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研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72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常多的德育元素,教师可以在进行小学德育中进行充分应用,能够为德育工作带来更好的效果。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丰富,可以有效实现小学德育形式的多元化,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德育情境,进而引起学生与传统文化故事的共鸣。
   关键词:德育;传统文化;情感共鸣
   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无论是革命路上的红色文化,还是流传已久的历史文化,都可以有效实现学生道德素养和精神品质的提升,从而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那么如何才能够准确运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德育的渗透呢?下面让我们共同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一、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
   (一)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在我国的历史传承和精神学习中十分重要,是老一辈革命家在抗战特殊时期所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什么属于红色文化呢,革命时期所形成的遗址是红色文化的一部分,比如延安革命根据地、毛主席故居等。除此之外,红色精神也是属于红色文化的一种,比如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不畏牺牲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多种精神元素。因此,在小学德育中进行红色文化的渗透,让学生能够了解过去那段不和平的岁月和战争故事,明白革命先辈在过去为了今日的和平所付出的努力,让学生懂得珍惜,同时还需要学习红军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优秀品质,从而实现更好的德育。
   (二)节日文化
   我国的节日文化历史悠久,能够为小学德育提供非常丰富的素材。比如,众所周知的端午节就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屈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同时也是当时的名臣,无论国内外对其都无比敬仰。屈原那种爱国主义精神感染了所有人,特别是当他知道国家都城被攻陷的那一刻,他对国家的一些政治人物失去了希望,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大王的觉醒,誓与国家共存亡,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又如,清明节主要是为了纪念死去的先人们,同时告诉大家不要忘本。八月十五中秋节,代表着人们对团圆的渴望。我国有非常多的传统节日和习俗,通过对节日习俗文化的渗透,能够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对中华节日文化具有更多的了解,在了解的同时也能够受到节日历史故事的感染,在情感共鸣的作用下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非常悠久,集聚了十分丰富的历史故事,教师可以对我国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事实进行研究,并从其中进行德育方面元素的挖掘,可以将其应用于小学德育课程之中。蔺相如为了不辱使命,在秦王面前不畏强权,运用自己的智慧保护了和氏璧,同时也捍卫了赵国的威严。与此同时,为了国家的利益能够置个人的屈辱而不顾,从而创造了“将相和”这一千古传颂的故事。岳母为了让岳飞能够谨记忠君爱国的使命,在其背后刻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从而岳飞为国家而奔波劳碌,奉献一生。因此,我们需要在进行德育时,有效利用历史故事进行德育渗透。
   二、傳统文化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一)提供德育素材
   在小学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传统文化是德育课程的素材库,如果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口头教育,无法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如果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德育元素的渗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小学德育课程的内容丰富度,同时还能够给学生建立一定的故事性,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的喜爱。
   (二)引发情感共鸣
   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运用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故事性,通过对故事的讲述能够让学生感同身受,从而在故事中不断接受精神的洗礼,让学生能够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之中,并且将德育素养形成于学生的潜意识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三、小学德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一)教材与传统文化融合
   为了更好地进行德育,我们应该在教材中融合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实现德育元素渗透的目的。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也比较适合进行德育,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中华文化进行融合。比如,在讲到“爱国”这一主题时,教师在教材讲解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中华文化的渗透,如于谦拯救北京城、郑和下西洋、戚继光击败倭寇。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历史上的反面教材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最后落得惨死的下场,让学生懂得什么事情不能做。
   (二)丰富德育形式
   学校还可以有效丰富德育形式,德育工作不仅仅出现在课堂教学之中,还包括其他的学校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演讲比赛,通过自身的语言组织以及不断的修改来对中华文化进行揣摩和研究,这一过程就是对学生最好的德育元素的渗透,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还可以举办小学歌唱比赛,要求学生选择的歌曲符合时代主旋律,可以表达热爱祖国,也可以表达热爱生活,对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和道德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小学德育工作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有效运用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根本上对学生的“三观”进行塑造。通过不断的文化渗透,不但可以让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更加清楚的认知,同时还可以通过学习来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黄耀奇.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研究[J].精品,2018(8):77.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日益提高。新教育形势下,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積极创新教学模式,顺应教学改革发展。作为一种简单而高效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简单论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学生可增强自身的逻辑思维与创造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
摘 要:音乐和律动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有着较强的联系。其中音乐和律动之间的结合,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增强对音乐、舞蹈的理解。   关键词:小学音乐;律动;结合意义   在音乐学习中结合律动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形成肌肉记忆强化学生认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这些都是音乐教学和律动教学结合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在音乐教学中推动学生探索音乐和律动的结合,让学生更加
摘 要:什么叫作体育新课程?所谓新课程就是不同于传统体育教学的模式,体育课堂更符合新课程的改革。体育新课程的提出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体育新课程教学是必然的,传统的以教学生基础的体育知识为目标的体育课堂已经被淘汰,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和体育核心素养更为关键。在此,分析和探讨了体育新课程下的小学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策略。   关键词:体育新课
摘 要:在人与人沟通、交流中,只有做到诚实守信才能够让彼此之间产生信任,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同时也能够体现一个人良好的个人素养。作为我国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小学教育能够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为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诚信教育提出相关的实施方案,以此来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诚实守信;教学活动   诚信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良好品
摘 要:新的课程标准中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这也就意味着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再是班主任是否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培养,而是课程标准严格要求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让学生在中小学学习阶段更加轻松地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也能够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去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对学生人生的发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能够使学生受益终生。主要对小学班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在小学校园中开展足球运动来提升小学生的运动素养十分有效,因此小学生校园足球兴趣的教学策略尤为重要。在此,简述小学校园足球的教学现状,并探讨从学校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等方面提升小学生校园足球兴趣的教学策略,以期增强小学生体育足球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体育;校园足球;教学策略   足球作为世界级的运动项目,在我国的发展和普及却较为坎坷。近些年,教育、体育
摘 要:在小学音乐课堂上为学生渗透情感教育,可通过音乐艺术来促使学生获得情感熏陶,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重视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从而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情感教育   当前小学音乐课堂上,大多数教师都将课堂时间分给了对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对情感教育过于忽视,在此情况下,尽管学生对音乐节奏、音准把握得较好,但由于缺乏情感投入,其音乐表演、演唱也
摘 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篮球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开展篮球教学,既能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推动学生身体协调的发展。然而,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好动、贪玩,再加上他们的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在篮球教学中,学生无法快速地理解篮球运动技能。甚至有部分教师始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体育课堂比较枯燥无味,学生无法主动参与到课堂上。   关键词: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游戏活动   与其他运动
摘 要:创新小学教育方针,提出跨学科教育理念,利用学科教育的相似性完成不同学科的共同教学和学习过程,提升基础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小学德育学科与心理健康学科均属于思想和心理教育范畴,两者结合教育可提升课堂效率,以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出发点,渗透德育到心理健康课堂中,提升德育的教育意义。深刻解读创新教育跨学科教学理念,总结德育与心理健康两者结合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跨学科结合教育的策略探究。   关键
摘 要: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课改所赋予的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需要以核心素养为发展导向,从学生学习现状出发完善教学策略。在此,分析了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物理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策略   目前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迈入了核心素养的发展阶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需要深入贯彻核心素养,做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按照学生学习特点以及年龄特点推进初中物理教学,这是现阶段每一位物理教育工作者所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