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支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谈《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0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以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全面调研、分析和研判的基础上,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条件.作为该文件起草的全程参与者,作者认为,《通知》的印发,是顺应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方式创新的重要路径.《通知》充分把握了当前技术发展的特征和教育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聚焦“领导力、技术路线、数据管理和应用、流程重构、机制创新”5大核心突破,创新性地提出“云网端数一体化”技术路线,提出“数据资源目录”制度和“一数一源”机制,从教育决策、教育管理、教育服务三个方面重新构建了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工作路径.
其他文献
随着高校教室智慧化建设的进行,考勤系统成为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高校多校区大规模教室考勤场景下,传统考勤系统存在考勤方式单一化、功能单一化和多校区部署困难的问题.文章设计实现了 一套教室考勤系统,通过多校区分布式部署、多源流水采集,将流水采集和计算解耦,支持多种考勤方式,同时满足本科生、研究生和活动会议等多种考勤需求.目前所设计实现的考勤系统已经应用在西安交通大学多校区日常教学管理,实现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覆盖三个校区700间教室的课程考勤以及活动会议考勤.
通过调查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医学生现有的人文知识、人文积极态度,以了解当前医学院校学生的总体人文素养状况,为今后医学院校调整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模式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于该院校医学专业中抽取380名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的问卷研究,得出其人文知识总正确率仅为73.48%,其人文积极态度总养成率亦仅为77.07%,上述结果突出地反映出在当前普遍重理轻德的教育模式下,较多医学生其人文素养水平稍显不足,医学院校今后应于更多的方面拓展人文医德教育,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医学人文实践理念并学以致用.
随着在线教育的发展,教育教学方式的也不断转变.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活动参与度备受关注.本研究在开展在线项目式学习实践基础上,调查分析了元注意因素对大学生在线项目式学习参与度的影响,同时探讨了网络自我调节学习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元注意负向影响网络自我调节学习和项目参与度;网络自我调节学习正向影响项目参与度,并有中介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从元注意和网络自我调节学习角度改善大学生在线项目式学习的参与度.
课堂教学结构变革是实现职业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最佳着力点,要实现这一变革就要做到创新混合教学模式,帮助教师丰富学习资源,做好混合教学活动设计.为保证混合教学模式改革顺利进行,需要在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三个层面实施联动,每个层面依据核心目标开展相应的改革.文章从院校层面结构性变革、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以及混合课程设计与实施三方面,探索全面推进混合教学模式改革的推进路径与实施策略.
创造性学习离不开一定程度的开放与弹性,信息化视野下的多元能力课堂离不开技术支持下的多元化学习成果表达范式.即兴演讲能够持久唤醒与激励学生的自我意识,从而扭转传统的师生关系;微型辩论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批判精神,促进学生形成对事物更客观而全面的认识;情境认知需要致力于将学习者的社会角色意识、完整生活经验以及认知性学习任务回归到真实的状态;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师生融合新旧知识,直观有效地呈现教学内容的结构形式,既可以看成是一种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也可以当成一种多元化的成果表达形式.移动互联时代的认知和学
本文基于北京广播电视台移动融合管理平台“北京广电”APP的搭建,详细介绍了“北京广电”APP的建设背景、设计思路,以及加速融合的技术创新.通过对基于移动APP的业务模式与传统广电业务模式进行对比分析,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技术创新解决媒体融合中存在的业务流程不一致、业务系统难融合、移动化转型艰难等痛点,认为通过搭建移动化融合管理平台可以有效促进人员融合、数据融合,以及业务融合.
“文学”作为一种职务始于秦朝,两汉及魏晋均有设置.两晋时期,诸王文学、郡国文学已系统设置,太子文学、世子文学、大将军文学祭酒等散见于史书中,其中诸王文学是各藩王属官,品级为六品,任职方式有多种,而郡国文学是学校行政之官,品级远低于诸王文学.任职文学者皆需德才兼备,或通经史.但随着九品中正制的演变,诸王文学逐渐被士族垄断,郡国文学可以由寒门担任,但难以升迁.
新冠疫情期间,为了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全国各地教育工作都转型为了大规模的在线教育.从开始的混乱无章到后来的井然有序,这个过程中有成功也有不足,这次顺应形势的实验性探索为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带来了新的思路,为教育信息化2.0“三全两高一大”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思路,也为教育现代化发展方向提供了指向性的案例支撑.
日志分析在网络监控、故障排除、网络安全事件取证和溯源等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文章设计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日志分析平台,把多源的日志接入到Hadoop集群,用Spark组件读取、清洗、转换,并把结果存储至ELK集群,可以提供查询和可视化.建成的日志分析平台可以在网络安全攻防演习、选课、选房、国家重要活动等重要保障时期,提供网络监控和日志分析,发现网络安全隐患,提高网络安全风险预警的能力,从而降低学校的网络安全风险,提升校园网管理水平.
在线教学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学习方式.高职在线课程教学设计与研究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和课程性质特点,以提高学习成效为目标.文章以高职在线实践性课程为例,探索了在线课程临场感与学习体验、效果之间的关系,并评估分析了临场感对在线学习的影响.通过实践对在线临场感的理论依据、实施过程、效果分析给出研究案例,为高职在线教学模式的改进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