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社会以收心养性为要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upp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要问,当下社会以何为要?对这个问题,一百人可能有一百种答案。或曰以降房价、物价为要,或曰以严惩腐败为要,或曰以整治食品安全为要……应该说,这些回答都是对的,所涉及的问题都是需要加以一一解决的。但是,当前社会之乱,其源盖出于人心之乱。因此,我以为,当下社会以收心养性为要。心性是百邪之端、诸乱之源。治国理政、管理官吏、教化大众,都必须从收心养性入手。
  人心之乱不仅表现在传统价值如国之四维——礼义廉耻的缺失上,还表现在现代价值如民主集中制、人民和公仆关系的混乱上。思想解放在一些人那里走向了极端,变成了思想不受任何约束,信马由缰。以致于上个世纪某个骗子公司大厅里写的“世界上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标语成为当下的时髦口号。社会只监禁了这个骗子的身体,却并没有监禁这个骗子的思想。欲望的无限膨胀使得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就像一座疯人院,而疯子的行为是没有任何底线的。
  药家鑫故意杀人案的二审判决之所以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正是因为这一判决体现了公平正义原则,弘扬了法治精神,扼制了刺激—反应型犯罪上升的势头!刺激—反应型犯罪,属于动物层次的S-R行为模式,即未经大脑思考和理性过滤的条件反射行为。文明的人堕落为野蛮的动物,这正是人心不收、人性不养的恶果。
  社会结构转型就像一场核裂变,一方面它释放出无比巨大的热能,推动社会前进;另一方面它也释放出大量的破坏性力量,它把人性中最疯狂、最丑陋的欲望释放了出来,使人类丧失理性。以至于假冒伪劣,杀人越货,卖淫吸毒,腐化堕落,软、硬、刁、憨、精,撇、骗、拐、拉、坑的功夫全都派上了用场,使中国似乎变成了展示人类兽性的角斗场。
  在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中国人的人性都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如此充分的表现。一个个灵魂,美丽的与丑陋的,神圣的与世俗的,高尚的与卑鄙的,天才的与平庸的,奋进的与堕落的,严肃的与游戏的,真诚的与伪善的,仁慈的与邪恶的……都在顽强地表现着自己,演绎着人生舞台上一幕幕悲喜剧。
  收心养性,不仅是改变现实社会种种丑恶现象的迫切要求,而且是历史上圣贤的谆谆教诲。孟子提出的“收放心”主张,后来成为儒家完善人格、修炼心性的准则。在心性的修炼上,孟子发展了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孔子谈立志,孟子谈养气。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孟子说:人性善,收放心。
  那么,怎样才能收住“放心”呢?心灵在外面放失、漂泊已经多年了,它已经不认识自己的家门了。要做到“收放心”,必须坚持以下原则:第一、俭欲原则。只有俭欲,才能抵制外界诱惑,收心养性,修炼好心性;第二、求真原则。真实是虚幻对立面,虚幻是迷失心灵的家园,只有打破虚幻,回到真实中来,迷失的心灵才能找到自家门,认识旧主人;第三、求善原则。心灵本质上是向善的,只要以善换善、以善引善,就能唤醒迷失羔羊的赤子之心;第四、求美原则。美与真、善在心性那里是统一的,真、善是心性的内容,美是心性的形式。只要心性是真的、善的,那么它必然也是美的。
  《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真、善、美即是人心、人性,也即是天命;按照真、善、美的人性行事就是道理、方法;探讨、研究、修煉道理和方法的就是宗教、教育。因此,收“放心”必须按照性、道、教三者合一的原则操作:呼唤—践行—修炼真、善、美。当然,它的前提是克制欲望,不要让欲望之魔把人心、人性带到黑暗的阴沟里。
  《周易详解》说:“天地之生万物,圣人之化天下,莫不皆有所感。然则非有心也,以性感,性以情感。情,天地万物之常理也。”让我们把真性转化为真情,使社会充满了真、善、美的真性情,让和谐社会建设更加充满人情味和内聚力。
  (作者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责编/周晓燕 李逸浩 美编/李祥峰
其他文献
正如“改革”是30多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词,在文化领域,“改革”二字同样举足轻重。体制机制管根本、管长远。只有不断深化改革,破除阻碍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文化才能焕发
生命构成了世界存在的基础,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关注生命,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拨动学生生命的“琴弦”;关注生命,教育方能绿意盎然,生机无限。而作为德育课程,以其自身的特性对人的生命发展发挥着其它课程无可比拟的作用。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唤醒生命意识,探求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的关爱情怀。生命教育既是一种价值追求,又是一种教育实践。生命教育的价值追求就是通过进行生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学生真正得心应手地运用这一工具,就必须消除语文与生活之间的障碍,让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一、沟通语文课堂,在生活中识字  《新课标》对小学生的识字任务有明确的要求,这对于小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同时《新课标》还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
社会收入分配问题成为当前公众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总的来看,我国的社会收入分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收入分配不合理,二是收入分配不公平。  分配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用于收入分配的部分比例降低。尤其是近10年來,我国经济增长很快,经济总量这块蛋糕越做越大,用于社会收入分配的量也在增加,但是,用于收入分配的比例却在不断降低,2010年降到了35%,比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低十多个百分点。与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