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创举。只有提升课堂的效率,才能保证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才能培育出更多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其他文献
著名的《孙子兵法》曾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既要不失一兵一卒,却又能降服敌人,靠的就是软实力.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要占领市场、赢得效益,拼的就是软实
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始于问题。”现代教育学也认为:“思维常常由问题引起。”如今,课堂提问作为教师的“常规武器”被普遍地、经常性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中,若能得心应手、恰到好处,就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教学效果。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只有巧妙设问,才能让文本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文本带来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一、企业文化的涵义rn第一,企业文化.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Irving Barnard,1886~1961)最早提出企业文化的概念,他在1938年撰写的《经理的职能》著作中,第一次论述了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均须通过学生发挥作用和影响。那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就必须要在学生学的方面加大课程教学的改革力度,真正改变传统的教师教为主为以学生的学为主。因此,以学生为教学过程的主体,通过增强其主动性与能动性,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本文基于笔者教学工作实践经验,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为例,对如何展开更具实效性的课堂教学提出如下看法。  一、引导课前预习,养成预习习惯  预习是常用的教学手段,
现在,电力供应的形势已经发生变化.由于电力商品的特殊性和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其市场特点有二:一、供电企业是区域自然垄断性企业,在同一营业区内电力消费者并没有自由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