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写作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eng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午和室友吃饭的时候,我突然问他,不包括课本,还记得自己多久没看过书了吗?
  他一脸茫然,想想说,好像进了大学就没看过了。
  我在心底也暗暗问了自己这个问题,自从进了大学,宅变成了常态,看电影和电视剧成为了替代读书的精神渠道。连同着看书的减少,写作也随着减产甚至快停产。
  我不禁回想起自己从小学到现在所有的读书经历和创作经历,两者之间的变化确确实实存在某些分不开的联系。
  读小学的时候,由于父母在外地做生意,我寄宿过三户人家。这三户人家都有个共同点,都有书房。周末写完作业,有时想出去玩会赶上小伙伴不在家的情况,于是只好在自己住的地方找乐子。书房里捣鼓半天,总能找出点有趣的书。我记得那会儿我最爱看童话类和冒险类的小说,比如《鲁滨孙漂流记》《老人与海》《金银岛》和《三国演义》,这些书情节紧凑,剧情多样,极大激发了想象能力,一读开头就没法停下来了。
  我那会儿是无法明白这些名著中蕴藏的深奥的哲理或者反映现实的讽刺,但当时我对故事人物坚强的性格和丰富的感情有深刻的印象,甚至经常念念不忘,连做梦都梦见自己化身成主人公。这些印象不单是打开童年记忆的钥匙,更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自己后来的性格和创作热情。
  因为小学的作文是无拘无束的,老师的评分标准都是基于主题中心和想象力,所以作文课成了我最喜欢的课,没有之一。
  上了初中,在读学校认为读书利于提高应试作文分数,所以班主任对于每周的课外阅读有很多的要求。每周我们都会有两节阅读课去阅览室看《意林》《读者》这些杂志,我往往会私藏点小说带过去看。
  我的初中学校有藏书量可观的图书馆,加上学校的读书气氛浓郁,图书馆里的书架间总是有成群蹲着看书的学生,许多我听过无数次但始终没看过的书也都能在那里找到,那儿自然也成了我消遣课余时间的最佳场所。
  《三剑客》《笑面人》《哈姆雷特》和《苦儿流浪记》是我初中看过的欧洲古典名著里比较有代表性的四本书。那会儿班级里大多数人都在传阅青春言情小说,我也看了几本,当时觉得言情小说和名著比起来太肤浅太小儿科了,于是就没怎么看言情小说。我想大概就是从那时起,名著小说的艺术性使我产生了大师情结。这导致了我写小说前总是想编出个惊世巨著来,虽然从没成功过,但渴求心理还是帮我在写作道路上前进了不少。
  而我高中加入文学社的缘由正是因为想学写作,希望别人像自己喜欢那些小说一样喜欢我的文章。高中学习压力很重,但我一如既往地坚持读书,读的书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很少涉及童话和欧洲古典名著,我开始看一些现实主义的书,比如《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穆斯林的葬礼》和《围城》。我的写作方向也转向了现实,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带给了我思考和灵感。
  写作上也有过急功近利的阶段,为了参加捧红过韩寒和郭敬明的新概念作文大赛,我买了许多新概念作文书和《萌芽》杂志,尝试去模仿写手们的文风和故事类型。
  眨眼间我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了,在我成长的这几年里,初中时鲜有耳闻的网络小说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人看书也不再去实体书店了,而是选择上网下载电子书或在线阅读。
  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偶尔还会去逛逛书店,买下一本口碑不错的小说,在学校图书馆找个光线舒适的位置坐下,静静看上一下午,或者带上笔记本,构思一篇关于大学生活的文章。而现在,读书似乎变成了书柜上落灰的回忆,那种满心陶醉、眷眷不舍甚至可以说废寝忘食地去啃读一本书的感受都化为渐离渐远的泡沫。
  我忽然想起了去年在杭州实习的时候,公司老板跟我的一次谈心。他问我大学都看过什么书。我说,《追风筝的人》《转山》。我心中预想他会说看小说没用,然后劝我多看点实用的技能书。
  结果,老板吐出一口烟,点点烟头看着窗外感叹说,你呀,趁着读书还有闲,多看点好的小说,不管你以后做哪行,创作什么作品,书里学的东西,迟早都用得上。
  和室友吃完饭回到寝室,我重新整理了一下书柜,扫清了灰尘,拿出一本才读到一半的《偷影子的人》。从这个周末开始,让读书继续吧!
  【主持人语】
  随着这几年影视产业的发展和网络媒体的普及,我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纸质书籍的阅读量下降了,但网络客观上也为文化的普及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哲信的阅读经历,也正是我们时代的一个缩影。其实,不拘于阅读方式,只要能在书中汲取营养,获得收益,这就是阅读本身的意义了。
其他文献
五十八年前跟随父母来到北京,从此定居此地再无迁挪。北京于我,缘分之中,有槐。童年在东四牌楼隆福寺附近一条胡同的四合院里居住。那大院后身,有巨槐。来北京之前,父母就一
酷似废墟的地貌——魔鬼城  “……清早,把两个孩子、三匹马和一只狗留在帐篷里,我和罗布森两人便骑着马去古城,作全面的观察。……我们沿着这条干河床向上游走去,不久,两边便出现了大型建筑物的高墙,部分已被雨水冲塌,有的地方甚至夷为小丘。两边建筑物之间,到处都是通向两面的大街和窄巷,有的笔直,有的曲折。我们在一个地方发现一个高座,上面有一个长颈的怪鸟石雕,风化得很厉害。在另一个地方有一座尖塔耸立着,这大
[我师简介]  任天军,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甘洛中学校语文教师。喜爱幽默,喜欢不断变化的自己。喜欢看不同风格的书,喜欢军事、历史、艺术,喜欢读书编故事,喜欢游走四方。近年陆续在《凉山日报》《语文报》《意林》《做人与处世》《演讲与口才》《辽宁青年》等报刊发表文章,力求能够表达自己对社会、生活、人生的赞美和感激。希望自己达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穷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把人类约束在有限的陆地  再引诱他们中  最勇敢的人  凭借一方动荡的甲板  优美地起跳  投入无垠的深邃  同时放弃  来路深邃的无垠  从此 珊瑚如血  从此 海上生明月  腹地的人梦想蔚蓝  指云为帆  体内激荡一戳即泄的劲风  海是他们一切美好事物寄存处  可惜没有号码牌领取  他们乱倾情感垃圾  不会受到罚款  雷在天空放了个响亮的屁  他们就写诗赞美  涛声啊  真实的海  只是  覆
在明确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其实践教学的内涵加以界定,并提出相应实践教学的基本特征,以期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研究提供理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不仅引发了全球金融动荡,而且开始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随着股市暴跌和信贷收缩,投资者信心崩溃,许多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纷纷陷入衰退,世界经济步入停
一双筷子伸进了我面前的饭碗,然后我的碗里多了一只虾。我不耐烦地拉近眉间的距离,说道:“我不吃虾!和你说多少遍了,别夹我碗里!”我夹起虾,重重地拍在桌子上,发出“啪——”的一声响。妈妈说:“不吃就不吃!虾吃了补钙!”然后又见她把桌上的虾夹进了自己的碗里。接着,又听妈妈小声嘀咕着:“小时候不是挺爱吃的嘛,怎么长大就变口味了呢!”  我没有接话,可思绪却已经飘回了儿时。也许是我生下来只有五斤重,比普通孩
第一次被吴何千凡的才华吸引,是在批阅他高一刚入学的一次随笔时。在那篇文章中,他深情怀念初中地理老师,把老师的风采写得活灵活现。让刚刚接手高一学生的我喜出望外。后来,
对于《占代文学》这样一门人文思想性本就很强的课程,和谐师生关系的创建尤具重要意义.欲于在《占代文学》课程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切实转变传统的师生观和灌输
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当前大力推进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稳定以县级联社为统一法人治理结构的形势背景下,如何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充分发挥其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