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当人们谈及重要的空运行动时,往往只会想起著名的“柏林空运”行动,或者1973年中东战争期间的“镍草行动”,再就是海湾战争期问的“营救行动”。其实,1952年夏天的美国空军撤运穆斯林朝圣者前往麦加的卒运行动也曾名噪一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但时过境迂,现在已鲜有人提及了。
危机箭在弦上
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作为伊斯兰教先知的诞生地,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穆斯林蜂涌而至,举行各种朝圣活动,1952年的朝圣活动也不例外,大量朝圣者如期抵达中转地——黎巴嫩,准备转机前往麦加。
时至8月,黎巴嫩、中东和沙特阿拉伯三大主要航空公司突然发现由于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朝圣者预订机票的数量巨大,加上公司赋税过重,已远远超出了公司的承受能力。世界各地的朝圣者们乘机抵达贝鲁特后,竟然发现无法按预期抵达圣地麦加,随之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由于航空公司的失误,导致数以千计的朝圣者滞留在黎巴嫩机场,如不及时解决,后果将不堪设想。一场人道主义危机迫在眉睫,一触即发。8月下旬,局势变得越来越严峻。
据初步统计,近1000名穆斯林朝圣者滞留在贝鲁特机场附近,距离目的地麦加最近也有1368千米。除非事情进展顺利,否则他们将不可能在8月27日前抵达麦加,而8月27日是沙特政府关闭前往圣地大门的最后期限。
这次危机把中东航空公司高层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大部分滞留的朝圣者都非常贫穷,也许一生当中就只有一次这样的朝圣机会,如不能完成这次朝圣之旅,可能今后再也没机会了;而且盛夏的贝鲁特酷热难耐,大量的伊斯兰朝圣者长期滞留,极易发生食物、饮水和住宿安置短缺等方面的问题,这是巨大的安全隐患。还有,大多数朝圣者说的是波斯语,甚至有些来自非洲国家的朝圣者使用的是少数民族语言,他们对黎巴嫩的两大主要语言——法语和阿拉伯语可以说是一窍不通。身在异乡,处境艰难,将使局势更加复杂化。
一筹莫展之际,中东航空公司高层想到了向美国政府请求援助。但当时一个最为敏感的问题是:由于1948年中东战争后,美国支持以色列建国,因此在中东一直不受欢迎。公司高层巧妙地绕过这一敏感的政治问题,在1952年8月21日主动与美国驻贝鲁特的大使米诺尔取得了联系,请求通过华盛顿提供援助的方式解决问题。
虽然米诺尔只是新到任的美驻黎巴嫩大使,但他在外交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灵敏的嗅觉。黎巴嫩的请求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意识到如果美国政府能把握住这个机会,派遣空军运送穆斯林朝圣者前往麦加,将会产生巨大的政治效益。而且,米诺尔也清楚地知道美国空军完全具备这个能力。因为就在3年前,美国空军成功冲破了苏联对柏林的重重封锁,实施了轰动世界的“柏林空运”行动,给处于分裂中的德国运送了230万吨食物、燃料和药品。虽然已经过去了整整3年,但美国空军仍沉浸在“柏林空运”行动的耀眼光环之下。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空军执行空运穆斯林朝圣者任务绝对没有任何问题。这既是一次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更是一次锻炼美国空军紧急空运能力的挑战。
米诺尔大使当即决定对当前局势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拍发急电给美国负责近东、南亚和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拜罗德,并得到了积极的回应。之后,拜罗德向当时的空军部长作了详细汇报,再由空军部长向国防部长罗伯特汇报。
敢与时间赛跑
随着时间的推移,黎巴嫩的局势一天天恶化,朝圣者如得不到及时转运,极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美国政府也充分意识到局势的紧迫性,紧急进行磋商,同意派遣空军部队执行转运任务,但开出的条件是:这次空运任务完全免费,不收取任何费用。这就为即将实施的空运行动蒙上了一层厚厚的政治阴影。
经过“柏林空运”行动的洗礼后,美国军事空运局在实施紧急空运任务时经验更为老道。8月23日,美空军飞行联队正式向驻联邦德国第1602空中运输联队及驻利比亚的惠乐斯空军基地的第1603空军运输联队下达命令,由两大联队负责将1000~1500名穆斯林朝圣者由贝鲁特运送至沙特阿拉伯的吉达。
接到命令后,两大联队指挥官立即着手研究行动方案,最后方案确定为:驻惠乐斯第41空中运输中队和驻联邦德国莱茵一美因空军基地的第86空中运输中队负责提供飞机和机组人员。但是,驻惠乐斯的第41空运中队可用的C-54型运输机仅有8架,其中两架外出执行任务,3架处于维护保养中。经过协调,41中队成功从惠乐斯空军基地派遣了4架C-54运输机前往贝鲁特,后来又派出了2架。作为行动的一部分,第86空运中队从莱茵-美因基地也派出了6架C-54型运输机,并且从巴黎奥利机场派出C-54型机动维修飞机,机上搭载了发动机部件。
美国空军为所有参加任务的运输机都配备了两组机组人员,并配备了200多名作战、维修及若干后勤人员,负责为空运行动提供强大的勤务保障。8月24日晚,全部12架C-54型运输机顺利抵达贝鲁特。之后,所有准备执行任务的C-54型机组成联合特混部队;机务人员分为两大部分,实行12小时轮换制,确保全时维护能力。
根据“柏林空运”行动的经验及教训,此次空运行动制订了高度详细的飞行计划,机组人员只需直接登机,即可以执行任务。至此,空运行动已完全拉开了帷幕。
吹响行动号角
起初,由于黎巴嫩当局不清楚该如何处理这些朝圣者的护照和安全问题,空运行动暂时推迟了,后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采取了一种最为精简的权宜之计。黎巴嫩民航部门修改了国内航线计划,抽出三条航线给C-54专用;而且,每一架次乘坐C-54机的所有50名乘客所需的各种-护照及随机行李等都进行一次性处理,不需进行单独处理,这样就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同时,当地航空公司的官员也坐阵协助指挥乘客登机,确保安全。此外,为避免在吉达加油,节省时间,C-54机使用了一种可以装载10000多升燃油的“油罐”,飞机抵达沙特阿拉伯后,只需作短暂停留,立即就可以返回贝鲁特。
8月25日,贝鲁特时间早上7时整,空运行动正式启动,首架C-54运输机准时从贝鲁特起飞。 美国空军第86空运中队的比尔少校,作为此次行动的一名资深飞机员,曾执行过各种大型空运任务,具有非常丰富的飞行经验。在日记中,他这样描述:飞机从贝鲁特起飞后,立即爬升至巡航高度,快速飞往叙利亚,之后飞往约旦,然后又转向红海,飞往吉达。也许很多人备感疑惑,为什么偏偏选择这样一条蹩脚的航线,而不直飞吉达呢?主要是因为以色列拒绝C-54飞经本国领空。
从贝鲁特至吉达,飞行时间约5小时。飞机抵达吉达后,一个由2名机械师和2名飞行员组成的指挥小组,在45分钟内马上对飞机进行全面检测、调试。C-54空机返回到贝鲁特后,如果飞机状态良好,90分钟内马上就可以投入下一次飞行任务:否则,立即改用备份机。
C-54改写历史
事情并非如计划的那样一帆风顺,行动刚开始就遭遇到了令美国空军措手不及的意外事件。事实上,需要空运的朝圣者并非原先估计的1500人,而至少是这个数字的两倍多。如果沙特阿拉伯按计划在8月27日关闭通往麦加的门户,那么还有很多朝圣者将无法完成他们神圣的旅程。
在这关键时刻,美国国会采取了应急措施,立即与沙特政府当局进行交涉,请求将通往麦加的大门推迟一天关闭。黎巴嫩政府也向沙特当局提出了相同请求。沙特政府采取了极为宽容的姿态,大开方便之门,不仅同意延期关门的请求,而且将关门时间推迟至29日。这就为美国空军争取了两天的宝贵时间来转运朝圣者。
美国空军平均每天飞18个架次以上,每架C-54可运送50名乘客,这个速度意味着每天几乎可以运送1000名朝圣者到吉达。最后一架飞往吉达的飞机在8月29日早上5时22分起飞;之后,这批朝圣者准时抵达吉达,在沙特最后正式关闭通往麦加的大门前一刻刚好抵达。
此次史无前例的空运行动中,C-54运输机在贝鲁特和吉达之间折腾了75个来回,而且全部是直飞,中途不经停任何机场。此外,美国空军还派出了3架C-54飞往巴格达、1架飞往约旦,撤运滞留在那里的其他束手无策的朝圣者。
最后的数据表明,美国空军共转运了3763名朝圣者至吉达,这个数字几乎是原先估计的4倍。此次大规模的空运行动,C-54总共飞行了约190000千米,个别机组人员连续飞行时间长达12小时。空运行动的强度之大可想而知,但此次C-54运输机的高出勤率也反映出这种飞机的良好性能及机组人员精湛的专业技术,让世人刮目相看。最后1架飞机携带机组人员于8月30日飞离贝鲁特,9月1日始,两个飞行联队的所有飞机和机组人员都返回到各自的驻地。至此,空中撤运行动圆满结束。
有人欢喜有人愁
对于美国空军这次援助行动,并非每个人都是感激涕零的。其中,最不满意的一个乘客就是当时最负盛名的麦加朝圣者,一位来自伊朗的什叶派穆斯林牧师加塞姆·卡萨尼。卡萨尼不仅是伊朗的一位宗教领袖,而且还是议会的发言人。卡萨尼一直顽强而勇敢地长期与西方列强对抗,并曾被英国和苏联占领军囚禁过多次。他最重要的一次反抗活动就是强烈反对外国势力对伊朗丰富的石油资源施加影响,组织了一次针对英国一伊朗石油公司的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迫使该石油公司在1951年得以实现国有化。
卡萨尼认为这次空运行动是一次事关西方和美国在伊朗试图谋取重大政治利益的大好时机,他绝对不能让他们轻易得逞。在踏上飞机的一刹那,卡萨尼突然停住脚步,发表了激情四溢、慷慨激昂的演讲,其核心内容就是西方需要伊朗的石油比伊朗需要西方的金钱更有过而无不及。
此时,美军机组人员对卡萨尼的演讲不以为然、不屑一顾,仍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他们为机上每位朝圣者提供一顿免费的午餐,其中包括面包、奶酪、橄榄等若干水果,以保证这个架次的空运任务顺利完成。我们国内某些航空公司与之相比真是相形见绌、自惭形秽。美军这个C-54机组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果不出卡萨尼所料,事后美国政府充分利用此次空运行动,不遗余力,大造舆论,为美军宣传造势,达到其预想中的政治、军事、文化、宗教、经济等目的。美国《生活》杂志刊登出版了有关此次行动中的详细报道,并配以行动中拍摄的各种图片。美国国会还专门出版了一本标题为《朝圣者之旅》的红色小册子,并制作了一部记录此次行动点点滴滴的纪录片。
当时的伊斯兰社会对这次行动的反应和评价总体上也是积极的。黎巴嫩和沙特阿拉伯当局都以不同的方式,对美国此次援助行动表达了谢意。甚至媒体中最激烈反对美国的那部分力量,对此也说了不少好话。
迄今为止,这次空运行动仍是美国空军最为重要的人道主义救助行动之一。不管美国政府的真正目的何在,不可否认,在穆斯林朝圣者没有其他任何办法抵达麦加的时候,是美国空军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使黎巴嫩避过了一场随时可能爆发的人道主义大灾难。
危机箭在弦上
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作为伊斯兰教先知的诞生地,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穆斯林蜂涌而至,举行各种朝圣活动,1952年的朝圣活动也不例外,大量朝圣者如期抵达中转地——黎巴嫩,准备转机前往麦加。
时至8月,黎巴嫩、中东和沙特阿拉伯三大主要航空公司突然发现由于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朝圣者预订机票的数量巨大,加上公司赋税过重,已远远超出了公司的承受能力。世界各地的朝圣者们乘机抵达贝鲁特后,竟然发现无法按预期抵达圣地麦加,随之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由于航空公司的失误,导致数以千计的朝圣者滞留在黎巴嫩机场,如不及时解决,后果将不堪设想。一场人道主义危机迫在眉睫,一触即发。8月下旬,局势变得越来越严峻。
据初步统计,近1000名穆斯林朝圣者滞留在贝鲁特机场附近,距离目的地麦加最近也有1368千米。除非事情进展顺利,否则他们将不可能在8月27日前抵达麦加,而8月27日是沙特政府关闭前往圣地大门的最后期限。
这次危机把中东航空公司高层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大部分滞留的朝圣者都非常贫穷,也许一生当中就只有一次这样的朝圣机会,如不能完成这次朝圣之旅,可能今后再也没机会了;而且盛夏的贝鲁特酷热难耐,大量的伊斯兰朝圣者长期滞留,极易发生食物、饮水和住宿安置短缺等方面的问题,这是巨大的安全隐患。还有,大多数朝圣者说的是波斯语,甚至有些来自非洲国家的朝圣者使用的是少数民族语言,他们对黎巴嫩的两大主要语言——法语和阿拉伯语可以说是一窍不通。身在异乡,处境艰难,将使局势更加复杂化。
一筹莫展之际,中东航空公司高层想到了向美国政府请求援助。但当时一个最为敏感的问题是:由于1948年中东战争后,美国支持以色列建国,因此在中东一直不受欢迎。公司高层巧妙地绕过这一敏感的政治问题,在1952年8月21日主动与美国驻贝鲁特的大使米诺尔取得了联系,请求通过华盛顿提供援助的方式解决问题。
虽然米诺尔只是新到任的美驻黎巴嫩大使,但他在外交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灵敏的嗅觉。黎巴嫩的请求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意识到如果美国政府能把握住这个机会,派遣空军运送穆斯林朝圣者前往麦加,将会产生巨大的政治效益。而且,米诺尔也清楚地知道美国空军完全具备这个能力。因为就在3年前,美国空军成功冲破了苏联对柏林的重重封锁,实施了轰动世界的“柏林空运”行动,给处于分裂中的德国运送了230万吨食物、燃料和药品。虽然已经过去了整整3年,但美国空军仍沉浸在“柏林空运”行动的耀眼光环之下。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空军执行空运穆斯林朝圣者任务绝对没有任何问题。这既是一次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更是一次锻炼美国空军紧急空运能力的挑战。
米诺尔大使当即决定对当前局势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拍发急电给美国负责近东、南亚和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拜罗德,并得到了积极的回应。之后,拜罗德向当时的空军部长作了详细汇报,再由空军部长向国防部长罗伯特汇报。
敢与时间赛跑
随着时间的推移,黎巴嫩的局势一天天恶化,朝圣者如得不到及时转运,极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美国政府也充分意识到局势的紧迫性,紧急进行磋商,同意派遣空军部队执行转运任务,但开出的条件是:这次空运任务完全免费,不收取任何费用。这就为即将实施的空运行动蒙上了一层厚厚的政治阴影。
经过“柏林空运”行动的洗礼后,美国军事空运局在实施紧急空运任务时经验更为老道。8月23日,美空军飞行联队正式向驻联邦德国第1602空中运输联队及驻利比亚的惠乐斯空军基地的第1603空军运输联队下达命令,由两大联队负责将1000~1500名穆斯林朝圣者由贝鲁特运送至沙特阿拉伯的吉达。
接到命令后,两大联队指挥官立即着手研究行动方案,最后方案确定为:驻惠乐斯第41空中运输中队和驻联邦德国莱茵一美因空军基地的第86空中运输中队负责提供飞机和机组人员。但是,驻惠乐斯的第41空运中队可用的C-54型运输机仅有8架,其中两架外出执行任务,3架处于维护保养中。经过协调,41中队成功从惠乐斯空军基地派遣了4架C-54运输机前往贝鲁特,后来又派出了2架。作为行动的一部分,第86空运中队从莱茵-美因基地也派出了6架C-54型运输机,并且从巴黎奥利机场派出C-54型机动维修飞机,机上搭载了发动机部件。
美国空军为所有参加任务的运输机都配备了两组机组人员,并配备了200多名作战、维修及若干后勤人员,负责为空运行动提供强大的勤务保障。8月24日晚,全部12架C-54型运输机顺利抵达贝鲁特。之后,所有准备执行任务的C-54型机组成联合特混部队;机务人员分为两大部分,实行12小时轮换制,确保全时维护能力。
根据“柏林空运”行动的经验及教训,此次空运行动制订了高度详细的飞行计划,机组人员只需直接登机,即可以执行任务。至此,空运行动已完全拉开了帷幕。
吹响行动号角
起初,由于黎巴嫩当局不清楚该如何处理这些朝圣者的护照和安全问题,空运行动暂时推迟了,后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采取了一种最为精简的权宜之计。黎巴嫩民航部门修改了国内航线计划,抽出三条航线给C-54专用;而且,每一架次乘坐C-54机的所有50名乘客所需的各种-护照及随机行李等都进行一次性处理,不需进行单独处理,这样就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同时,当地航空公司的官员也坐阵协助指挥乘客登机,确保安全。此外,为避免在吉达加油,节省时间,C-54机使用了一种可以装载10000多升燃油的“油罐”,飞机抵达沙特阿拉伯后,只需作短暂停留,立即就可以返回贝鲁特。
8月25日,贝鲁特时间早上7时整,空运行动正式启动,首架C-54运输机准时从贝鲁特起飞。 美国空军第86空运中队的比尔少校,作为此次行动的一名资深飞机员,曾执行过各种大型空运任务,具有非常丰富的飞行经验。在日记中,他这样描述:飞机从贝鲁特起飞后,立即爬升至巡航高度,快速飞往叙利亚,之后飞往约旦,然后又转向红海,飞往吉达。也许很多人备感疑惑,为什么偏偏选择这样一条蹩脚的航线,而不直飞吉达呢?主要是因为以色列拒绝C-54飞经本国领空。
从贝鲁特至吉达,飞行时间约5小时。飞机抵达吉达后,一个由2名机械师和2名飞行员组成的指挥小组,在45分钟内马上对飞机进行全面检测、调试。C-54空机返回到贝鲁特后,如果飞机状态良好,90分钟内马上就可以投入下一次飞行任务:否则,立即改用备份机。
C-54改写历史
事情并非如计划的那样一帆风顺,行动刚开始就遭遇到了令美国空军措手不及的意外事件。事实上,需要空运的朝圣者并非原先估计的1500人,而至少是这个数字的两倍多。如果沙特阿拉伯按计划在8月27日关闭通往麦加的门户,那么还有很多朝圣者将无法完成他们神圣的旅程。
在这关键时刻,美国国会采取了应急措施,立即与沙特政府当局进行交涉,请求将通往麦加的大门推迟一天关闭。黎巴嫩政府也向沙特当局提出了相同请求。沙特政府采取了极为宽容的姿态,大开方便之门,不仅同意延期关门的请求,而且将关门时间推迟至29日。这就为美国空军争取了两天的宝贵时间来转运朝圣者。
美国空军平均每天飞18个架次以上,每架C-54可运送50名乘客,这个速度意味着每天几乎可以运送1000名朝圣者到吉达。最后一架飞往吉达的飞机在8月29日早上5时22分起飞;之后,这批朝圣者准时抵达吉达,在沙特最后正式关闭通往麦加的大门前一刻刚好抵达。
此次史无前例的空运行动中,C-54运输机在贝鲁特和吉达之间折腾了75个来回,而且全部是直飞,中途不经停任何机场。此外,美国空军还派出了3架C-54飞往巴格达、1架飞往约旦,撤运滞留在那里的其他束手无策的朝圣者。
最后的数据表明,美国空军共转运了3763名朝圣者至吉达,这个数字几乎是原先估计的4倍。此次大规模的空运行动,C-54总共飞行了约190000千米,个别机组人员连续飞行时间长达12小时。空运行动的强度之大可想而知,但此次C-54运输机的高出勤率也反映出这种飞机的良好性能及机组人员精湛的专业技术,让世人刮目相看。最后1架飞机携带机组人员于8月30日飞离贝鲁特,9月1日始,两个飞行联队的所有飞机和机组人员都返回到各自的驻地。至此,空中撤运行动圆满结束。
有人欢喜有人愁
对于美国空军这次援助行动,并非每个人都是感激涕零的。其中,最不满意的一个乘客就是当时最负盛名的麦加朝圣者,一位来自伊朗的什叶派穆斯林牧师加塞姆·卡萨尼。卡萨尼不仅是伊朗的一位宗教领袖,而且还是议会的发言人。卡萨尼一直顽强而勇敢地长期与西方列强对抗,并曾被英国和苏联占领军囚禁过多次。他最重要的一次反抗活动就是强烈反对外国势力对伊朗丰富的石油资源施加影响,组织了一次针对英国一伊朗石油公司的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迫使该石油公司在1951年得以实现国有化。
卡萨尼认为这次空运行动是一次事关西方和美国在伊朗试图谋取重大政治利益的大好时机,他绝对不能让他们轻易得逞。在踏上飞机的一刹那,卡萨尼突然停住脚步,发表了激情四溢、慷慨激昂的演讲,其核心内容就是西方需要伊朗的石油比伊朗需要西方的金钱更有过而无不及。
此时,美军机组人员对卡萨尼的演讲不以为然、不屑一顾,仍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他们为机上每位朝圣者提供一顿免费的午餐,其中包括面包、奶酪、橄榄等若干水果,以保证这个架次的空运任务顺利完成。我们国内某些航空公司与之相比真是相形见绌、自惭形秽。美军这个C-54机组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果不出卡萨尼所料,事后美国政府充分利用此次空运行动,不遗余力,大造舆论,为美军宣传造势,达到其预想中的政治、军事、文化、宗教、经济等目的。美国《生活》杂志刊登出版了有关此次行动中的详细报道,并配以行动中拍摄的各种图片。美国国会还专门出版了一本标题为《朝圣者之旅》的红色小册子,并制作了一部记录此次行动点点滴滴的纪录片。
当时的伊斯兰社会对这次行动的反应和评价总体上也是积极的。黎巴嫩和沙特阿拉伯当局都以不同的方式,对美国此次援助行动表达了谢意。甚至媒体中最激烈反对美国的那部分力量,对此也说了不少好话。
迄今为止,这次空运行动仍是美国空军最为重要的人道主义救助行动之一。不管美国政府的真正目的何在,不可否认,在穆斯林朝圣者没有其他任何办法抵达麦加的时候,是美国空军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使黎巴嫩避过了一场随时可能爆发的人道主义大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