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学习推广五部曲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man110_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广大农村学校阅读缺失,课堂以教为主,读什么、怎么读、如何评价、激励读等核心问题困扰着一线的语文教师。在这种背景下,语文主题学习犹如一场及时雨。笔者所在的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家校共合作等多项策略,从更新观念、知识整合、课例研讨、课内课外结合、综合检测五方面,逐步推广语文主题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学习理论,更新观念
  初次接触语文主题学习,学校首先要做的是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让教师放下包袱开展研究。采取微问题的方式,即将该项实验的缘起、对师生的改变、对传统的突破、实验开展的方案等板块分解成多个微问题,便于教师掌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尽快统一教师的思想。考试检测也是巩固理论知识学习的关键,在语文教研会上,以填空、简答、论述题(结合本班实际情况畅谈对语文主题学习的看法)的形式,对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知识测试。
  二、整合知识,构建体系
  俗话说:“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已的地。”习作教学从三年级的写人到五年级还在写人,要求几乎没变,没有知识体系。唯有知识体系化,才会有“1+X、X+1、X+Y”模式的教学策略。
  首先是知识体系的整合,即将小学阶段每个学期的知识点以课标为纲体系化,制定出相应的单元标准。这不仅为教学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考试制定了航标。其次是人文目标的整合,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着重点,道德情感教育也是如此。再次是方法的整合,如读写结合、课内课外结合等。语文教育的关键点在于积累与运用,厚积才能薄发,厚积不仅包括阅读的厚积,同时也包括生活的厚积。当下独生子女、留守儿童等问题使得这类问题的突破面临困难。
  整合的目的是连接。以前一本教材教师都教不完,更何况现在还有一套丛书。每个单元都要选定一篇精讲课文作为例子,严格把握“一课一得”的指导思想。选定一到两篇课文为泛读课文,采用“1+X”模式将教材与丛书进行连接。低段教学中常采用这种模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的兴趣,提高识字量。三、四年级则可以逐渐尝试“X+1”模式上课,即课前先让学生阅读丛书中感兴趣的文章,学完后反过来自学教材中的一篇文章。小学高段可以尝试“X+Y”的模式,学生学完了教材中一个单元的几篇文章,再整体补充《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多篇文章,如学完“感恩亲情”这一单元后,引导学生阅读“感恩亲情”读本。教师设计感恩亲情综合展示汇报课,表现形式不限,诵读诗歌、演小品、唱歌等都可以。在学校层面开展丛书情境诵读赛,掀起丛书诵读的高潮。
  读写结合同样重要。一个单元的教学,教师要将文章中的优秀范文作为例子,引导学生模仿借鉴。从模仿到创造,从入格到定格,进而变格,使学生有机地建立起读写连接、学习与生活的连接。如《鸟的天堂》一文,巴金笔下描写鸟的动态一段便是很好的例子。学生学完后,教师引导学生回想或播放成群的鸭子场景,学生很容易形成连接。
  三、专业引领,课例研讨
  开展语文主题实验,首先要让教师上手,快速进入状态。在实验开展初期,学校以“1+X”这种相对易操作、较普遍的模式为主进行研讨。在大部分教师熟练掌握了之后再去研究其他的模式。第13周的全校语文教师“1+X”赛课为教学研讨拉开序幕,语文教师走出校门,到永平小学、河口一小、实验小学等先进学校交流取经,以赛、研、展的模式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四、内外连接,多管齐下
  语文主题学习的目标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的终身阅读习惯,构建书香味浓厚的校园。基于此,语文主题学习要有机实现课堂与课外的连接、校内与校外的连接、阅读与生活的连接,采用诚信阅读书吧、语文微表达、课前三分钟、“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课程等策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学习《落花生》一文时,教室门口心愿农场里的花生正好收获,“花生文化节”上学生给出了精彩的表现,实现了教材与生活的连接。在学校的走廊上摆上一个开放书柜,边上放着两条长凳,书写“带走的是知识,留下的是诚信”提示标语。在这样的阅读书吧前,总能看见学生静静读书的身影,嬉闹的学生自觉转移到了学校的操场上。每天的早读课上十分钟的“语文微表达”是学生最期待的环节,因为表现好的往往能得到大家的点赞。学校里校园广播站、故事大王大比拼、课本情景剧展演、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应接不暇,优秀的学生作品或在校园广播站播出,或在学校校报上刊登,或在学校的成功墙上展示……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表现兴趣。
  五、综合检测,星级评价
  阅读的效果如何,首先是检测评价。对学生阅读的评价不仅要着眼于阅读的量上,而且要着眼于阅读的质。每年利用阅读节对学生进行“星级书虫”表彰,学期末表彰表现突出的“书香少年”。其次是试卷检测,考点来自单元整合的基点,同时还要适当地向丛书延展。可用连线、填空、选择题等相对简单的题型来对丛书阅读效果进行检测,或采取“100+丛书”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检测。
  (作者单位:江西省铅山县紫溪小学)
  □责任编辑:张淑光
其他文献
摘要 边塞诗的繁荣是唐代诗歌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在承袭前人创作基础上的结果,它历经汉魏南北朝乐府,隋代边塞诗歌的积累而在初唐逐渐走向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摆脱了宫廷应制诗的瓶颈,初步成为了诗人手中用以表现个人胸怀抱负的突出体裁。本文试就初唐边塞诗的发展勾画出这一重要过程。  关键词 初唐 边塞诗 发展 梳理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是浴血沙
随着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本着“务实、有效”的教学目标,开展了深入的课堂探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语文课堂最需要的是朴实简单,只要打通阅读中的三个环节,即教学生读通文本、品读字词、读活意涵,就能使阅读教学大放异彩。  一、读通文本,理顺文脉  在文本通读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完成两个方面的阅读任务:一是鼓励学生认真预习,看准字形,读准字音,读懂字义,教师针对生僻字词、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推出后,一些思想靠前的教育工作者紧跟时代步伐,探索出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深度推进课改的今天,教育领域也迎来了自己的“新常态”,这是一场课程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法的全方位变革。如何构建语文新常态课堂?笔者结合自身在班级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拆障”: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在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总是以先知先觉的权威面目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留下“威
又到了秋高气爽的金秋时节,拍摄红叶是摄影者每年秋天的保留节目之一。那么怎样才能将红叶拍出满意的效果呢?    古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此时诸如北京的香山和八大处等地的大片红叶在阳光的照射下分外艳丽。尤其在每年的十一月,更是层林尽染姹紫嫣红,山间路旁的红叶红得各有特色和韵味。以下几个要点,将助你拍出别有韵味的红叶。  1.首先是构图。拍摄红叶构图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但主要是全景构图、局部构图
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大学生民族观状况关系到国家未来民族关系的走向,因而,研究当代大学生民族观状况,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上海M学院大学生民族观调查数据为依据
摘要 美国高等教育以培养出美国乃至世界一流人才而著名,而为其提供和选拔人才的美国高校入学选拔制度,在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通过分析美国高校入学选拔制度的发展轨迹和特点,对我国高校招生中,高考分数划线一刀切、“一考定终身”等现象提出反思和改革建议,以期更好地为我国高考教育的发展选拔优秀人才。  关键词 美国高校入学选拔制度 综合选拔 高校自主招生  中图分类号:G649.7 文献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