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罗湖区是深圳最早的建成区,罗湖教育几乎与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同步。面对近年来内、外部环境的变化,2012年,罗湖区花大气力调整校长队伍,将“德”“能”“勤”“绩”的行政干部式考核标准细化为二十多项新的考核标准。2013年,罗湖区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出台新举措,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层级攀升机制,打开教师上升通道,激发教师的干事、创业激情,使教师享受职业幸福,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具备丰富职业经历、拥有广泛兴趣爱好的罗湖区教育局局长王琦以“天地大书本”的理念布局教育,深刻理解家长的愿望和学生的需求,以围棋中“外势”与“实地”的辩证关系审时度势,着力于学校的软件建设,令罗湖区的教育面貌焕然一新。本期《深度报道》专访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局长王琦,梳理和总结罗湖区教育的思路和经验,以飨读者。
“城管来了!”王琦来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报到的第一天就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在正式调入罗湖区教育局担任局长之前,王琦在罗湖区城管局做了一年局长,更早时,他是罗湖区安监局局长。为什么城管局局长、安监局局长来做教育?众人的疑虑尚存,王琦却已赫然提出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教育要做有血性的教育。教育是文雅的,过‘度’则可能走向小巧和圆滑,因此我要求植入一些‘血性’,这种‘血性’就是‘责任和担当’。”丰富的职业经历和勤奋的学习精神,让这位上任仅一年多的教育局局长对罗湖区的教育布局有着全新思考。
“术”与“道”结合的价值
王琦与教育系统结缘,始于担任安监局局长期间。当时,王琦发现中小学生普遍缺乏安全意识,缺少安全知识,一旦发生意外,很少有人懂得使用安全技能自救与救人。为此,王琦与教育局合作,开发了一个专为中小学安全教育设计的虚拟情景教育平台——北斗学园,旨在通过培训,使罗湖区的十万中小学生在成年之前树立安全意识,学习安全知识,具备安全技能。担任教育局局长后,王琦依然坚持推进这一培训,并组织罗湖区的中小学生完成各种逃生训练,还督促学校进行定期演练。
在王琦看来,对中小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具备安全技能,而要具备安全技能就必须经过训练。王琦说:“我觉得应该让中小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安全技能培训。这种安全技能的培训不亚于学业的培养,关键时刻一个动作可能救人一命。”2013年2月份,广东省河源市发生地震,深圳震感强烈,罗湖区的所有中小学生几乎都做到了在几分钟内有序撤到操场上,这让王琦颇感欣慰:“这几年的安全技能培训工作确实没有白做。”
早期与教育局的合作经历让王琦从更广泛的意义思考教育:学校的“术”必须与做人的“道”相结合才具有真正价值。于是王琦得出这样的结论:“天地大书本。在安监局可以做教育,在别的系统也可以做教育,社会教育无处不在。”据此,王琦认为,应在文雅的教育中植入更多“血性”的元素。何为“血性”的元素?就是“责任和担当”。在教育领域的“责任和担当”,即需要学校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生命意识、吃苦精神和坚毅品格。
“双向选择”机制激发干事、创业激情与办学活力
对于教育局局长来说,更重要的是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罗湖区作为深圳市的老区,其教育的成长几乎与深圳市的建设同步,在经历了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后,现在面临一些困境,尤其是硬件设施的不足已成为制约罗湖区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例如:罗湖区最小的学校才两千多平方米,连操场都没有;罗湖区有的学校因建设速度太快而根本没有达到相应标准。就目前而言,罗湖区教育的硬件设施受先天条件制约,改善空间不大,但其教育的软件建设方面大有可为。特别是,可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打造焕然一新的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2012年,罗湖区精心调整校长队伍,作出三个重要改变:一是建立校长的后备队伍,二是改变校长的考评方法,三是改变校长的选拨机制和交流机制。实践证明,这三大改变从根本上激发出罗湖区学校的办学活力。
以前,教育局对校长的评价简单套用行政干部的“德”“能”“勤”“绩”四项评价标准。担任教育局局长后,王琦经过深入调研,发现以“德”“能”“勤”“绩”四项评价标准评价校长有些笼统,不能真实、准确和有效地反映校长的工作实绩,于是把“德”“能”“勤”“绩”四项评价标准改成了具体而细致的二十多项评价标准。这些评价标准包括:校长的领导能力、校长对干部的管理能力及校长对学校形象的提升能力等。目前,这些评价标准还在进一步完善。
除了对校长的评价标准之外,同步更新的还有对校长考评的方法,具体而言:教师、学生、家长及校际之间给校长打分,进行考评。此外,对校长的选拔方法也一改过去的“直接任命制”,而是充分引入公平机制,即在既定名额下,先由全体教师投票选出校长后备人选,经过各项考核确定最终的校长后备队伍候选人,然后再对校长后备队伍候选人进行考评。筛选出的校长后备队伍候选人还要经过抽调的90位来自深圳市各区的专家组成的评审团进行面试和打分,由此产生最后的校长人选。其中,副校长的后备队伍由中层产生,校长的后备队伍由副校长产生。
此番校长选拨方法的改革,主要考虑到罗湖区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为此,罗湖区教育局根据学校层级的不同,对校长队伍进行合理安排。例如,哪些校长去第一梯队,哪些校长去第二梯队,均充分考虑罗湖区教育的大局。而正副校长的配备则启用“双向选择”机制,即校长可选副校长,副校长也可选校长。
在王琦看来,教育局不可能做到对罗湖区200多个正副校长个个了解,并实现科学、合理地安排、组合,而正副校长的“双向选择”机制恰好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因为最了解情况的莫过于在罗湖区教育界摸爬滚打一二十年的正副校长们,让他们自主选择配对,既可形成最优组合,又能避免抱怨产生。需要指出的是,教育局在正副校长“双向选择”机制中发挥了平衡作用,即根据专业、年龄和性别等因素进行微调。正副校长的“双向选择”机制,其结果清楚、明了:能干又肯干的正副校长非常抢手,不能干又不肯干的正副校长无人问津。 2012年,罗湖区有近100名正副校长经由正副校长的“双向选择”机制产生。校长上任后,不仅可决定副手的调整,还能决定中层的任用。正副校长的“双向选择”机制实施后,正副校长的工作积极性更高了,责任感更强了。
打通队伍进出口通道,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层级攀升”机制
从2013年开始,罗湖区准备用一年或一年多的时间针对教师队伍进行改革,旨在重新搭建教师队伍的体系框架。具体而言,罗湖区将对教师的入口到专业发展、管理评价到出口,进行整体规划。另外,针对教师队伍老化的现状,教育局会加大引进高端人才的力度。例如经过严格筛选,慎重聘用一批应届毕业生,待其上岗后,马上安排其跟随最优秀的教师一同工作、学习,并安排一系列的成长计划跟进。
为了重新搭建教师队伍,罗湖区的一项重要革新就是打开教师上升的通道。在王琦看来,要善待教师就要做到人尽其才,即让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具有发展前景,可以不断提升。只有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力平台,才能让教师拥有成就感。
为了重新搭建教师队伍,罗湖区将针对教师队伍建立两个评价体系:一是对学生的学业和学校建立评价体系;二是学校内部对教师建立评价体系。在这两个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将罗湖区的教师队伍分出强弱,其中的差别会在绩效工资上充分体现。
为了重新搭建教师队伍,罗湖区欲把“双向选择”机制推向教师队伍,即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允许科组长、年级长自主挑选教师,同时允许教师挑选年级长,校际之间也可进行自由选择。教师的“双向选择”机制一旦铺开,便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结果:在一个学校中有几个教师无法达到相应标准。经过评价体系鉴定后,将对无法达到相应标准的教师进行“离岗培训”。
所谓“离岗培训”,即对无法达到相应标准的教师的师德、师风和师能进行全面培训。此外,无法达到相应标准的教师还要进行一些与社区服务相关的工作。一个学期之后,如果可达到相应标准,那么教师可自主选择重新上岗,也可由教育局安排重新上岗。在王琦看来,“离岗培训”将是教师队伍下一步改革的关键,它会带来两个令人忧心的结果:一是离岗教师的名誉会受到影响,二是离岗教师的工资会相应减少。尽管如此,“离岗培训”的落实依然刻不容缓。
从今年开始,罗湖区还将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层级“攀升机制”,搭建“学校首席教师——罗湖区骨干教师——罗湖区名师——罗湖区杰出教师——罗湖区教育名家”的梯级教师培养平台,学校设立并实行首席学科教师、星级教师体制,区级设立“罗湖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教学标兵”“教育英才”“教育名家”和“教育功臣”等阶梯式荣誉称号,实行三年一周期的评选与复评制度,对各层次荣誉称号获奖教师由区财政部门专门划拨“奖教奖学”基金,每月给予阶梯式奖励补贴。预计在三至五年内,造就1 000名以上的罗湖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和教学标兵,100名以上的罗湖区教育英才、学科带头人及教育名家等。
“围棋之区”背后的人文精神
打造“围棋之区”是王琦担任教育局局长之后,对罗湖区教育的一大构想和贡献。作为深圳市罗湖区的棋牌协会会长,已达到围棋业余五段水平的王琦,对于“围棋之区”的计划充满信心。为此,他亲自上阵,为罗湖区的一百多位教师进行围棋课程的教学。在完成师资培训后,预计2013年9月让围棋课程正式进入校本课程。围棋课程正式进入校本课程,旨在令罗湖区的中小学生具有多元化的爱好,并将爱好变成生活方式,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那么,为何选择围棋?王琦强调:“围棋是中国人发明的,它包含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价值观和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中国人常说‘有得必有失’,这与围棋中的获得(失去)‘实地’和失去(获得)‘外势’异曲同工。例如,面对月薪10 000元的工作和月薪6 000元却有发展前景的工作很难抉择,围棋恰好表明‘两者不可兼得’的道理——获得‘实地’就要失去‘外势’,获得‘外势’就要失去‘实地’。另外,中国人一直强调的‘中庸之道’也蕴含在围棋之中。‘中庸之道’,即‘不得贪胜’。也就是说,做事要有分寸,留余地。围棋是半目的艺术,为了半目去赢棋。”
根据王琦的理解:“围棋不是体育项目,而是文化交流项目;围棋既是‘小技’,又是‘大道’;‘小技’就是游戏,‘大道’则包含人生的很多哲理。”王琦希望罗湖区的中小学生通过围棋这扇窗,进入中国文化的核心,了解中国的人文精神。
家长对教育的理解不是单一指标
王琦认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使他们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既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也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除了学业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青少年学生多方面的兴趣,锻炼其能力。按照王琦的设想,预计在2013年下半年给罗湖区的中小学生安排更多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例如:建一些手工作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添有关军训的活动内容,增强学生的体质。但这些实践活动的落实需要时间。于是,矛盾产生了:原本6小时的学习时间可能要压缩成5小时;学习时间缩短1小时,这是否会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影响?对此,王琦有自己的想法:“我认为义务教育阶段不应以高分为目标,考试题目可以有较大难度,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无须学生追求较大难度。如果原来每天用6小时才能完成并达标的内容,现在每天用5小时就能完成并达标,那么剩下1小时参与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不是更好吗?”
王琦认为:“其实家长对教育的理解不是单一指标。家长最希望孩子学业好、为人好、身体棒、懂孝顺。”不过,就目前而言,家长的愿望很难实现。同时,教育工作者也面临两难境地:在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自身要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还要满足学生和家长的愿望。为此,学校应与家长达成共识。基于此,2013年,罗湖区的许多中小学将邀请家长一起商议如何做好教育。王琦特别指出:“尊重民意不代表一味满足民意。一个急躁的家长不会让教育有长期的行为,所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还须重视教育工作者的引导职能。”
诚然,在义务教育阶段,升学率仍是一个重要指标,教育工作者希望与家长共议的是:“如何在不牺牲孩子其他方面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升学率”“能否寻求高考指挥棒之外的多元化发展”“怎样实现孩子的有益成长”等。据此,一些带有实验性的出路正在探索之中:以新课程改革转变教育方式,实现减负,寻求多元化的求学,给予令孩子终身受益的东西……的确,在满足家长基本愿望的同时实现引导是罗湖区教育化解矛盾的一大突破口。
(责任编辑:梁金)
“城管来了!”王琦来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报到的第一天就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在正式调入罗湖区教育局担任局长之前,王琦在罗湖区城管局做了一年局长,更早时,他是罗湖区安监局局长。为什么城管局局长、安监局局长来做教育?众人的疑虑尚存,王琦却已赫然提出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教育要做有血性的教育。教育是文雅的,过‘度’则可能走向小巧和圆滑,因此我要求植入一些‘血性’,这种‘血性’就是‘责任和担当’。”丰富的职业经历和勤奋的学习精神,让这位上任仅一年多的教育局局长对罗湖区的教育布局有着全新思考。
“术”与“道”结合的价值
王琦与教育系统结缘,始于担任安监局局长期间。当时,王琦发现中小学生普遍缺乏安全意识,缺少安全知识,一旦发生意外,很少有人懂得使用安全技能自救与救人。为此,王琦与教育局合作,开发了一个专为中小学安全教育设计的虚拟情景教育平台——北斗学园,旨在通过培训,使罗湖区的十万中小学生在成年之前树立安全意识,学习安全知识,具备安全技能。担任教育局局长后,王琦依然坚持推进这一培训,并组织罗湖区的中小学生完成各种逃生训练,还督促学校进行定期演练。
在王琦看来,对中小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具备安全技能,而要具备安全技能就必须经过训练。王琦说:“我觉得应该让中小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安全技能培训。这种安全技能的培训不亚于学业的培养,关键时刻一个动作可能救人一命。”2013年2月份,广东省河源市发生地震,深圳震感强烈,罗湖区的所有中小学生几乎都做到了在几分钟内有序撤到操场上,这让王琦颇感欣慰:“这几年的安全技能培训工作确实没有白做。”
早期与教育局的合作经历让王琦从更广泛的意义思考教育:学校的“术”必须与做人的“道”相结合才具有真正价值。于是王琦得出这样的结论:“天地大书本。在安监局可以做教育,在别的系统也可以做教育,社会教育无处不在。”据此,王琦认为,应在文雅的教育中植入更多“血性”的元素。何为“血性”的元素?就是“责任和担当”。在教育领域的“责任和担当”,即需要学校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生命意识、吃苦精神和坚毅品格。
“双向选择”机制激发干事、创业激情与办学活力
对于教育局局长来说,更重要的是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罗湖区作为深圳市的老区,其教育的成长几乎与深圳市的建设同步,在经历了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后,现在面临一些困境,尤其是硬件设施的不足已成为制约罗湖区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例如:罗湖区最小的学校才两千多平方米,连操场都没有;罗湖区有的学校因建设速度太快而根本没有达到相应标准。就目前而言,罗湖区教育的硬件设施受先天条件制约,改善空间不大,但其教育的软件建设方面大有可为。特别是,可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打造焕然一新的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2012年,罗湖区精心调整校长队伍,作出三个重要改变:一是建立校长的后备队伍,二是改变校长的考评方法,三是改变校长的选拨机制和交流机制。实践证明,这三大改变从根本上激发出罗湖区学校的办学活力。
以前,教育局对校长的评价简单套用行政干部的“德”“能”“勤”“绩”四项评价标准。担任教育局局长后,王琦经过深入调研,发现以“德”“能”“勤”“绩”四项评价标准评价校长有些笼统,不能真实、准确和有效地反映校长的工作实绩,于是把“德”“能”“勤”“绩”四项评价标准改成了具体而细致的二十多项评价标准。这些评价标准包括:校长的领导能力、校长对干部的管理能力及校长对学校形象的提升能力等。目前,这些评价标准还在进一步完善。
除了对校长的评价标准之外,同步更新的还有对校长考评的方法,具体而言:教师、学生、家长及校际之间给校长打分,进行考评。此外,对校长的选拔方法也一改过去的“直接任命制”,而是充分引入公平机制,即在既定名额下,先由全体教师投票选出校长后备人选,经过各项考核确定最终的校长后备队伍候选人,然后再对校长后备队伍候选人进行考评。筛选出的校长后备队伍候选人还要经过抽调的90位来自深圳市各区的专家组成的评审团进行面试和打分,由此产生最后的校长人选。其中,副校长的后备队伍由中层产生,校长的后备队伍由副校长产生。
此番校长选拨方法的改革,主要考虑到罗湖区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为此,罗湖区教育局根据学校层级的不同,对校长队伍进行合理安排。例如,哪些校长去第一梯队,哪些校长去第二梯队,均充分考虑罗湖区教育的大局。而正副校长的配备则启用“双向选择”机制,即校长可选副校长,副校长也可选校长。
在王琦看来,教育局不可能做到对罗湖区200多个正副校长个个了解,并实现科学、合理地安排、组合,而正副校长的“双向选择”机制恰好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因为最了解情况的莫过于在罗湖区教育界摸爬滚打一二十年的正副校长们,让他们自主选择配对,既可形成最优组合,又能避免抱怨产生。需要指出的是,教育局在正副校长“双向选择”机制中发挥了平衡作用,即根据专业、年龄和性别等因素进行微调。正副校长的“双向选择”机制,其结果清楚、明了:能干又肯干的正副校长非常抢手,不能干又不肯干的正副校长无人问津。 2012年,罗湖区有近100名正副校长经由正副校长的“双向选择”机制产生。校长上任后,不仅可决定副手的调整,还能决定中层的任用。正副校长的“双向选择”机制实施后,正副校长的工作积极性更高了,责任感更强了。
打通队伍进出口通道,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层级攀升”机制
从2013年开始,罗湖区准备用一年或一年多的时间针对教师队伍进行改革,旨在重新搭建教师队伍的体系框架。具体而言,罗湖区将对教师的入口到专业发展、管理评价到出口,进行整体规划。另外,针对教师队伍老化的现状,教育局会加大引进高端人才的力度。例如经过严格筛选,慎重聘用一批应届毕业生,待其上岗后,马上安排其跟随最优秀的教师一同工作、学习,并安排一系列的成长计划跟进。
为了重新搭建教师队伍,罗湖区的一项重要革新就是打开教师上升的通道。在王琦看来,要善待教师就要做到人尽其才,即让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具有发展前景,可以不断提升。只有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力平台,才能让教师拥有成就感。
为了重新搭建教师队伍,罗湖区将针对教师队伍建立两个评价体系:一是对学生的学业和学校建立评价体系;二是学校内部对教师建立评价体系。在这两个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将罗湖区的教师队伍分出强弱,其中的差别会在绩效工资上充分体现。
为了重新搭建教师队伍,罗湖区欲把“双向选择”机制推向教师队伍,即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允许科组长、年级长自主挑选教师,同时允许教师挑选年级长,校际之间也可进行自由选择。教师的“双向选择”机制一旦铺开,便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结果:在一个学校中有几个教师无法达到相应标准。经过评价体系鉴定后,将对无法达到相应标准的教师进行“离岗培训”。
所谓“离岗培训”,即对无法达到相应标准的教师的师德、师风和师能进行全面培训。此外,无法达到相应标准的教师还要进行一些与社区服务相关的工作。一个学期之后,如果可达到相应标准,那么教师可自主选择重新上岗,也可由教育局安排重新上岗。在王琦看来,“离岗培训”将是教师队伍下一步改革的关键,它会带来两个令人忧心的结果:一是离岗教师的名誉会受到影响,二是离岗教师的工资会相应减少。尽管如此,“离岗培训”的落实依然刻不容缓。
从今年开始,罗湖区还将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层级“攀升机制”,搭建“学校首席教师——罗湖区骨干教师——罗湖区名师——罗湖区杰出教师——罗湖区教育名家”的梯级教师培养平台,学校设立并实行首席学科教师、星级教师体制,区级设立“罗湖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教学标兵”“教育英才”“教育名家”和“教育功臣”等阶梯式荣誉称号,实行三年一周期的评选与复评制度,对各层次荣誉称号获奖教师由区财政部门专门划拨“奖教奖学”基金,每月给予阶梯式奖励补贴。预计在三至五年内,造就1 000名以上的罗湖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和教学标兵,100名以上的罗湖区教育英才、学科带头人及教育名家等。
“围棋之区”背后的人文精神
打造“围棋之区”是王琦担任教育局局长之后,对罗湖区教育的一大构想和贡献。作为深圳市罗湖区的棋牌协会会长,已达到围棋业余五段水平的王琦,对于“围棋之区”的计划充满信心。为此,他亲自上阵,为罗湖区的一百多位教师进行围棋课程的教学。在完成师资培训后,预计2013年9月让围棋课程正式进入校本课程。围棋课程正式进入校本课程,旨在令罗湖区的中小学生具有多元化的爱好,并将爱好变成生活方式,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那么,为何选择围棋?王琦强调:“围棋是中国人发明的,它包含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价值观和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中国人常说‘有得必有失’,这与围棋中的获得(失去)‘实地’和失去(获得)‘外势’异曲同工。例如,面对月薪10 000元的工作和月薪6 000元却有发展前景的工作很难抉择,围棋恰好表明‘两者不可兼得’的道理——获得‘实地’就要失去‘外势’,获得‘外势’就要失去‘实地’。另外,中国人一直强调的‘中庸之道’也蕴含在围棋之中。‘中庸之道’,即‘不得贪胜’。也就是说,做事要有分寸,留余地。围棋是半目的艺术,为了半目去赢棋。”
根据王琦的理解:“围棋不是体育项目,而是文化交流项目;围棋既是‘小技’,又是‘大道’;‘小技’就是游戏,‘大道’则包含人生的很多哲理。”王琦希望罗湖区的中小学生通过围棋这扇窗,进入中国文化的核心,了解中国的人文精神。
家长对教育的理解不是单一指标
王琦认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使他们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既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也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除了学业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青少年学生多方面的兴趣,锻炼其能力。按照王琦的设想,预计在2013年下半年给罗湖区的中小学生安排更多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例如:建一些手工作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添有关军训的活动内容,增强学生的体质。但这些实践活动的落实需要时间。于是,矛盾产生了:原本6小时的学习时间可能要压缩成5小时;学习时间缩短1小时,这是否会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影响?对此,王琦有自己的想法:“我认为义务教育阶段不应以高分为目标,考试题目可以有较大难度,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无须学生追求较大难度。如果原来每天用6小时才能完成并达标的内容,现在每天用5小时就能完成并达标,那么剩下1小时参与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不是更好吗?”
王琦认为:“其实家长对教育的理解不是单一指标。家长最希望孩子学业好、为人好、身体棒、懂孝顺。”不过,就目前而言,家长的愿望很难实现。同时,教育工作者也面临两难境地:在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自身要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还要满足学生和家长的愿望。为此,学校应与家长达成共识。基于此,2013年,罗湖区的许多中小学将邀请家长一起商议如何做好教育。王琦特别指出:“尊重民意不代表一味满足民意。一个急躁的家长不会让教育有长期的行为,所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还须重视教育工作者的引导职能。”
诚然,在义务教育阶段,升学率仍是一个重要指标,教育工作者希望与家长共议的是:“如何在不牺牲孩子其他方面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升学率”“能否寻求高考指挥棒之外的多元化发展”“怎样实现孩子的有益成长”等。据此,一些带有实验性的出路正在探索之中:以新课程改革转变教育方式,实现减负,寻求多元化的求学,给予令孩子终身受益的东西……的确,在满足家长基本愿望的同时实现引导是罗湖区教育化解矛盾的一大突破口。
(责任编辑: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