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诵读淡理解,低段古诗教学一策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y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的古诗,语言精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讲究平仄,严于用韵,格律严谨,魅力无限。因此,教学时,其丰富的意蕴,“言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是无法讲出来的。小学生人生阅历浅,认知水平有限,刚刚接触古诗,不可能“字求其训,句索其旨”。对一、二年级学生该如何进行古诗教学呢?笔者以为,应该是注重诵读,淡化理解。下面以某教师执教的古诗《绝句》为例,进行一番研究探讨。
  
  一、课前交流
  
  师:小朋友已经积累了不少古诗,请把你最拿手的一首给大家背背。
  生背了《春晓》《咏鹅》等。
  师:你有哪些背古诗的小窍门和小方法吗?(学生自由交流)
  
  
  二、初读古诗
  
  1.板书课题,强调“绝”字的写法,简介绝句与诗人。
  2.请小朋友自由地朗读古诗,觉得哪个字比较容易读错多读几遍。(生读古诗)
  3.请小朋友读古诗。读准字音:行、含、泊。
  4.诗人在成都有一间茅屋叫“杜甫草堂”,看看课文插图说说此时诗人是在草堂里还是草堂外。
  
  三、找出景物,了解字意
  
  1.诗人在草堂内透过窗户看到了哪些景物?(课件出示图画)
  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把景物在黑板上画出来,并顺势理解白鹭、黄鹂、翠柳、青天、西岭、千秋雪、万里船的意思。
  
  四、描述画面,理解诗意
  
  仔细品读你会发现,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请小朋友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课件出示诗句与画面,学生逐幅说。)
  
  五、整合画面,感受诗境
  
  1.把这四幅图组合起来就是一幅更美的图画了,谁能连起来说一说?可先同桌间讲讲,再请个别同学讲。
  2.结语。
  
  六、写字练习:鹂、鹭
  
  七、课后思考
  
  1.抓住诗眼构意象
  古诗文言简意丰,往往一个词、一个句子就是一幅画、一个生活场景、一段心路历程,甚至是一段人生,让人遐想,引人深思。古诗文的教学艺术,往往就体现在能否选择那些“着一字而意境全出”的诗眼,展开丰富的想象,浮现画面,重构意象。
  教者因诗设法,以图找词,没有单纯地在“窗含西岭千秋雪”中的“含”字上做文章,而是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实际,另辟蹊径,设计了看图想象说话:诗人在草堂内透过窗户看到了哪些景物?让学生驱遣想象,引起联想,由此及彼,生发开去。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学生对春天太熟悉了,于是,学生很快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唤起相似的记忆,用鲜活的语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他们透过窗户看到的初春美景:“春天来了,两个黄鹂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唱着:春天真美,春天真美……”“一行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向蓝天飞去,多么快活!”……就这样,把“含”字转化为透过窗户可观可赏的画面,融想象、说话的语言训练于一体,可谓别出心裁,贴近一年级孩子的心坎。意象的重构,就在这师、生、文本三者的对话中生成,形象感染和情感熏陶也在这生成的过程中得以实现,浓浓的诗情画意也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之中。
  2.设计巧妙,视角独特
  一个好的思路,一个独特的视角,足以让一节课令人难忘。
  教者上《绝句》时,对文本的解读有着自己独特的角度。教学中让学生仔细品读,请小朋友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你看到的一幅画。当学生说到“两个黄鹂鸣翠柳”的画面时,老师问:“两个黄鹂会说些什么呢?”在屏幕上打出:
  生:叽叽喳喳,叽叽喳喳,春天真美啊!我们飞到田野里去吧!
  生:好啊,我想去看看我的老朋友——青蛙兄弟是不是已经醒了。
  生:你看,春天真美啊!我们一起来唱歌,好吗?
  生:好啊,好啊,我们来唱首春天的歌吧!
  ……
  传统的语法、思维方式与现代汉语有许多差距,给古诗文的教学带来许多困惑,这一原创性的适合儿童学情的方法值得赞赏。用模拟对话来入境悟情,适合一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学生们思考性的语言,以及此后生动有趣的两只小黄鹂的对话表演,使得学生对诗意的理解感悟走向更深一层。
  3.诗意行走在意境中
  “(古诗文教学)讲意思是很没意思的。”如此绕口令般的话语,是特级教师钱正权老师在全国第二届经典诗文诵读研讨会上所作的风趣而又精辟的论述。以往,我们在古诗文教学中,总是让学生读读诗句,说说诗句的意思,以为诗的意思理解了,也就能够读出感情来了。其实不然,学生虽然会背诗句的意思,却还是游荡在诗词的外面,进不去。结果学了诗,只会大致解释诗句的意思,并未真正理解诗意。诗情出不来,感受经典的语言魅力自然无从谈起。在教学《绝句》中,教师让学生把四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课件出示图及诗句)。此举其实就是让一年级学生来说说诗意,这样的做法非常不妥。课堂教学实践也证明,让一、二年级的学生用现代汉语来解释古诗词,只会枯竭诗的意境。
  其实,教古诗时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探索诗的意境美。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境界的统一,就是诗的意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有情”(叶圣陶语)。教师应该让学生懂得,只有把自己当做“意中人”,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情境之中,和作者情脉相通,才能做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才能深切地体会到诗人在各种境界中所抒发的真情实感,并与之产生共鸣,进而给人以美的享受。
  人们不是常说“诗中有画”吗?这“画”指的就是意境。它是生命的源泉,是古诗文的魅力所在。每首诗的深层意蕴不是仅仅用现代汉语可翻译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我们往往用言传的方式让学生学习诗文,这无疑走入了一个误区。何况老师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根据他们已有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绝对不可能用他们的语言来讲深讲透。因此,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不要一味地寻求诗词的信息意义,而要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诗词中的画面(意境),要让学生进入到这个意境中去,才能更好地品味出诗意。
  4.诵读传情出韵味
  古诗文教学的精髓在于诵读。“读”是赏析诗歌的基础,通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读出抑扬顿挫”,为下一步指导学生的朗诵作铺垫;而贯穿全过程的“诵”,可以让学生感悟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把握了这一点,也就意味着掌握了把孩子们引入诗境的金钥匙。在《绝句》教学中,该教师忽视了这一点。课前已有学生会背《绝句》,诗学完后,还是停留在让学生背《绝句》层面的设计。“三分诗、七分吟”,教师应以朗读吟诵为切入点,带着学生吟哦诵读,逍遥在诗的氛围和意境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的情感,努力把这种情感转换为自己的经验。教师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精心设计各种吟诵形式:配乐诵读、男女生轮读、师生对读、竞赛读……丰富多彩的诵读形式让孩子们兴致勃勃,百读不厌,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语言实践中形成语感。这样才可以说是充分把握住了古诗文教学的特点。
其他文献
面对不断上涨的房价和能源价格,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选择“脱离电网”式节能生活。风能和太阳能的利用不仅环保,还帮助这些节能先锋省去大笔花销。路透社评论说,节能或许成为未来美国家庭生活方式的主流。    节能生活    建筑师托德·博阿塔伊算得上美国节能生活的先锋之一。20多年前买下山顶一片土地后,他根据自己的用电需要建造了一座节能式住宅。他在家中独自开发风能和太阳能,从此过起不需要供电公司的“脱离电
[摘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期的现阶段,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该从培育和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入手,建立健全制度化评价体系,从而全面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  [关键词]经济法视角 企业 责任缺失 对策    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还应负有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企业对社会承担责任不仅要履行法
入选理由 立足中高职衔接这一热点问题,切中课程领域进行探索与实践。采用国际比较的方法,使研究视野拓展,结论更具信度。  主要观点 作者认为,我国中高职课程存在不衔接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衔接的科学依据。由于管理与历史原因,我国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院的课程的要素依然来自具体学科,依然以学科逻辑来组织课程。由于管理体制问题,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缺乏与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的沟通。由于理念与方法问题,
自2013年12月成功落月并开展巡视勘察以来,“嫦娥三号”的月面工作不仅创下多项世界纪录,也实现了科学家“巡天、观地、测月”的梦想。那么,“嫦娥三号”究竟发现了什么?有哪些成果?  “嫦娥三号”任务背负着三大科学使命,即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地球等离子体层探测和月基光学天文观测。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的话总结就是“巡天、观地和测月”。巡
普立提维斯国家森林公园茂密的原始森林是许多野生动物的天然庇护所,这里栖息着众多的野生动物。    猞猁  又叫山猫,是一种害羞且喜欢单独行动的猫科动物。生活在克罗地亚的猞猁的遭遇很坎坷,19 世纪时曾因人类的大肆猎杀和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一度完全绝迹。直到20 世纪70 年代初期,有3 对猞猁被引进邻国斯洛文尼亚,之后,它们一路迁徙来到了克罗地亚。目前公园内大约有60 只猞猁。猞猁在一天的大多数时间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列时速300公里动车组下线    我国首列国产化时速30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列车近日在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竣工下线。它的成功下线标志着中国铁路客运装备的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也由此成为继日、法、德之后世界上第四个能够自主研制时速300公里动车组的国家。  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说:“时速30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时速200公里动车组技术平台的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博士生导师吴健雄教授用他发明的肝区域性全血流阻断新技术,为第50位患者成功切除占据肝中央区拳头大的血管瘤,该患者近日平安出院。  以往在治疗肝癌的手术中,通常采用“无血切肝”的方法,这种阻断全肝血流的方法,可阻断载瘤区域肝组织的血流,减少术中出血,但也造成无瘤区域肝组织的缺血、缺氧,导致肝细胞较严重的损害。此外,发生在中央区、紧邻重要血管和胆管的肝癌,由于全肝门阻断后肝缺血的
如何在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中展现新作为?长沙高新区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担当“三高一城”领头雁,打造“全国一流高新区”。要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园区的每个元素都要行动起来。长沙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引进和培育中小微科技企业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力军作用,不断优化升级双创孵化服务,致力于培育、引进更多科技创新企业,以实实在在的高质量服务,扎扎实实推进区域创新建设。在这些科技创新企业中,涌现出了一
华北电网公司日前宣布,中国第一套“电网安全可视化及节能发电调度辅助决策系统”通过专家评审,这一系统的投入运行,标志着中国在提高驾驭特大电网能力上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  “电网安全可视化及节能发电调度辅助决策系统”是由华北电网公司和国家电网南京自动化研究院共同开发,其中10余项成果为国际首创。  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大电网“大负荷、高参数、海量数据”的特征日益显著。在电网突发性事变时,突如其来的海
一个优秀的教师能够上出许多的优秀课,许多优秀课都来自于课前精心设计的教案。记得九十年代的时候,教师们一支钢笔一本教材,孤军奋战准备教案。到了信息爆炸的21世纪,教案的来源变得异常丰富。网络时代,资源共享的理念也被运用到教育中来,于是便有了集百家之长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顾名思义就是指集合全体教师的智慧,备出优秀的教案,使得教案锦上添花。很多新教师都能从中领略到集体备课的魅力,尽快地成长。出发点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