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数字化:呈现一个不断扩展的世界

来源 :美术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ang1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赋能文化,美术馆利用数字技术保存、活化、传播美术经典,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数字化的带动下,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数字人文研究,以及观看方式均产生了明显的变化,既促成了经典作品的当代理解,也为公众的审美水平和艺术涵养的提升开辟了新的通道。
其他文献
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对初中数学深度学习问题展开分析,其宗旨在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并逐步做到迁移既有知识,进一步突出高阶思维的实用价值.然而在如今的初中数学学习期间,个别学生依然还有学而不思、思而不深的问题,这显然是与理想宗旨相悖的.为此,本文以实践应用为着眼点,进行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重点指出完成知识体系构建、突出认知环境价值等项要点.
情景喜剧是影视剧中的一个重要分类,场景和主演一般较为固定,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剧情的开展一般依赖于对话,口语和俚语使用较多,对白经过精心雕琢但避免镂金挫采,给人以自然流畅之感。以情景喜剧为语料进行语用研究的可行性在于,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的理解和使用,情景喜剧能将话语者所处的场景、对话展开的前提和对话者的关系充分进行展现,提供了完备的语境。本文将从语用学角度出发,探究《摩登家庭》如何在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通过计算机的逻辑计算来模拟人类思维过程,从而让机器具有人类智能(闫坤如,2020)。随着这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开始探索未来人工智能具有人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后的可能性,比如《银翼杀手》(1982)、《人工智能》(2001)、《魔幻手机》(2008)、《西部世界》(2018)、《爱、死亡机器人》(2019)。为了了解影视作品对较贴
化热伤阴较快而湿邪不减、羁留上焦手太阴肺、肺气郁闭较重是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三大病机特点。论治策略为首先根据病程分期,其次抓主症,再次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舌象判断湿热的侧重、阴伤的程度,最后详辨方证,力争精准选方遣药。临证中,强调动态观察舌证,随证治之;重视湿温“三禁”“四慎”;重视善后调理诸法,以冀为今后治疗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提供思路和方法。
立足高职院校的职业属性,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美丽南信”建设项目为例,运用案例分析法与调查研究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对不同时期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筑色彩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总结高职院校建筑色彩特征,梳理建筑色彩风貌的演变脉络,剖析其影响因素,以推动城市环境下高职院校建筑色彩的规划设计发展。
从传统的民事治理到刑事治理,再到被单独归罪,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治理方式不断演变。为了优化相关法律治理社会的效果,应当进一步优化各个部门法之间的衔接,站在“民行刑共治”“民进刑退”的立场上,通过加强民事法律责任追究和明确高空抛物行为的行政管理法规的方式来补强行政犯天然“法益性欠缺”的本质。刑法应当回归传统的严谨和谦抑,避免未来轻罪入罪化的趋势。从立法层面到司法层面的跨越上理顺高空抛物行为法律治理的逻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高校的教育理念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从而推动高等校园规划设计理念的进一步发展,并逐步呈现出与时代并行的开放性的观念与理念,具体表现为开放、交流、共享、融合。本文以上海科技大学新校区的规划设计为例,从规划结构、功能布局、环境设计等方面入手,将新的设计理念融入规划设计中,创造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校园环境,为今后的新校区规划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云南双柏县石羊厂遗址是明清时期铅银冶炼和生产遗址,在历史上有较大的冶炼规模,历史文献对其冶炼技术未有记录。通过对采集于新、老石羊厂遗址的炉渣进行科学检测和分析,表明炉渣均为氧化铅熔渣,渣内金属颗粒的主要形式为氧化铅,含量较高。田野调查表明,当地的炼炉初步分为炼铅炉和分银炉两种,这是国内第一次发现较完整的古代用于分银的冶炼炉,即文献中的“虾蟆炉”或“罩子”。初步推断双柏石羊厂遗址以木炭为燃料和还原剂
目的 了解MSM人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淋病感染情况、高危行为及求医行为特征,分析CT、NG感染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9月~2019年9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并招募符合条件的MSM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问卷调查方式对其人口学特征、行为学特征及求医行为等进行调查,采集尿液标本和/或咽拭子及肛拭子标本进行CT、NG核酸检测。结果 共调查MSM人群933人,MSM人群CT感染率13.29%,民族是CT感
<正>学校每年都有“节约用水宣传周”,平时教学中教师也会教育学生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但遗憾的是,由于学生的认知不足、对数据漠然、班会课等课程的实施效果较弱等种种原因,节约用水的教育效果,一直不如人意。究其原因,教师在教育学生节约用水时普遍存在着说教现象,学生对于珍惜水资源的必要性缺乏直观体验,对于浪费水所产生的后果缺少必要的认知体验,造成了“人人知道要节约用水,但用起水来仍然浪费”的怪现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