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维和贡献彰显大国担当

来源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J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5月29日是第19个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2021年的主题是“通往持久和平之路:发挥青年力量,促进和平与安全”。截至目前,联合国共开展了71项维和行动,来自120余个国家的数十万名维和人员投身这一伟大而崇高的事业。
  中国军队和警察先后参加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中国已成为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和会费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出兵国,被联合国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力量”。
  2020年9月1日,中国第19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向黎巴嫩当地医疗救助点捐赠医疗药品和防疫物资。2020年10月1日,中国维和官兵在黎巴嫩贝鲁特港爆炸废墟中与其他国家維和官兵一起徒手翻找、回收可用物资。2021年5月20日,中国第16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兵分队225名官兵被授予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
  在中国推动下,安理会于2020年3月通过了首份关于维和人员安全问题的决议。2021年4月27日,中方牵头成立联合国维和人员安全小组;5月25日,安理会协商一致通过了中国起草的维和人员安全问题主席声明。
  中国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充分彰显了大国担当。
  中国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作为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和会费国以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出兵国,中国展现了和平之师、正义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
  适用话题:维和、贡献、发展、担当、和平等。
  (选自“人民日报国际”微信公众号2021年5月29日,有删改)
其他文献
夜深了,一切的一切都淹没在黑色之中。我漫无目的地飞在灌木丛里,黑夜让我对前途感到迷茫。作为一只飞蛾,我的骨子里一直载着一种信念——追光。可长夜漫漫,我是否真的能追寻到属于自己的光呢?  我仰头望天,看到的只是一片墨色——也许是云层遮去了闪耀的星,我只好悻悻地收回视线。咦?那里有个光点!我忽然瞥见了什么。一瞬间,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我扑腾起翅膀,从灌木丛枝条间的缝隙钻出去,想看得更清楚些。“是了是了,
期刊
承接上期对考场作文常见失误及应对措施的四种分析,本期将继续为同学们解读四种常见失误及应对方法,以期帮助同学们全面了解失分原因,避免踏入雷区,提升作文品质。  详略不当  一篇文章,往往涉及的材料不止一种,比如写一件事,就涉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写一个人,就会涉及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及个性特征等。如果把这些材料都详细写来,那么整篇文章,除了给人啰唆之感,很难留下别的印象;可如果把这些方方面面
期刊
引言  历史能和时间抗衡,把遗闻旧事保藏下来。它是往古的迹象、当代的鉴戒、后世的教训。在漫漫的时间长河中,翻腾着家国更替、民族兴亡的浪花,无数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犹如沙砾埋藏河底。如今,我们要以文为舟、以心做槳,跨过岁月的长河,从中掬一捧真理之沙,放入怀中,斩浪前行。
期刊
當凉爽秋风  吹动我久坐的秋千  当柔柔月光  成为甜甜的棉花糖  当片片落叶  绊住远行的脚步  当朵朵桂花  盛开在我童年的地方  当我还是一个小孩儿  当我还有小小盼望
期刊
“亚利桑那号”血迹未干  …………  最让我感到惊异的是,美国的导游小姐说,那艘沉在海底的“亚利桑那号”,如今已经三十年了,每天还在冒出一些油渍,终年不断。我俯望海面,果然发现海面上漂浮着一朵朵花一样的油渍,在海浪的冲荡之下,久久不散去。  这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谜题,为什么在海里冲刷了三十年、朽腐了三十年的战舰,它的油到今天还不能散尽?那一刻,我又觉得在珍珠港战死的美国大兵,他们的魂灵还不远,那些
期刊
行香子·丹阳①寄述古②  〔宋〕苏 轼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③。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沉醉  〔唐〕韦 庄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④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⑤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注释】①丹阳:地名。
期刊
小堂妹三两下爬到树杈上,摘一个柿子,往树根旁的篓子里一丢,动作麻利得很。堂弟则背个箩筐,摘下一个就往后一抛,同样娴熟。大堂妹边摘边贪婪地瞅着树顶的果子,脑袋瓜飞速运转。个头小的侄女够不着,急得哇哇叫,堂弟帮她轻轻拽下枝叶,乐得她直咧嘴……一小会工夫,筐、篓全部塞满,大家也都汗流浃背,就这样来回装了几趟,方才作罢。  这是前几年中秋节回乡,一家人摘柿子时的火热场景。这棵柿子树已经四十多岁了,每年秋天
期刊
战争,是我们不能回避的话题。回首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61个国家和地区近20亿人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1亿人,大约9000万士兵和平民伤亡,许多珍贵的人类历史文化宝藏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据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这5164年中,世界共发生战争上万次,和平的时光极其短暂。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  
期刊
南翔,本名相南翔,教授、作家。著有《南方的爱》《大学轶事》《前尘:民国遗事》《女人的葵花》《叛逆与飞翔》《当代文学创作新论》《绿皮车》《抄家》等,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北京文学》《上海文学》等刊发表作品数百篇,其中数十篇被文摘、月报和选本转载。小说获上海文学奖、北京文学奖、鲁迅文艺奖等二十余项,小说连续两届提名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四度登上中国小说排行榜。非虚构文学《手上春秋——中国手艺人》
期刊
据路透社报道,俄罗斯未放弃对叙利亚反对派最后据点伊德利卜省的进攻,于2018年9月8日发动一个月以来最猛烈的空袭。与此同时,不久前宣称打算从叙利亚撤军的美国总统,却批准了叙利亚新战略,决定将驻叙境内美军的停留期限无限延長。当前,美俄舰艇在地中海东部海域对峙已有一段时间,叙利亚战事似乎一触即发。  美军为何迟迟不撤?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政府已更新了在叙利亚的任务。现在他们将伊朗撤离叙利亚以及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