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孤立主义”或将影响美对外政策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b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美国大选进入白热化阶段,共和、民主两党候选人争取党内提名的竞争接近摊牌。持激进观点的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和民主党候选人桑德斯尽管遭受党内主流的“阻击战”,依然势头强劲,而代表传统意义上的美国体制势力的希拉里等候选人却险象环生,选举前景难卜。
  这次大选深刻揭示了美国在全球化大潮冲击下,社会割裂,老百姓普遍厌恶政府无能,对美国的未来充满悲观,怀旧情绪浓厚。美国国内政治的混乱和“向后看”,不仅将对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产生影响,而且也将改变美国全球战略优先次序和对外政策。
  就美国共和党而言,特朗普在许多州攻城掠地,常常赢得三分之一到一半的选民支持。许多党内大佬惊呼,美国保守主义政治将走向何方?其实,“特朗普现象”更多地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而非新时代的开始。这表明,美国20世纪中叶以来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模式和思维已经难以适应21世纪美国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问题了。与其说特朗普代表民粹主义,还不如说他代表了如今弥漫在美国社会的怀旧和悲观情绪。特朗普在大选中不厌其烦传递的核心信息并不是“政府太强势”,而是批评美国治理国家的精英们“太软弱、太无能”,以致美国正在逐步失去世界的领导地位。
  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内外政策失误很多,从全球反恐战到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再到2008年由华尔街肇始的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美国的软硬实力均遭到严重打击和削弱。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美国倡导的新自由主义和“华盛顿共识”失去了往日的光环。美国社会进入深刻反思的阶段,对外战略也进入深度调整和收缩周期。民众对政府和体制的不满情绪、社会思潮的变迁,给“特朗普现象”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众多追随者。
  从美国上世纪后半期的历史看,民主党的辉煌在60年代表现最为突出。当时,经济得到有效治理,监管有序,文化多元自由、蓬勃发展。而共和党的高峰则在80年代。经济高度自由化,美国国际地位和自豪感空前,社会家庭观念和价值观巩固。当前,共和、民主两党选举都围绕着上述成就做文章,让人有隔世之感。
  美国社会日益碎片化、利益诉求多元,美国政治权力和体制则从集中走向分散,从“自上而下”变成“自下而上”。如何适应这一形势的变化,是共和与民主两党共同的挑战。美国社会共识的裂变,导致了美国政治的极端化、民粹化和激进思潮的涌现。具体来讲,美国在全球化进程中获益匪浅,主要体现在经济更加繁荣,个人更加自由,文化更加多元,种族更加包容,技术更加创新,人民有更多选择。与此同时,全球化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包括对政府体制失去信心,社会秩序和结构被打乱,文化凝聚力下降,许多蓝领工人失去稳定的工作和安全感……这些最终导致政治和道德共识的丧失。虽然,对美国而言,全球化的好处远远大于弊端,但是政治和经济转型带来的痛苦常常引发社会对政府和制度的怀疑和不满。这些社会思潮的碰撞和博弈,在美国大选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是美国必须面对的内部挑战。
  美国共和、民主两党对医疗、教育、社会福利等国内问题虽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但向传统中寻求的“向后看”思维与要求打破传统“向前看”的主张都呈现着拉锯的格局。新美国需要“新共和党”和“新民主党”思维,已经成为各州两党大选的普遍强烈呼声。
  这种对美国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迷茫和反思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它不仅仅是美国民众对政府和国内政治的重新思考,也必然会透过当选的候选人及其政策思想的落实对美国未来几年的对外战略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影响或者说“干扰”实际上已经在美国的对外政策上初露端倪。由于美国的“块头大”、对国际体系的影响力无出其右,我们应密切关注其国内政治思潮的变迁。
  首先,美国目前的战略收缩究竟会走多久、多远?奥巴马总统上任后,美国对外战略开始进入战略收缩期,美战略重心从欧洲和中东转向亚洲,其核心是“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欧洲的乌克兰危机、中东的叙利亚乱局与“伊斯兰国组织”(IS)的崛起,均未打乱美国的战略收缩与调整。原因很清楚,美国的对外战略是以国内支持为基础的,没有这样的支持,美国的对外扩张和海外军事行动都会受到影响。叙利亚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不管出现什么情况,哪怕踩了奥巴马自己划定的“红线”,美国也裹足不前,始终不肯派地面军队卷入冲突。从其国内政治看,美国战略收缩的趋势短期内不会逆转。
  其次,美国的“新孤立主义”思想和内顾倾向也会加强并影响其对外政策。新总统上台后,很可能更多关注国内议题,譬如医疗体制、社会福利制度、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等等。说美国将进入“新孤立主义”的“鸵鸟”状态可能言过其实,但是“国际主义”思想会有所退缩。奥巴马任期内达成的伊朗核问题解决协议、为应对气候变化所作的承诺、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改革乃至全球治理改革的支持,都有可能遭到挫折或削弱。
  美国大选跌宕起伏,尚未有定论。现在就对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及其对外交政策的影响下结论为时尚早,需要继续观察。
其他文献
5月20日,印尼北苏拉威西省,印尼海军炸沉在印尼海域捕鱼的外国渔船。摄影/Inayah Azmi Atifah 图片编辑/陈俊丹  5月20日,印度尼西亚海军及海洋渔业部在数个港口同时炸毁41艘外国渔船,其中35艘由海军炸毁,6艘由海岸警卫队炸毁。这些渔船来自越南、泰国、菲律宾、中国等国,据称是因在印尼海域非法捕鱼被抓扣。  这不是印尼第一次炸毁外国渔船。在2007年至2012年间,印尼共炸沉了3
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刻,领导通常会问:“谁还有什么要说的?”几乎话音未落,他就欠起身说:“没人有意见的话,那就这样了。”但偶尔也会发生意外。比如,刚来的小M第一次参加会议,没理解“让人是个礼,锅里没下米”,冒冒失失地站起来,涨红了脸结结巴巴地发表异议,被领导及时打断:“好了,你把你的意见回头写个东西,我们再研究一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以后领导再问时,就会环视左右,直接点名道:“某某,你有什么说的吗?
2016年春日,上海五原路288弄3号的张乐平故居开门迎客,勾起我许多的回忆。  在我的书房里,一直挂着一幅微笑着的男孩的国画。男孩戴着红领巾,硕大的头上翘着三根头发。这是1988年中秋张乐平为我画的三毛。  记得他只花了几分钟,一个活泼可爱的三毛就跃然纸上。在题字时,他原本打算写“永烈同志存念”,却写成了“永烈同志念”。他说:“写错了,我重画一张。”我连忙说:“念存也可以的。”于是就写了“念存”
根據美国票房网站的最新数据,31岁的性感女神斯嘉丽·约翰逊凭借33.32亿美元的本土票房,成为“美国影史总票房明星”榜单上的第十名。她不仅是这Top10榜单中唯一的女性,而且是最年轻的。作为漫威女主角中的颜值担当,黑寡妇一角让她圈粉无数。据说她感冒时擦鼻涕的纸巾,都可以卖到5300美金……不过,让斯嘉丽跻身前十的作品都是漫威系列的超级英雄电影,而由她独立领衔的电影票房却不尽如人意。看来,性感女神比
贷款3万最后滚成70万?借1万到手只有5000元?  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借款上当受骗的案例对于大二学生王健来说是匪夷所思的。作为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分期乐”在某校的校园经理,王健堅定地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是帮助大学生“用信用改变生活,让梦想触手可及”。  2015年4月,王健经朋友推荐应聘成为分期乐在该校的校园代理。与早已现身于大学校园的手机卡代理一样,王健也利用课余时间“扫楼”,除女生宿舍外,所有教
3月19日至3月21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会在京召开,全球政工商学界领袖汇聚一堂。论坛以“新五年规划时期的中国”为主题,围绕“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增长与改革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联网未来、中国G20峰会等热点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作为“两会”后的首个国家级论坛,它既是世界第一时间了解中国经济形势和政策取向的窗口,也是中国与世界双向沟通、增进互信、凝聚共识、加强合作的重要平台。英菲尼迪连续两
对于目前的埃尔多安来说,在整个对内对外关系上,他都面对着一个“敌人的敌人还是敌人,朋友的朋友也是敌人”的尴尬局面。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仅有永远的利益。”19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这句解读国家间关系的名句,在2016年8月9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对于俄罗斯的访问中又找到了一个新的现实注脚。  2016年7月,土耳其发生未遂军事政变。时隔不到一个月,埃尔多安在政变后的首次外访,没有选
2014年7月9日,陈光标在接受BBC专访时说,“我这个人不像一些富豪喜欢收藏字画、黄金、古董。我就喜欢收藏荣誉证书。我做好事喜欢表扬,由于我这点虚荣心,给了骗子一个机会。因为我已经是‘中国首善’‘亚洲首善’,正好就缺一个‘世界首善’,(骗子)就掌握了我这个心理。”  陈光标用金钱制造“好事”(他称之为“慈善”),用“好事”换取可以收藏的“荣誉”(物化为“证书”),在他自己和不少赞同他的人们看来,
尽管自2016年1月以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及气象部门曾多次预告:受超强等级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汛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很大。几乎所有武汉人都知道,一场洪水可能在所难免。可一场暴雨伴随的洪水到来之时,仍让人感觉始料未及  “说实话,知道今年可能要发(洪)水要淹了,但没想到是这次,这么快。”7月8日,一位武汉市民向《中国新闻周刊》感慨道。    尽管自2016年1月以来,国家防汛抗旱总
现在看来,几乎没有哪个西方民主国家能够对右翼民粹主义有免疫力。尽管民粹主义言论看似已近白热化并由此带来严重后果,最明显的例子是英国退欧公投,但现实却是它所代表的本土主义一直困扰着民主政体。  民粹主义运动往往侧重于指责。20世纪30年代来自底特律的罗马天主教神父查尔斯·考夫林在美国推行法西斯计划,坚持不懈地企图根除造成社会问题的罪魁祸首。同样,今天的右翼民粹主义分子急不可耐地攻击“体制”和“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