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减灾系统

来源 :自然灾害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uarius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灾害是人类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本文道德澄清了自然灾害与灾象的概念,分析了当代自然灾害产生的特征,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提出了建设减灾系统的设想。数字减灾系统是一种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技术等作为主要技术支撑,用数学和物理模型通过多维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灾象成因、发生机理、传播规律和作用于人类环境形成自然灾害全过程的信息化的计算机系统,它既可用于为
其他文献
空间数据的不开放性易导致地震减灾部门的各类信息系统形成信息孤岛,对救灾减灾工作造成信息交流障碍。数据共享机制是改善信息资源劣势的有效途径,在Open GIS规范框架下,基于网络特征类服务(WFS)建立了空间数据共享架构,系统以开源软件GeoServer架设服务器,并遵循WFS和GML规范,用户按照通讯协议与服务器端交互,对原始的空间数据文件和信息数据库进行基于特征类的操作,实现灾害数据实时管理。根
四川"5.12"汶川8.0级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工程结构破坏,引起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震后恢复重建采用何种技术,是关系到在未来地震中是否可以保证工程结构的安全以有效
简略分析了灾难模型化和它在保险业中的应用;介绍了当前国外从事灾难模型化的主要研发单位,包括独立的模型化公司、大学研究所、再保险公司、再保险中介经纪公司和政府机构。同
采用全国396个站点的沙尘暴观测资料,结合1:100万中国数字高程图和1:100万中国沙漠分布图,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重建了1951~2000年中国沙尘暴的空间分异格局,并对沙尘暴灾害
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分析,到伤亡和损失的可能性研究,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由4个环节组成,即致灾因子、承灾体输入、承灾体输出和社会系统。在大多数据情况下,风险事件的不确定性,主要来
用研究区1470~1985年的旱涝等级资料,划分了该地区500年来旱涝变化的7个阶段,讨论了不同阶段间旱涝型的变化及其旱涝型区域分异意义。结果表明,500年来研究区有4类主要旱涝型,各型旱涝在不同阶段的
<正> BACKGROUND: Internal fixation of lumbral spondylolisthesis has resolved the problem caused by vertebral translocation and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inst
对“地球表层概念”的界定与发展和基于新概念的地球表层系统(结构)等进行了综合讨论和阐述;定义了地球表层概念的内涵,提出:地球表层是指地表和近地表各圈层相互作用和渗透的地
脑损伤后可以有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血管的痉挛、闭塞造成对应区脑组织供血障碍,从而引起继发性脑梗死.为减少继发性脑梗死的发生,从 1999年起对脑损伤患者常规用扩血
目的观察去势后不同时间大鼠皮质骨骨密度与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以探讨雌激素减少对皮质骨骨密度及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4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去势组和对照组,各组分别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