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钢-轻质混凝土结构在看台台阶中的应用

来源 :铜业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lzcy_yt190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轻钢主要指轻型冷弯薄壁型钢、轻型焊接和高频焊接型钢、薄壁钢板、薄壁钢管、轻型热轧型钢及以上各型材的组合,其具有强度高和自重轻的特点,能充分发挥其材料特性并带来施工便利的建筑材料.轻钢-轻质混凝土结构具有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劳动强度低等优点,目前行业内常见的轻钢墙体有空心墙体和实心墙体两种,空心墙体常采用OSB板(欧松板)或水泥板加保温隔音棉,实心墙体多采用现浇轻质混凝土.实心墙体为代表的轻钢-轻质混凝土结构,为了便于后期自密实轻质混凝土灌浆施工,在轻钢结构龙骨架安装完成后,需要在墙体两面挂上免拆模板钢丝网,将事先按设计密度搅拌好的轻质混凝土进行墙体浇筑.银川市三沙源防沙治沙学院体育看台工程中,台阶就采用轻钢-轻质混凝土结构,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相比,降低了看台板的厚度和配筋率,由于自重减小而基础尺寸也相应减小,项目实施后效果良好.
其他文献
针对地震勘探中设备供电电源数量庞大、分布广泛和管理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IoT)的智能电源监控系统.系统的电源数据采集单元实时采集电源的状态信息,通过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无线通信技术传送到数据处理中心进行数据分析、存储和监控.数据处理中心与地图软件结合实现电源的定位.同时,客户端实现对电源状态的实时监控.实际应用表明:系统可实现电源状态的实时监控、位置跟踪和电源特性分析,可以降低电源故障率,在野外勘探中可以大大提高勘探效率.
为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消耗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布谷鸟搜索(CS)算法的LEACH极值双簇首分簇算法.首先根据节点的剩余能量和到基站的距离选择簇首,避免了因随机方式带来的不合理性和不均匀性;但由于节点数目最多的簇、簇首距离汇聚节点最远的簇,其簇首在管理和数据传输上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因此选举副簇首来分担能量负载;最后在数据传输阶段,各簇首利用CS算法选择转发节点建立当前簇首到基站的簇间路由,CS算法能够快速地选择最佳中继节点优化传输路由.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很好地提高网络的生命周期,改善传感器网络性
通过摸索配料和铸造工艺,制备高强高弹C5240铸坯,并进一步通过金相组织观察和能谱分析研究电磁搅拌对C5240合金及Sn元素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施加电磁搅拌对C5240铸坯沿着厚度方向Sn含量分布均匀化改善有着明显的影响;此外,中间退火对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影响不大,但有效改善断裂延伸率,且有助于后续加工;在薄带轧制过程中,电导率没有随轧制道次增加而降低,这说明位错对电导率的降低作用没有固溶原子大.
针对实际工程中磁张量测量系统中多个传感器间会存在非对准误差严重影响测量精度这一问题,提出一种非对准误差角标定及校正方法.通过分析非对准误差的产生机理,建立测量系统非对准误差模型,构建传感器与参考传感器正交系输出之间的线性关系;考虑到最小二乘法估计忽视各传感器测量噪声误差的问题,采用整体最小二乘法求解非对准误差角.仿真结果误差预测精度均高于99.7%;实测校正后张量分量根均方误差(RMSE)降至65 nT/mn以内,相对于最小二乘法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可以有效提高磁张量测量系统测量精度.
为了能够实时掌握光伏组件的健康状况,提出一种基于T-S模糊神经网络的在线健康诊断模型.首先,分析了常见光伏组件异常工况下的电气输出并选取特征向量;其次,利用模糊C均值(FCM)及自适应LM算法对T-S模糊神经网络进行了优化;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诊断方法的诊断正确率达到了 94%,诊断精度与收敛速度都优于传统T-S模糊神经网络模型.
露天边坡角的大小对矿山边坡稳定及开采成本有着重要影响,合理的边坡角是保证露天采场安全、经济回采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卢安夏铜矿穆利亚希南矿区为背景,应用Geo-Slope软件在考虑地震影响因素下使用极限平衡法中的Ordinary法、Bishop法、Janbu法及Morgenstern-Price法对穆利亚希南矿区一区和二区不同角度的露天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一分区的边坡角为40°,二分区的边坡角为39°时,边坡最为稳定,能保证工作平台安全生产.研究成果可为卢安夏其它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借鉴.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导率测量仪,力学性能测试及折弯试验研究了固溶温度对C70250合金的微观结构、导电性能、机械性能、折弯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出,固溶温度从720℃调整为900℃,在相同冷变形及时效热处理工艺下,强度更高,导电性略有降低,沉淀析出物更加均匀且折弯性能表现更加优越.
随着人类对矿产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加,国内外众多矿山已经逐步进入深部开采.深部高应力往往会造成采场的失稳,从而影响采矿经济技术指标,现有的采矿参数不再适用于深部矿体.某矿山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增大采场生产能力,降低矿石的损失率和贫化率,减少矿石开采成本.生产实践表明:新方案经济效益明显增加,采矿成本每吨降低16元,矿石损失率和贫化率分别下降2.5%、1.9%,进一步实现了矿山高效开采,保障了采矿的作业安全,可为其他类似矿山开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针对液相/气相环境氯离子浓度检测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电极检测体系的漏斗状氯离子浓度检测方法.通过设计漏斗型收集单元,实现对气相环境样品有效获取.根据传感器输出电势差,计算收集单元沉积液中氯离子浓度.借助3D打印技术制作聚四氟乙烯外壳,采用电镀法制得Ag/AgCl电极.在1×10-3~1 mol/L氯化钠浓度范围的液相条件下,校准曲线线性度约为99.14%,灵敏度达到54.63 mV/lgCCl-,检测下限为0.891x10-4mol/L,呈现较好的灵敏度和检测区间.在沉降速率为100mL/(80cm2·
城门山铜矿毗邻赛城湖区,年产尾矿约250万t,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提高,现有的刘家沟尾矿库库容使用年限将至,积极开发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对提高效益、改善生存环境和矿山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城门山铜矿尾矿在含硫2.27%左右的情况下,经过“一粗两扫三精”实验室闭路浮选流程,可以得到35.57%的标硫精矿,整体回收率为94.20%,可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且最终尾矿含硫0.14%左右,能满足最终尾矿的综合利用要求,进而实现无尾矿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