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争议·命运——共和国初期国营企业实施“一长制”述论

来源 :史学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zqzq7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工业企业中实行"一长制"管理是由列宁最早提出的。受苏联影响,中共在苏区时期即在公营企业实施带有"一长制"性质的厂长负责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东北地区的国营企业中率先推行了这一管理制度,其他地方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1953年有计划地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后,中央要求建立健全生产管理上的厂长负责制,但未能全面落实,到中共八大时被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所取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党内高层对"一长制"不认同;"一长制"与中共的集体领导历史传统相抵触;党政职能不分导致党的政治领导与厂长的行政负责关系的认识错位;还与中国提出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及高、饶事件的影响有关。
其他文献
乾隆初年的许王猷、仲永檀系列事件,展现了盛清时期大大小小的京官与商人、平民等形形色色的人物,以京城为舞台,通过社交网络相联系,互相谋求经济、文化生活便利,乃至政治利益的复杂图景。政治信息的传递,是京官社交网络政治属性的基础。一些围绕朝廷重臣如鄂尔泰形成的社交圈子,具有较强的内部凝聚力,政治属性较为明显,孕育着皇帝眼中的"朋党"。仲永檀等部分科道官员试图利用朝廷权力整肃社交活动,但他们自己同样身处社交网络之中,并深受其政治属性的影响。皇帝一方面希望整顿官场风纪、肃清朋党,另一方面又要控制打击范围,维系朝廷体
1948年4月意大利大选是意大利共产党通过议会民主途径重返政府的一个重要契机。为了阻止意大利共产党再次入阁,在意大利建立并维持一个反共、亲美和所谓的民主政府,美国政府第一次动用了国家安全委员会(NSC),出台了NSC-1号系列文件,确立了美国对意大利政治干预的政策目标、指导方针和具体手段,最终在意大利建立了亲美的中右翼政权。在这次干预行动中,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扮演了独特而至关重要的角色。
最近30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数据库方法的运用,学术研究的路径、手段以至研究形态,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们已经真切地感受到学术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虽然人们对这个时代的认识不同,分别冠之以数字化时代、数据库时代、计算机时代、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时代等不同的称谓,但人们对这个新时代、新趋势、新挑战的感觉则是真实而具体的。在这样一个崭新的学术时代面前,如何冷静地看待并适应学术的变化,是每一个学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2016年11月,本刊编辑部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合作举办“新史学青年论坛:大数据时代的史料与史学
清代仓储的经营绩效与其经营方式紧密相关。通过对清代仓储运作情况的考察发现,常平仓通过仓谷买卖获取利润的难度大,成功的个案少;社仓通过借贷仓谷获取利润的难度也很大,出借频率低。乾隆四十五年各地督抚汇报的常平仓盈余数额,充分反映了全国常平仓赢利能力的有限;乾隆五年朝廷有关常平仓采买的争论,显现出清朝官员经济意识的低下;山西义仓和直隶义仓多年的借贷经验,反映了社仓和义仓盈利能力的有限。无论常平仓,还是社仓,其经营理念始终局限在于粮食流通领域获取利润的模式。这种以仓养仓的经营模式,是传统仓储运作出现困境的重要因素
西方学界对帝制中国法律的认识受到"现代主义"价值的影响,"现代主义"的中国法律史研究主要有两类:一是关于帝制中国法律的社会基础的认识,认为帝制中国法律的社会基础是"东方社会",将帝制中国法律与西方法律对立,并注重批判帝制中国法律的"专制主义";二是关于帝制中国法律的制度功能认识,认为帝制中国法律的主要功能是社会秩序控制,同样将帝制中国法律与西方法律对立。"现代主义"的中国法律史研究洞见与偏见并存。西方学界内部对"现代主义"中国法律史研究进行深刻反思。其反思对于国内的中国法律史研究有诸多借鉴意义。
《越绝书》是一部记载古代吴、越史地为主的地方史志。关于该书的作者说法一直较多,难以定论。然考其文字,却可以发现许多与公羊学有关的内容。前人也多指出“作者盖传《公羊》家学”,或说“作者笃信《公羊》”,“宗《公羊》家言”(乐祖谋点校:《越绝书·越绝书序跋辑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8、122、121页)。通过对《越绝书》文字的梳理,《越绝书》中与公羊学有关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外传本事》《吴内传》《德序外传记》《篇叙外传记》等篇中。本文试对其展现的公羊大义进行梳理,并探寻《越绝书》与公羊学的关
1215年,教宗英诺森三世在罗马召开第四次拉特兰大公会议。此次会议开启了新一轮的教会改革,所颁布的教令对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亨利三世时期的英格兰教会为例,为传达和落实改革教令,英格兰教会相继开展了主教区立法活动,使第四次拉特兰大公会议教令得到了广泛传播。在落实教令过程中,英格兰地方主教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教会改革的积极推动者。随着第四次拉特兰大公会议教令的传播与落实,亨利三世时期的英格兰教会也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新时期以来,在中国思想史研究中,一个被称为“思想文化史”的概念颇为流行。无论是高校的课程设置,还是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的招生目录,抑或是学术讨论会的选题,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个词的频繁出现。但是,却很少看到有人去给这个新的思想史词汇作出明确的概念界定。那么,什么是思想文化史,它和传统的思想史、文化史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如何划分它们的边界或畛域,如何理解或看待思想文化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大有深入讨论的必要。2017年4月21日~23日,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所在开封举办“中国思
庚子"归政照会"事件,学界向来众说纷纭。通过对当时人记载的梳理与勘比,基本上可以勾勒出"归政照会"事件的来龙去脉。即由罗嘉杰搜集情报后于五月二十日上书荣禄,情报涉及归政、兵马、钱粮等条目,荣禄据以秘呈,慈禧在二十一日的御前会议上隐去归政条目后以"照会"的形式出示群臣。庚子五月并没有真正的"归政照会",所谓"照会"出自慈禧的"移花接木",且察析时人的认知,"归政照会"就是庚子宣战的主因。
作为近代中国最早的商团组织,万国商团肇始于1853年成立的"上海本埠义勇队",其有华人参与,已是在54年之后。万国商团中华队,前身名为"华商体操会",组织于1905年"大闹会审公廨案"之后,由买办虞洽卿等人发起,被公认为近代中国华人商团之鼻祖。1907年3月,华商体操会经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批准,骥附万国商团,成为其中一支,变该组织之族群隔绝为华洋共存。华员群体始有83人,后不断壮大,经不懈努力,破除种种之束缚,渐有平等之地位。1932年10月,华人于万国商团设置翻译队。1942年9月,终随万国商团之解散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