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探微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l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它需要相应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常规教学法相比较,“项目式教学”在较好迎合活泼心态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不仅如此,它除了评价知识的学习与达成,更加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意识、反思精神和情感毅力。笔者结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主要就如何构建项目式教学基本模式这个角度,试对此简述一些抛砖引玉之论,并且期求同行的商榷和指正。
   【关键词】初中信息;项目式教学;信息技术视阈;探微与反思
   所谓“项目式教学”,就是指在学科活动中,教师对教学任务进行梳理与设计后,把它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并交由学生自主运行和处理。从信息收集、方案设计到项目实施直至活动评价,基本都由他们自行安排、推动和把握;期间教师“主导、引领、启发、点拨”等必要性工作,更多地善于做一个“坐在旁边鼓掌”的人。其最重要的显著特点,即在于“以项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更多地指向并服务于——“边学边探、学用结合”。那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如何构建信息环境下的项目式教学模式呢?
   1.善于在情境创设中实施项目式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学龄而言,他们对于信息技术学习原本是非常感冒的,然而由于各人的基础能力不对称,该门功课还缺乏升学上的动压力,所以传统意义上那种“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教学方式是难以从根本上全面激发学习情趣的,尤其那些能力和品质欠佳的薄弱生群体更是如此。有鉴于此,通过情境创设来实施项目式教学,既可充分激活良好的学习心态,还有利于在“项目制作”中攫取令人期待的“情绪智力”效益。比如,在《表格规划与修饰》教学过程中,开展情景活动下的项目式教学如下:教师课前做一个小调查,了解初中生对信息实践技术的掌握情况;基于学习需求视角,创设比较合适的学习情境。以“插入图表”为例,教师设定相关项目主题——“引导学会‘插入图表’;通过图表异同比较,分析各种图表使用方法。引导根据项目主题有选择性地进行图表制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
   2.善于任务创新中设计课堂教学“项目”
   信息技术始终站在时代前沿,还是当前社会发展最迅猛的科学技术之一。其显著属性就必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应当而且必须具有相应的创新精神,并能够在日益学习中不断产生灵感,唯有如此,才能较好地掌握信息技术,并且拥有用好信息技术的相应能力。正因为这样,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计教学项目的时候,要善于注入有利于引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活性元素,以充分激发他们在完成项目过程中能够产生创新灵感。如此而为,不仅有利于充分施展项目式教学的创新性,而且有利于大力推动学生信息化素养的快速性发展。以“动画制作”为例。在确立项目主题后,教师把课程相关内容的图文资料发到班级群,以此引导全班进行课前预习,并且把自己掌握的多媒体制作方法(或者是相关素材)进行整合并带入课堂活动。到了课堂活动环节,教师在开展基础内容教学后,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创新性实践。
   3.善于在知识整合中攫取项目式教学效益
   令人耳闻目睹和感同身受的是,随着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社会化特质在不断地加剧,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生产与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方面面。作为一门应用很广的基础性学科,信息技术学科内部以及与其他各类学科知识之间的渗透性越来越强。这就是说,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通过“学科内知识整合”和“跨学科知识整合”等两大基本途径,积极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元的“项目式”教学活动,这不仅有利于优化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从中赢得“1+1>2”的实质性效益,而且有利于逐步增强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和成功信念,不断放大项目式教学的良好活动效应。以信息技术与数学知识整合为例。在“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教学过程中,传统态势下的学生只能凭借想象进行制画,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在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教师以“项目式”现象交由学生开展个体性学习与合作型探究,这种教学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教学现象同样是这种道理。
   4.善于在小组合作中开启项目式教学之路
   就项目式教学模式来说,它既适合于学生个体学习活动,還适合于学生群体内部的合作与探究。不过两相比较,建立在个体学习基础上的群体性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能够更加突出地显现出项目式教学的独特优势和优质效果。以“翻转式课堂教学”为例。在“动画制作”课堂教学前,教师根据实际内容和目标任务,把这形成相应的“教学项目”,包括“项目主题”、“项目活动”和“项目说明”等,以“微视频”形式在课堂教学前呈现出来,让学生们提前进行集体观看。然后引导学生以多人学习小组为单元,自行开展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的学习与探究、讨论与交流等活动。如此而为,为赢得“节约型”课堂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窗口的成功“前移”,提供信息技术上的支撑和保障。值得一提的,这种小组划分要把“学生自愿与教师指定”相结合,更多地体现不同层面学生的“最优化搭建”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获利更优、攫取更多。
   5.善于在激励评价中放大项目式教学效应
   在学校教育中,教学评价不仅是学科体系活动中的有机组成,还是促进教与学双方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个性化成长的有效举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明确指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不仅如此,先哲伟人还说过:“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现象。”这就告诉我们,在整体性教学活动中,尤其对于学生和学业进行评价的时候,要积极实施以“赏识”为主的激励性评价机制,同时还要改变传统形式下的简单性评价方法,如把单向性“教师评学”积极转化为以“学生自评(包括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评价方式,把长期以来的“个体评价”积极转化为与“群体(以多人小组为主)”评价相互渗透的多主体评价形式,把传统意义上的“终结性评价”与“发展性(或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既可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动精神,又能把项目式教学引向更远、推向更高。
   综上所述,“项目式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教学行为,更是理念与实践的一种有机融合现象。在信息环境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以上述几个方面为实质性基本抓手,非常有利于在熟能生巧中有效构建并不断完善“项目式教学”活动模式。
   【参考文献】
   [1]金陵.翻转课堂:春天里的微课程教学法——《微课程教学法:我毕生的教育情感》之八[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07).
   [2]王立国,窦艳辉.基于SpaceBuilder的项目式学习模式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04).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课题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为2019-R-76912)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输卵管性不孕的关系.方法:从86例输卵管性不孕妇女(观察组)的宫颈及输卵管内取样,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沙眼衣原体,并从50例正常妊娠
目的:探索端脑素在缺氧缺糖环境中是否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建立直接氧糖剥夺(OGD)神经元模型并验证OGD模型的效果;以稳定表达常量人端脑素蛋白的PAJU-TLN细胞株和具有NEO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医疗机构的竞争日趋激烈。伴随社会全员聘任制的逐步推行,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日渐凸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医疗服务与现行编
本文通过对影响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质量的三方面因素(技术、资源因素;人员因素;咨询管理因素)的论述,阐明如何才能为读者及用户提供优质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期刊
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问长、出血量多是其主要缺点,本文应用中药妇血康以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高淳河蟹养殖随着市场的竞争不断改进和发展,截至2019年的河蟹养殖面积超过13000 hm~2、产量超过1.7×107kg,产值15亿元,所以河蟹产业健康发展对于高淳区农业农村经济发
本文讨论了公共选修课的地位、作用以及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并以《清洁生产》课程为例,论述了公共选修课课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的作用。
为加强科学家团队之间的合作,共同研究纳米粒子对环境的影响,法美拟成立“纳米技术环境影响国际研究联盟”,旨在进一步加强两国在纳米技术领域自2001年业已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
应用宫腔镜探查不孕症患者子宫及输卵管通畅情况,以期寻找病因并进行治疗,已成为不孕症诊断治疗的有效手段,现将本所2 145例疑子宫输卵管因素不孕症患者宫腔镜检查治疗结果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