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的巨无霸之争

来源 :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kui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少年来,恐龙迷们一直在争论:陆地上曾经存在过的最大恐龙是谁?所有候选者都集中在蜥脚类恐龙里面:阿根廷龙、无畏龙、巴塔哥龙……
  自2014年以来,蝉联冠军是巴塔哥龙。这是一种有1亿多年历史的蜥脚类恐龙,它和蓝鲸一样长,比长颈鹿还高,可能比大象重10倍。一具较完整的巴塔哥龙骨骼化石,如今陈列在美国芝加哥野生博物馆里,吸引着大量恐龙爱好者的眼球。
  那么,这些泰坦(希腊神话中的巨神族)恐龙的体重是如何得出来的呢?还有比巴塔哥龙更重的恐龙吗?

恐龙中的泰坦族


  蜥脚类恐龙最早出现于大约2亿年前的三叠世晚期或侏罗世早期。它们以食草为生。这个群体中的恐龙,包括梁龙和腕龙,以拥有庞大身体、长脖子和长尾巴以及小脑袋著称。然而,给人印象最深的当然是其庞大的身体。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一直想知道它们到底有多大。但直到现在,这个答案还模棱两可。
  一个主要原因是,动物要成化石,尸体必须深埋;如果不深埋,尸体容易被其他动物你一块、我一块叼得七零八落,而且骨骼留在地表也容易风化。可是深埋一个庞然大物,显然比深埋小型动物要困难得多。因此,蜥脚类恐龙留下的化石非常稀少,而且多数还不完整。
  因此,1980年代末,当古生物学家在阿根廷挖掘出了蜥脚类恐龙的几块骨头时,还不清楚完整的蜥脚类长什么样,有多大。他们把它命名为“阿根廷龙”,此后继续工作。
  过去的二十年里,人们从当初挖出阿根廷龙的化石层中,获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发现。2000年,富塔隆柯龙(以出土地命名)首先出土。古生物学家用三个标本(分属于三只恐龙)拼凑出完整骨架的大约四分之三,不包括头骨——因为蜥脚类恐龙的头骨非常脆弱,几乎没有化石。2005年,无畏龙出土,用两个标本拼凑出完整骨架的大约四分之三。最后,在2013年,至少发掘出6个巴塔哥龙的标本,它们共同拼凑出一副较为完整的骨架。

如何估算恐龙的体重


  要估算这些泰坦恐龙的体重并非易事。重建骨骼是最重要的一步,尤其是躯干部分的骨骼,因为它们的大部分重量都集中在躯干上。重建不得当,你就会低估或高估其重量。但只要重建得当,你就能合理地估计出它的体重。
  2020年,一位美国古生物学家公布了他对一系列蜥脚类恐龙体重的最新估计。为此,他用粘土制作了30厘米长的模型,用排水法测出模型的体积,然后放大。他的結论是,富塔隆柯龙体重约29吨,无畏龙约为31吨,巴塔哥龙更重,达50-55吨。这些数值与通过电脑虚拟模型的估计非常接近。
  这样,人们开始就这些泰坦恐龙到底有多大达成共识,但是还留下一个问题有待解决。
  估计陆生动物体重的另一种方法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即体重与它们四肢的坚固程度有关。毕竟,任何在地面行走的动物,其全部体重都必须由四肢来承受。这就是为什么,不管你怎么估算体重,即使目前发现的最大的恐龙,也没有海洋里的蓝鲸那么大。因为蓝鲸靠海水浮力,不需要四肢支撑。
  这种方法通过测量大腿骨周长来估算体重。用这种办法,你可以对猩猩和袋鼠等动物的体重做出相当准确的估计。然而,当应用于蜥脚类动物时,给出的结果与前面用模型得到的数值相差甚大。例如,它几乎将无畏龙的重量增加了一倍,达到59吨,使巴塔哥龙的体重增加了约三分之一,达到69吨。这是怎么回事?
  对于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定论。大多数古生物学家倾向于认为这是一个误差问题。对于像蜥脚类恐龙这么庞大的动物,用后一种办法(即用大腿骨周长来估算体重)估算,误差可能会非常大,大到30吨之多。

比当前的冠军还大


  在骨架保存较为完整的泰坦恐龙中,目前巴塔哥龙是体重冠军。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还存在比巴塔哥龙更大的蜥脚类恐龙。
  1878年,一位美国古生物学家从科罗拉多州的一个采石场收到一块化石。这是蜥脚类恐龙一节不完整的脊椎骨,其体积大得惊人,仅长就有1.5米。这只恐龙后来被命名为“双腔龙”。但遗憾的是,这块化石因保存不当,后来碎成了粉末。从那以后,双腔龙几乎被认为是传奇。
  2018年,古生物学家从遗留下来的化石照片估计,这节椎骨如果完整的话,可达2.4米长。而巴塔哥龙同一部位的椎骨也不过长1.4米。最新的估计是,双腔龙体重在80-120吨之间,大约是巴塔哥龙的两倍。当然,仅仅根据一块已不存在的椎骨化石做估计,误差会比较大。但从椎骨的大小判断,双腔龙比巴塔哥龙大得多,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拓展阅读

巨无霸是如何炼成的


  蜥脚类恐龙比当今最大的陆生动物非洲象都要重一个数量级。那么,它们是如何长这么大的呢?
  一言以蔽之:在使自己变得更大方面,蜥脚类恐龙做了很多正确的事情。
  和鸟类一样,蜥脚类恐龙的骨骼中也有气囊系统。鸟类在每一次吸气中将一部分空气储存在气囊中,然后在呼气时将气囊中的空气释放到肺部,这样无论吸气还是呼气,都有新鲜空气进入肺部。蜥脚类恐龙也能做到这一点。这样,每次吸气可以吸入更多的氧气,这有助于维持这么庞大的身体所需的新陈代谢。
  气囊带来了另一个优势:减少了骨骼的重量,特别是脊椎的重量。这使得蜥脚类恐龙能够长出长脖子。有了这些脖子,它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吃到高处的树叶。只需摆动脖子,就能从几棵高树上获得食物,减少了因移动巨大的身躯而造成的能量损失。
  蜥脚类恐龙也是令人生畏的进食机器。它们不咀嚼食物,这样,每天就能吃进更多的东西。食物通过它们巨大的肠道时需要很长时间,这样就有充足的时间从食物中提取更多的营养,以满足它们庞大身躯的需要。
其他文献
埃氏哈茲卡盗龙复原图被偷猎的化石  蒙古国南部的戈壁是一片广袤的不毛之地,几乎无人居住,铺设的道路更少。但是,在这块荒凉之地,却有着大片裸露的白垩纪岩石,岩层中藏着丰富的宝藏——恐龙化石。这里是化石偷盗者的天堂。据估计,自1990年代以来,至少有数百具恐龙骨骼和千枚恐龙蛋被从这里挖掘出并走私出境。  这一次,偷盗者盯上了一个被称为乌哈托喀的地方。他们挖出一块半米长的红砂岩,里面有一只小恐龙的白色骨
期刊
2021年5月22日,在甘肃省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赛程中,发生了一场令人震惊的事故:山上突遇极端天气,气温骤降,局部地区出现冰雹、冻雨、大风,导致21名运动员遇难!而且,遇难者不是对越野赛一知半解的“小白”,反而是中国顶尖的越野赛选手,遇难人数之多、后果之严重惨烈都可算得上是世界之最了。  追溯原因,选手们竟然是被活活冻死的!在城市中一走出空调房就汗流浃背的人们难以想象,夏天怎么还会冻死
期刊
1966年,美國业余化石收藏家弗朗西斯·塔利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地层中,挖掘出一块非常古怪的化石。这也许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诡异的生物了。它的身体呈流线型,后面拖着一条鳍状的尾巴,有点像鱼,两侧有类似鳃的洞,好像飞机上的轩窗。背上有一根好像挑着的扁担一样的横杠,杠的两头是它的眼睛。前面长了一根像仙鹤一样长长的、可以弯折的脖子,脖子末端有螃蟹螯足一样的钳状嘴巴。整个动物有6-35厘米长。该生物生活在距今约
期刊
一个小盒子,尺寸是5厘米×5厘米,看上去有点精致,你以为它里面装的是珍贵的珠宝?错了,它里面装的是电池——这是荷兰企业家弗雷德里克·杜林克发明的被称为“气味泡泡”的设备,其“真正身份”是一个“嗅觉系统”,可以根据需要释放出一股气味。  杜林克说,人们可以戴着它看电影,使用手机上的应用程序来控制它,让它在“某些时刻”散发出与电影画面相应的气味。换句话说,当电影中出现美食时,戴着它的人可以闻到美食散发
期刊
DNA结构与塑料结构很相似  说起DNA,大家都很熟悉了,作为生物体的“总工程师”,DNA对生物体的作用十分重大。但你知道吗?DNA还具有一些工业原材料的优良特性,未来,DNA也许会在工业、制造业中大放异彩。DNA可以变塑料  白色污染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环境危机,世界各国都不得不将“禁塑”提上日程。但是,已经习惯塑料的人类,在无塑可用时一定会感到十分不便,因此,制造塑料替代品也成为了人们迫切的需求
期刊
摘要: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音乐已成为无处不在的艺术形式,体育日渐成了大家的健身方式。音乐与体育的有机结合给我们带来了震撼人心的美感和艺术的享受。本文结合教育教学实践,阐述了音乐与体育有机结合的意义、原则与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音乐与体育;有机结合;意义;原则;措施  俗话说,文体不分家。作为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自然少不了音乐元素的积极参与。在日常生活中,音乐与体
期刊
我们已经发现了3000多颗系外行星,但它们的卫星迄今一颗都没找到。系外卫星小,因此更难被发现,这当然是一个理由。但另一个更重要的理由或许是,这些系外行星压根儿就不拥有卫星。这对于寻找系外卫星者来说,是个坏消息。  迄今发现的绝大多数系外行星都是气态巨行星。最近,一位美国天文学家模拟了这样的气态巨行星与其可能拥有的卫星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行星的质量是海王星的0.5到1.8倍,在相当于水星到太阳的距离
期刊
2016年,在荷兰的一个酒店,植物生态学家维格·韦姆林克和他的几十位客人坐在一起,享用了一次独特的餐点。从菜单上看,食物很普通,有豌豆泥、土豆、黑麦面包、萝卜泡沫和荨麻汤,还有胡萝卜冰糕等。为什么说它“独特”呢?原来,所有的这些食物都是在模拟火星和月球的土壤中种植出来的。这些土壤由地球上的火山岩碎石制成——将碎石颗粒分为不同的大小,并按与火星土壤相同的比例进行混合(火星土壤数据来自火星流动站的分析
期刊
随着电视、手机的普及,我们周围充斥着大量无线电波。关于无线电波会不会影响动物的生理,过去一直有争议。譬如,前些年有流言声称,手机的无线电波可能会致癌。但研究表明,无线电波的能量太弱了,不足以引起导致癌症那般程度的DNA损伤。尽管如此,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无线电波对动物还是有影响的,只是可能影响方式十分微妙而已。  最近一个发现似乎证明,无线电波确实能影响蟑螂的生物钟。如果这一发现得到证实,意味着无线
期刊
摘要:为了解广西高校毕业生电动车市场具体情况,考察大学生对其再利用的看法,以广西部分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作了详细的数据分析,提出一种代租业务模式,得出高校电动车的再利用可行性结果。  关键词:毕业生;电动车;回收利用  前言:广西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大学校园通常比较大且有一定的高低落差,故电动车几乎成为学生出行的标配,大学生校园交通以电动车为主,广西境内有的高校电动车拥有量达2人一辆的规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