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课练在体育课上的运用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903756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课练是为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在体育课堂上的一定时间内进行的身体素质练习,如:立定跳远、俯卧撑、横叉等。它是为锻炼的全面性而进行的补偿性锻炼,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方法。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但课程实施以来,受教材内容和课程结构的约束,一些课程运动量过小或者说达不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如果运用好课课练,将帮助我们体育老师解决好这一问题。
  运用好课课练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选择合适的练习内容
  根据课的内容和锻炼目的的不同,课课练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队列队形练习
  队列练习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行为,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形成,可以促進学生集体活动技能的提高,在教学组织时,运用队列队形来调动队伍,可以节省教学组织的时间,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优美的体态和体形,培养学生的耐受力和意志力,从而用纪律来约束自己。
  (二)身体素质练习
  身体素质练习目的是加强学生身体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素质等,为掌握基本技术提供身体保证。
  1.力量练习有俯卧撑,推举,蹲起,收腹跳,引体向上等等。
  2.速度素质练习有50米加速跑,原地高抬腿,行进间高抬腿,后蹬跑等。
  3.耐力素质练习有长跑,跳长绳等。
  4.灵敏素质练习有喊号追逐跑,障碍跑等。
  5.柔韧素质练习有静力性的压腿,劈叉,下腰,压肩,转肩等。
  (三)专门的辅助性、诱导性练习
  在内容设计上,可以是主教材的辅助性、诱导性练习。比如快速跑单元的课课练安排后蹬跑、高抬腿练习,单杠单元安排推小车。这样有利于掌握主教材的相关技术和提高主教材内容的相关专项素质。
  二、运用好课课练,要选择合适的练习方法
  根据课课练的内容和目的的不同,应选择相应的练习方法。
  1.队列练习的课课练一般都是采用教师统一组织集体练习的形式。但是实践证明时间长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明显下降。可采用不同形式的走,如分队合队走,裂队并队走等形式。还可采用在小组长带领下分组练习,然后再小组之间比赛的形式,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提高了。
  2.课课练与奖励处罚相结合。有时候学生在做游戏的时候,我们可以规定胜利的小组应该做什么练习,失败的小组做什么练习,这样课课练的内容与奖惩相结合,学生练习的兴趣就会大增。
  3.课课练虽然是素质练习,但也可以通过形式的不断变化,以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练习的兴趣。比如上肢力量的练习,可以练习俯卧撑,可以练习对墙俯卧撑,还可以练习推小车的游戏。只要变换不同的花样,照样可以让学生感到有兴趣。
  4.课课练是一种重复性练习,即使我们不断变换花样练习,时间久了学生照样会感到枯燥乏味,学生练习积极性不高,容易疲劳。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不怕苦,不怕累,养成刻苦锻炼的习惯。
  三、运用好课课练还要选择合适的练习时机
  课课练的时机机动性很大,灵活性很强,不能单纯的在课的基本部分结束后进行。
  (一)队列队形练习的时机
  1.为了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在课的开始部分可以安排课课练队列队形练习。
  2.队列练习也可以安排在开学初,能够帮助学生从假期生活向学校生活进行过渡,有助于本学期的教学顺利实施。
  3.还可以从学生的表现出发,发现学生近一段时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松散,教师可适当调加上一些队列练习。特别是在进行支撑跳跃、单杠等教材教学时,就应该进行队列练习,规范加强课堂秩序,避免或者减少学生由于注意力分散而造成的运动损伤。
  (二)课课练体能素质练习的时机
  1.“辅助性”素质练习的时机。辅助性素质练习是为主教材服务的,因此一般安排在课的准备部分或新教材的讲解之前。
  2.“补充性”素质练习的时机。主要是为了弥补体育课中全面锻炼的不足,如上肢为主的主教材内容,就安排下肢为主的素质练习,让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锻炼与协调发展,一般安排在课的基本部分后段。
  3.“专门性”素质练习的时机。专门性素质练习的时机要针对教材对素质的要求,以及学生的情况,而合理安排,一般安排在准备部分。
  4.其他情况的时机。这需要根据素质练习的内容来具体安排,如在游戏之中进行,当学生比赛输了或做错动作时作为一种处罚手段,这时的素质练习,往往会在学生的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就完成了。再比如柔韧练习一般安排在课的准备部分进行,有时可以在课的结束部分进行,练习幅度由小到大,由静到动,由慢到快。
  四、运用好课课练要注意这几个问题
  1.应该结合具体的学段和水平段,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和现有水平,把课课练内容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写进教学计划中。课课练要与主教材进行合理搭配,采用多样的练习手段,避免单一的“专项练习”。还要考虑假期后的针对性练习,长假后,部分学生体能下降,团队纪律意识淡化等因素。
  2.课课练的时间安排和运动负荷要根据学情合理安排,既不能运动量过小,没有什么负荷刺激,让课课练流于一种形式,也不能运动负荷过大,时间安排过长,这样就可能造成喧宾夺主,掩盖了主教材的学习目标。
  3.运用课课练贵在持之以恒。在运用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身体条件,做到区别对待、循序渐进,有的放矢。
  总之,课课练是体育课堂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运用好课课练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体育老师要结合教材,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探索,使之成为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摘 要:分层教学是根据科目属性,根据不同板块知识点的不同而进行区别教学的一种方法。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分层教学已经得到较为普遍的运用且收效良好。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开展分层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分层教学思路  按照分层教学含义来看,需根据不同板块知识点进行区别教学,因而,分层教学前,须将初中语文分为若干板块。本文且将初中语文分为三大板块,即
摘 要: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文本基于互联网+理念下就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进行探索。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信息技术课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
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关键性阶段,因而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中应当尤为注重数学教学的方法,以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数学教学应当从新课标的要求出发,根据教学内容拓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结合课堂教学理念完善数学教学。本文将以圆的教学为例对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展开讲解,将多媒体教学、生活化教学以及动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数学教学平台。  一、在圆的教学
期刊
摘 要:二战后产生了后现代主义,后来逐步发展为解构性后现代主义和建设性后現代主义。以过程哲学为理论基础的建设性后现代教育思想不同于现代教育思想,这种思维方式下的混合式教学更加注重多元化、尊重主体差异、注意多方协调整合、重视创新和激发自主性。这种混合式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有着更加注重生成的意义,更加重视建设的意义性和重视创新的重要性的进步思维。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  一、后现代
本论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对6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4种苏丹红染料、10种磺胺类兽药、5种喹诺酮类兽药和3种氯霉素类兽药的质谱裂解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氨基甲酸酯类
摘 要:高中政治作为文综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孩子的高考成绩。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政治成绩,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三政治学科的复习课堂,提升学生复习的效率成为了许多从事高三总复习的一线政治老师们的难题。本文结合自己在教学中发现和总结的一些高效的政治复习的策略,与大家一起分享。  关键词:高中政治;总复习;教学策略;制定计划  一、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做好复习工作的时间安排  众所周知,高中需要学习和掌
摘 要:为适应新课改对于基础教育教学的新要求,高中历史课堂开始探索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文章根据高中历史教学实际,围绕如何贯彻实施“减负增效”的素质教育新目标,对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策略研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高效课堂教学目标  一、有效教学概述  经过多年的实验教学,专家提出“有效教学”这个概念,專家认为: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学的时候,利用一些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对所教的知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是初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进行说明,指出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措施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在各个学科之间都在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这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达到好的教
摘 要:教学反思是通过教师批判性的思维,以提高教学领悟能力和自身教学质量。因此,反思是一种意识,反思是一种能力,反思是一种习惯,为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提供了无限发展空间,使教师的认识和经验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更有利于为自己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教学反思;课改;教学实践  教学反思不仅是教师职业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的一个重要能力。无论对教师的成长还是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