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分析石嘴山市惠农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的现状以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稳定和加强村级防疫员队伍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村级防疫员;问题;对策;宁夏石嘴山;惠农区
中图分类号 S851.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286-02
1 基本情况
1.1 惠农区畜牧业基本情况
石嘴山市惠农区位于宁夏最北端,辖3乡3镇6个街道办事处38个行政村,总人口2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4万人,近几年畜牧业发展迅速,其中的奶产业已成为促进惠农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截至2012年底,全区饲养牛4.3万头(其中奶牛2.23万头)、羊44.22万只、猪2.88万头、鸡170.45万只,规模养殖户606户,畜牧业产值超过4亿元。
1.2 惠农区村级动物防疫员基本情况
目前,惠农区村级动物防疫员配置按照行政村和区域牲畜比重设置,38个行政村及6个街道办事处共配置40名村级动物防疫员,接受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区动物疾控中心组织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工资实行年绩效工资制,按其工作量、完成质量、工作态度等情况,每年由区动物疾控中心与各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技术人员组成考核组进行2次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年终一次性拨付工资,总额为6 000元/年,其中1 000元作为绩效发放。
1.3 基层动物防疫员的工作职责
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防疫条例》等有关动物防检疫法律、法规及动物疫病防控知识;春、秋2季严格按照动物疫病免疫操作程序完成所负责行政村的动物强制免疫、计划免疫、常年补针等工作,并及时上报免疫情况;对实施免疫的畜禽佩带免疫标识,建立免疫档案和免疫台帐;承担动物疫情监测、采样等工作,发现疑似动物疫情时要及时上报,参与重大动物疫情的控制和扑灭工作;准确统计村内饲养动物的存栏、出栏、购进、死亡、疫病发生等情况,并按要求及时上报;协助开展产地检疫工作,村级动物防疫员作为协检员开展产地检疫工作是动物防疫工作向基层延伸的关键环节;结合春、秋2季免疫注射,指导养殖户进行圈舍消毒和日常性消毒工作[1-2]。
2 存在的问题
目前惠农区乡镇、街道和农场对动物防疫工作十分重视,从整体来看,免疫档案完整、免疫证发放规范、家畜二维码耳标佩戴率高,动物防疫工作扎实,这些都离不开村级防疫员的努力,但不可否认,目前惠农区村级防疫员队伍也存在很多问题,为今后的动物防疫工作埋下了隐患。
2.1 年龄老化,专业文化程度不高
目前惠农区40名村级防疫员年龄构成为:35岁以下(含35岁)的1人,35~40岁的3人,40~45岁的19人,45~50岁的15人,50岁以上的2人,高中毕业及中专学历35人,大专学历(含自考)的5人,本科学历0人,统计结果表明,基层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年龄偏大,缺乏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入,文化层次低。
2.2 劳动强度大
近几年来,惠农区畜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发展迅速,牲畜存栏量逐年递增,而村级防疫员在聘人数为40人,按照每5 000个羊单位配1个村防检员计算(只计算2012年羊只存栏44.22万只),还需新聘约40人,才能基本满足动物防疫的要求,村级防疫员每年春、秋为期2个月的重点防疫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养殖布局分散,工作面广,量大,平均每个防疫员每日的免疫注射量在400头(只)以上,路途奔波20 km以上,同时需要开展的动物免疫种类多,如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等,免疫过程中,既要进行牲畜保定,又要进行免疫注射,劳动强度非常大。
2.3 工作环境恶劣,风险大
一是村级防疫员进行免疫注射时一般都是在养殖户的圈舍中进行,由于牲畜排泄粪尿,圈舍潮湿、恶臭,存在大量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氨、硫化氢、甲烷、粪臭素和硫醇类等多种臭气混合体),造成空气污染,工作环境恶劣,严重危害防疫员身体健康[3]。二是由于存在免疫应激导致死亡赔偿资金不能及时发放,引发养殖户和防疫人员及相关部门的矛盾冲突,在免疫过程中养殖户横加阻挠、恶语相向的状况时有发生[4]。三是在进行免疫注射时,由于大牲畜保定困难,挣扎、逃脱导致防疫员受到意外伤害的现象基本每年都有。
2.4 工资水平低
目前惠农区村级防疫员的薪酬是6 000元/年,月均500元,远低于惠农区每人每月1 300元最低工资标准,造成村级防疫员只把这份工作当做兼职而不是主业来看待,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差,责任心不强,造成动物免疫密度低、免疫质量差的不良局面。
3 对策
村级动物防疫工作是整个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村级防疫员是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的基石,村级防疫员队伍人员不稳,将会导致动物疫病控制出现漏洞和盲点,势必造成动物疫情发生和蔓延,给畜牧业的发展造成重大损失。因此,稳定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事关畜牧业健康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必须认真研究如何提高待遇,稳定队伍,加强管理,建立长效机制,使其步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轨道,将有助于推进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有效开展。
3.1 切实保障村级防疫员待遇,解决后顾之忧
村级防疫员战斗在动物防疫工作第一线,责任重,风险大,条件差,特别是劳动强度与薪酬待遇严重不符,是导致惠农区村级防疫员人心不稳、年龄结构老化、后继无人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切实提高村级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性,应当将村级防疫员工资、劳动保障、医疗保障等费用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由市、县和乡镇(或聘用单位)按比例承担;同时将动物防疫培训费、免疫过敏反应抢救费、应激反应死亡赔偿费、无害化处理费、基础设施设备运行、维护、更新等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彻底解决村级防疫员的后顾之忧,让村级防疫员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留住人才,吸引年青的专业技术人加入[5]。 3.2 切实提高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各级政府要将动物防疫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要将对村级防疫员的补贴落实情况作为对各级政府、管理单位的考核、立项、评优的先决条件,对于不落实或减少补贴资金的,不予支持。要按照每个行政村1个防疫室和“五有一落实”(有防疫员、有防疫室、有交通工具、有通讯工具、有防检疫和冷链设备,落实防疫员报酬)的建设标准,并有计划地免费对村级防疫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其达到中专学历水平。
3.3 尽快出台《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3.1 《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主要内容应涉及防疫员工资补贴、发放标准、社保待遇等方面。以城镇职工身份为防疫员依法办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5项社会保险。
3.3.2 《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应明确规定促进基层防疫队伍年轻化和专业化。新聘人员年龄应在40周岁以下,原来已聘用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不再续聘。同时,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畜牧兽医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具有助理畜牧师或助理兽医师以上技术职称;执业兽医师或助理执业兽医师;取得《乡村兽医登记证》证书。
3.3.3 《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应明确规定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工作实现程序化和规范化。将其选聘、职责等纳入到行政管理范围。选聘时统一到县级兽医主管部门报名,经审查、培训、考试合格之后,由聘用单位与取得资格的人员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和《动物防疫工作考核管理责任书》。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和培训机制,实行动态管理,不断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造就一支技术过硬、思想先进和村民信任的防疫员队伍[6-7]。
4 参考文献
[1] 程亦先.黄山市村级动物防疫员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8):46-47.
[2] 葛盛军,谢勇,刘文筹,等.如何完善攀枝花仁和区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J].四川畜牧兽医,2009(9):17-18.
[3] 李永洲.浅谈如何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体系建设[J].现代畜牧兽医,2010(6):55-56.
[4] 吴晓丽.完善陆川县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对策[J].兽医导刊,2013(S1):24-25.
[5] 邓海良.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3(7):24-25.
[6] 李海斌.凉州区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畜禽种业,2012(11):11-13.
[7] 徐燕华.调动村级防疫员积极性 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J].中国动物保健,2013(5):4-5.
关键词 村级防疫员;问题;对策;宁夏石嘴山;惠农区
中图分类号 S851.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286-02
1 基本情况
1.1 惠农区畜牧业基本情况
石嘴山市惠农区位于宁夏最北端,辖3乡3镇6个街道办事处38个行政村,总人口2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4万人,近几年畜牧业发展迅速,其中的奶产业已成为促进惠农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截至2012年底,全区饲养牛4.3万头(其中奶牛2.23万头)、羊44.22万只、猪2.88万头、鸡170.45万只,规模养殖户606户,畜牧业产值超过4亿元。
1.2 惠农区村级动物防疫员基本情况
目前,惠农区村级动物防疫员配置按照行政村和区域牲畜比重设置,38个行政村及6个街道办事处共配置40名村级动物防疫员,接受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区动物疾控中心组织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工资实行年绩效工资制,按其工作量、完成质量、工作态度等情况,每年由区动物疾控中心与各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技术人员组成考核组进行2次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年终一次性拨付工资,总额为6 000元/年,其中1 000元作为绩效发放。
1.3 基层动物防疫员的工作职责
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防疫条例》等有关动物防检疫法律、法规及动物疫病防控知识;春、秋2季严格按照动物疫病免疫操作程序完成所负责行政村的动物强制免疫、计划免疫、常年补针等工作,并及时上报免疫情况;对实施免疫的畜禽佩带免疫标识,建立免疫档案和免疫台帐;承担动物疫情监测、采样等工作,发现疑似动物疫情时要及时上报,参与重大动物疫情的控制和扑灭工作;准确统计村内饲养动物的存栏、出栏、购进、死亡、疫病发生等情况,并按要求及时上报;协助开展产地检疫工作,村级动物防疫员作为协检员开展产地检疫工作是动物防疫工作向基层延伸的关键环节;结合春、秋2季免疫注射,指导养殖户进行圈舍消毒和日常性消毒工作[1-2]。
2 存在的问题
目前惠农区乡镇、街道和农场对动物防疫工作十分重视,从整体来看,免疫档案完整、免疫证发放规范、家畜二维码耳标佩戴率高,动物防疫工作扎实,这些都离不开村级防疫员的努力,但不可否认,目前惠农区村级防疫员队伍也存在很多问题,为今后的动物防疫工作埋下了隐患。
2.1 年龄老化,专业文化程度不高
目前惠农区40名村级防疫员年龄构成为:35岁以下(含35岁)的1人,35~40岁的3人,40~45岁的19人,45~50岁的15人,50岁以上的2人,高中毕业及中专学历35人,大专学历(含自考)的5人,本科学历0人,统计结果表明,基层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年龄偏大,缺乏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入,文化层次低。
2.2 劳动强度大
近几年来,惠农区畜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发展迅速,牲畜存栏量逐年递增,而村级防疫员在聘人数为40人,按照每5 000个羊单位配1个村防检员计算(只计算2012年羊只存栏44.22万只),还需新聘约40人,才能基本满足动物防疫的要求,村级防疫员每年春、秋为期2个月的重点防疫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养殖布局分散,工作面广,量大,平均每个防疫员每日的免疫注射量在400头(只)以上,路途奔波20 km以上,同时需要开展的动物免疫种类多,如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等,免疫过程中,既要进行牲畜保定,又要进行免疫注射,劳动强度非常大。
2.3 工作环境恶劣,风险大
一是村级防疫员进行免疫注射时一般都是在养殖户的圈舍中进行,由于牲畜排泄粪尿,圈舍潮湿、恶臭,存在大量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氨、硫化氢、甲烷、粪臭素和硫醇类等多种臭气混合体),造成空气污染,工作环境恶劣,严重危害防疫员身体健康[3]。二是由于存在免疫应激导致死亡赔偿资金不能及时发放,引发养殖户和防疫人员及相关部门的矛盾冲突,在免疫过程中养殖户横加阻挠、恶语相向的状况时有发生[4]。三是在进行免疫注射时,由于大牲畜保定困难,挣扎、逃脱导致防疫员受到意外伤害的现象基本每年都有。
2.4 工资水平低
目前惠农区村级防疫员的薪酬是6 000元/年,月均500元,远低于惠农区每人每月1 300元最低工资标准,造成村级防疫员只把这份工作当做兼职而不是主业来看待,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差,责任心不强,造成动物免疫密度低、免疫质量差的不良局面。
3 对策
村级动物防疫工作是整个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村级防疫员是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的基石,村级防疫员队伍人员不稳,将会导致动物疫病控制出现漏洞和盲点,势必造成动物疫情发生和蔓延,给畜牧业的发展造成重大损失。因此,稳定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事关畜牧业健康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必须认真研究如何提高待遇,稳定队伍,加强管理,建立长效机制,使其步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轨道,将有助于推进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有效开展。
3.1 切实保障村级防疫员待遇,解决后顾之忧
村级防疫员战斗在动物防疫工作第一线,责任重,风险大,条件差,特别是劳动强度与薪酬待遇严重不符,是导致惠农区村级防疫员人心不稳、年龄结构老化、后继无人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切实提高村级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性,应当将村级防疫员工资、劳动保障、医疗保障等费用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由市、县和乡镇(或聘用单位)按比例承担;同时将动物防疫培训费、免疫过敏反应抢救费、应激反应死亡赔偿费、无害化处理费、基础设施设备运行、维护、更新等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彻底解决村级防疫员的后顾之忧,让村级防疫员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留住人才,吸引年青的专业技术人加入[5]。 3.2 切实提高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各级政府要将动物防疫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要将对村级防疫员的补贴落实情况作为对各级政府、管理单位的考核、立项、评优的先决条件,对于不落实或减少补贴资金的,不予支持。要按照每个行政村1个防疫室和“五有一落实”(有防疫员、有防疫室、有交通工具、有通讯工具、有防检疫和冷链设备,落实防疫员报酬)的建设标准,并有计划地免费对村级防疫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其达到中专学历水平。
3.3 尽快出台《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3.1 《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主要内容应涉及防疫员工资补贴、发放标准、社保待遇等方面。以城镇职工身份为防疫员依法办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5项社会保险。
3.3.2 《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应明确规定促进基层防疫队伍年轻化和专业化。新聘人员年龄应在40周岁以下,原来已聘用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不再续聘。同时,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畜牧兽医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具有助理畜牧师或助理兽医师以上技术职称;执业兽医师或助理执业兽医师;取得《乡村兽医登记证》证书。
3.3.3 《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应明确规定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工作实现程序化和规范化。将其选聘、职责等纳入到行政管理范围。选聘时统一到县级兽医主管部门报名,经审查、培训、考试合格之后,由聘用单位与取得资格的人员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和《动物防疫工作考核管理责任书》。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和培训机制,实行动态管理,不断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造就一支技术过硬、思想先进和村民信任的防疫员队伍[6-7]。
4 参考文献
[1] 程亦先.黄山市村级动物防疫员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8):46-47.
[2] 葛盛军,谢勇,刘文筹,等.如何完善攀枝花仁和区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J].四川畜牧兽医,2009(9):17-18.
[3] 李永洲.浅谈如何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体系建设[J].现代畜牧兽医,2010(6):55-56.
[4] 吴晓丽.完善陆川县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对策[J].兽医导刊,2013(S1):24-25.
[5] 邓海良.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3(7):24-25.
[6] 李海斌.凉州区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畜禽种业,2012(11):11-13.
[7] 徐燕华.调动村级防疫员积极性 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J].中国动物保健,201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