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rwf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4-000-02
  摘 要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是引导学生树立自信、挖掘潜能、激发学习兴趣的一剂良药,其能够通过给予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爱,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鉴于此,本文针对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途径,即在备课环节通过科学的预设创造赏识教育的渗透点、在课堂教学环节细心观察及时捕捉赏识教育的时机、在课外活动环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深化赏识教育的效果等三点。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阐述了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时应把握的几个要点问题,即注意避免将“赏识”简单的等同于“夸奖”和“表扬”;注意避免只赏识“优等生”,而忽视“学困生”;注意避免将“赏识”变成“赏赐”,以期能够对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所启发或帮助。
  关键词赏识教育体育教学应用途径应用要点
  赏识教育,简单而言,实际上指的就是在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在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的前提之下,以发现学生优点、发展学生优点为主要教育手段,以欣赏和激励作为主要教育方式的一种“正强化”教育。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合理应用是引导学生树立自信、挖掘潜能、激发学习兴趣的一剂良药,其能够通过给予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爱,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这一点在组织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亦是如此,赏识教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将会在学生身心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过程中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鉴于此,本文就针对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探讨,以期能够借此推进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普及。
  一、赏识教育在體育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和赏识教育的内涵,特总结归纳了如下几点关于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首先,在备课环节,任课教师应注意通过科学的预设创造赏识教育的渗透点。要实现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在备课环节,任课教师就要注意根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充分考虑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场景,并针对适合运用赏识教育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场景进行预设,从而为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顺利有效应用提供保障。例如:在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学生不但需要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而且还必须要具有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才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备课时,任课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和沟通协作情况作为预设的赏识教育点之一,这样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就能够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观察和赏识,从而让赏识教育的运用更加游刃有余,目的明确。
  其次,在课堂教学环节,任课教师应注意细心观察及时捕捉赏识教育的时机。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除了要根据备课过程中的预设内容对学生进行观察和教育之外,还要注意关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和生成的各种新问题,充分利用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例如:在开展排球垫球教学的过程中,有些球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被击到了练习场地之外,这时候有一位同学趁练习的间隙主动跑到场外将球捡了回来并一一放好。这一事件是无法预设的,属于教学中的生成性事件。但是,如果任课教师能够及时观察到这个过程,并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和表扬,无疑就是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一个良好时机。所以,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一定要注意通过细心的观察及时捕捉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时机,以实现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最后,在课外活动环节,任课教师应注意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深化赏识教育的效果。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外延,同时也是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外活动中,任课教师如果能够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让学生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积累良好的运动体验,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和体育学习自信息,从而实现赏识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时,还要注意丰富多彩,契合学生身心实际的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二、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要点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以强化理论、期望理论以及自我效能理论和需要理论为基础的教育方法,其本质和初衷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在将赏识教育应用于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部分体育教师往往却会因为认识或者是方法等方面的误解而走进赏识教育应用的误区,以至于大大降低赏识教育的应用成效,甚至会给所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带来消极负面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本文就针对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时所应注意和把握的要点问题进行了分析:
  首先,在将赏识教育应用于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将“赏识”简单的等同于“夸奖”和“表扬”。在将赏识教育应用于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部分任课教师将“赏识”简单的等同于“夸奖”和“表扬”,认为赏识教育就是只表扬和夸奖,而不批评。实际上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在赏识教育中,“表扬”和“批评”是矛盾的统一体,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批评了,在学生言行出现了错误或者是在学生的技术动作出现了错误时,如果任课教师不及时的指出,还是一味的“表扬”,无疑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不但很难收到预期的教育成效,长此以往反而会导致学生盲目自大的心理,与赏识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赏识教育并不拒绝批评,赏识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而批评则能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应用时,两者是缺一不可的,任课教师既要能够做到发现学生的进步和优点,同时在学生出现错误时,也能够做到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当的批评教育,从而将赏识教育与批评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但是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任课教师一定要讲究批评的艺术,要尽可能的做到慎用批评、善用批评和巧用批评,将批评建立在对学生关爱的基础之上,以免因为批评造成学生的逆反情绪。   其次,在将赏识教育应用于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只赏识“优等生”,而忽视“学困生”。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受自身运动能力的影响、身体素质的影响或者是意志品质的影响,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与大多数学生的表现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或对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缺乏兴趣和激情,通常情况下都很难完成体育学习的任务,达到体育考核的要求,从而成为了体育教学中的学困生。体育教学中的学困生既是体育教育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同时也是一线体育任课教师所必须面对的客观事实。但是,在将赏识教育应用于体育教学之中时,部分任课教师由于理解上的偏差,认为只有“优等生”才有可以赏识的地方,才值得赏识,而体育学困生在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中表现的比较差,所以,没有可以赏识的地方,不值得赏识,从而影响了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成效。实际上,体育学困生相较于体育优等生而言,更需要任课教师的赏识,如果赏识教育应用的好,将会大大促进体育学困生的转化。例如:体育学困生通常缺乏体育运动兴趣和体育学习自信,此时如果任课教师能够合理的运用赏识教育,及时发现他们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并给予肯定和表扬,长此以往,将会明显改善体育学困生的体育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和学习自信心,促进体育学困生的转化。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出现只赏识“优等生”,而忽视“学困生”的问题。
  最后,在将赏识教育应用于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将“赏识”变成“赏赐”。在将赏识教育应用于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部分体育任课教师虽然理解了赏识教育的概念与内涵,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却往往难以改变自己长期以来形成的“师道权威”观念,即使是对学生进行肯定和表扬,也难以改变居高临下的态度,从而让“赏识”变成了“赏赐”,而这种类似于“賞赐”的赏识教育,不但无法真正发挥赏识教育的积极作用,甚至还会让学生受宠若惊,甚至是反感抵触,并造成师生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因此,在将赏识教育应用于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任课教师一定要注意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确保师生关系的平等,以免将“赏识”变成“赏赐”,走入赏识教育的误区。
  参考文献:
  [1] 张伟.高职院校赏识教育体系建设的实践和思考——基于特殊学生群体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6(35):18-21.
  [2] 赖光春,刘剑南.播洒激励赏识之光缔造生本教育之美——寻乌三中实施“以生为本激励赏识”班级管理模式简介[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6(6):138-140.
  [3] 席晶晶.高职教育的另一扇窗:赏识教育与批评艺术的“联姻”[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4):98-101.
其他文献
体育课堂愉悦体育是一种体育教育思想.愉悦是对情感而言的,所以愉悦体育侧重的是从情感教学人手,通过学生游戏,生动活泼的教育氛围.进行愉悦体育教学.在游戏中如何以愉悦引导
微流控芯片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微反应器。在微流控芯片中以HCl为催化剂常温下合成了苯基二吡咯-2-基甲烷,考察了反应物流速、催化剂浓度、吡咯与苯甲醛的比例对苯基
在乙腈、相转移催化剂聚乙二醇存在下,蒽酮与硝酸铈铵反应生成1-硝基蒽醌.聚乙二醇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蒽酮与硝酸铈铵的物质的量
摘 要 体育教学细节的操作策略研究已滞后于体育理论观念的创新。本文重点介绍了体育教学细节的六项操作策略:植入生活,挖掘资源;优化方法,精心预设;持续关注,敏锐捕捉;人文、智慧,巧妙处理;顺势而为,精彩生成;反思交流,重新解读。力图以微观的体育课堂教学细节的操作性研究来推动宏观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 教学细节 操作 推动  反思近些年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教学理论与方法之创新者多,但能将理论和
稷下学宫是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集讲学、著述和育才为一体,兼有咨议功能的古代高等学府,在办学过程中实行学术自由、学者治校、严格教学管理、教学与研究密切结合等方针政
摘 要 怕水是影响游泳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游泳初学者怕水心理的产生与其身体素质、意志品质、环境因素、运动方式以及教学方法有直接的关系。探索相应的克服手段和方法,对提高游泳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游泳初学者 怕水心理 产生与克服  一、引言  人类的游泳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在人类生存斗争中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体育运动项目。由于学生个体的成长环境、性格、身体素质、游泳基础知识
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把党报办得更好秦绍德党报作为新闻出版事业的主体,是属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的范畴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了党报的职责和建设的方向,这就是:“新闻宣传必须
采用铌酸为催化剂,探索了该催化剂对苯甲醛与甲醇缩合反应的影响。优化反应条件是,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的量的5mol%,甲醇10mL(兼作溶剂),回流状态下反应2h,反应的产率和转化
YB一1爆裂玉米新组合的选育与开发利用刘学勋胡海燕(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郑州450002)屠礼传(河南省芝麻研究中心)爆裂玉米在我国已有很久的种植历史,过去只在农家庭院里有零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4-000-01  摘 要 本文对高校乒乓球体育公共课的构建思路和构建方法进行了分析,为高校乒乓球体育公共课的开展提供了自身的一些浅见拙知。  关键字 乒乓球 高校公共体育课 构建  一、高校乒乓球公共体育课程构建思路分析  第一,要实现认知和知识的协调统一。认知能力和逻辑的提升表现为学生心智和心力的健全与整合。构建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