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话,专等一个人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oFei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来懂得,那份寂静,从写信人的笔尖下传来,浮现在读信人的眼角眉梢,那是一段名叫幸福的旅程……
  在开始读朱湘的诗之前,便约略知道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从不把世俗规条放在眼里:因不满清华点名校规,屡屡迟到,故意让清华开除自己,脾气坏到几乎没朋友,“从前我多次想着回国到底不曾回成,是因为仇人太多,怕谋不了生,”他曾在信中对妻子这样坦言。
  但读过他的诗之后,我惊诧了:一个性格那么焦躁的人,为什么写出的诗句会如此清静平和?!“使诗的风度,显着平湖的微波那种小小的皱纹,然而却因这微皱,更见出寂静,是朱湘的诗歌”,看来真如沈从文先生所说:“平静的诗”和“焦躁的人”,两者矛盾又和谐地统一在他的生活和诗作中。
  还有书信。
  当我翻开这本《有好多话要藏在心底,专等一个人》时,再次感受到那种令人惊诧的寂静。这本情书精选收录了朱湘写给妻子的94封信,编辑很有巧思,从每封信中摘得一句话做标题,那些话正是“平静的微波那种小小的皱纹”,正是柔波中最潋滟之处:
  “爱你的意思,真是说也说不出来”;“小褂裤我想你给我作”;“那种亲热恩爱,这枝秃笔怎么写得出”;“夫妻是天下最亲爱的人”;“留得一个好子沅给你,一生受用不尽”……
  书名的两句诗出自朱湘的《断句》,全诗还有两句:“等她一世都没有踪迹,/宁可不作声。”能使这位世间最孤高的诗人“作声了”,写出最柔情的“好多话”的,皆因为他等到了那“一个人”:
  朱湘与妻子刘霓君是由双方家长指腹为婚的,从懂事起,朱湘便极力想摆脱这场包办婚姻。后来,刘霓君的父亲去世,兄长独占了家产,她一个人到上海来找工作养活自己。朱湘闻讯去看望她,见她生活得很辛苦,当即激发起同情心,表示愿意与她结婚。
  美丽贤惠的刘霓君让朱湘过上了从未有過的幸福生活,他爱上了妻子,爱到至深。婚后第三年,夫妻俩有了第一次别离:朱湘被清华大学公派赴美留学,留下妻子带着一子一女独自生活。
  在美国期间,朱湘几乎每个礼拜都给妻子写一封信,每一封信都有编号,信在路上要走一个月才能到中国——每个编号乘以一个月的时光,就是鹊桥的长度吧?——妻子的回信也要走这么久,诗人将这些浸满了风尘的信都小心留好,告诉妻子:“将来带回去等我们并了双肩,从头再看”,“那会是多么有味”。
  与他们一同阅读这“有味”信件的,还有一代又一代的读者:1934年12月,上海北新书局出版了朱湘致刘霓君的106封书信,书名为《海外寄霓君》,这本书与鲁迅的《两地书》、徐志摩的《爱眉小扎》、郁达夫的《达夫书简》,都被视为现代情书文学的经典。
  其实,在朱湘写给妻子的信中,少有卿卿我我的情话,多的是他对妻子日常生活的关照叮咛和体贴呵护:看到海里有好玩的鱼,便描述给妻子听;因为她要看美国女人的照相,便将画报上的电影明星剪下来寄回家;给妻子写了一首诗,担心没念过学堂的她读不懂,又逐字解释一遍“……徊徨是徘徊,就是走来走去,萧索是荒凉,边疆是靠近外国的地方”——才高八斗、狷狂傲世的大诗人,对妻子充满了无尽的耐心与柔情,果真如人所言,“诗人许是把智商留给了才学,把情商留给了爱人”。
  他的爱人刘霓君,尽管对她了解甚少,却觉得她是那么的熟悉:因为生活困顿,她处处精打细算,朱湘再三嘱咐她多吃荤菜、要顾惜自己的身体,别“只顾省几个臭钱”,可她觉得从自己身上省一点儿,孩子就能过的好一点;朱湘想吃家乡菜,即使他们母子生活费少得可怜,她还是买了罐头什么的寄过去,为了省车钱走很远的路去邮局——这样的刘霓君与我的母亲何其相像!
  我念小学时,父亲被学校派到人大去进修,也是独自持家的母亲每天要给学生上课、备课、做实验,还要照顾两个女儿,日子过得别提多辛苦。那时不懂事,只觉得母亲脾气急,爱发火,长大后才理解她的不容易。父亲常写信给母亲,信中只讲自己的课业进程,询问家中生活,情话是一句没有的,但母亲读信时脸上会浮现出特别平和的神情——仿佛所有的辛劳都如涟漪般荡开散去,只留下淡然的寂静……
  后来懂得,那份寂静,从写信人的笔尖下传来,浮现在读信人的眼角眉梢,那是一段名叫幸福的旅程……
  朱湘与刘霓君的婚姻,并未走向完美的结局:朱湘回国后,因为失业,夫妻俩经常发生口角,关系逐渐恶化,而第三个孩子的夭折,更让这段婚姻濒临崩溃。1933年12月5日,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的济慈”的诗人朱湘,投江身亡,年仅29岁。离世前一晚,他用口袋里仅有的一些钱,买了一张船票、一瓶酒,还有一包妻子平日里最爱吃的饴糖。
  那包饴糖,在我看来,是朱湘写给刘霓君所有的情书中最动人的一封。
其他文献
2008年,杰西卡和同学去非洲旅行。非洲落后的境况让杰西卡瞠目结舌,这里的大部分家庭竟然连电都用不上,而用不上电的,大都使用煤油灯。  杰西卡也是非洲人后裔,但她从小在纽约优越的环境之下长大,根本不知道在世界各地,还有这么多人无法获得可靠稳定的电力。那一刻,杰西卡突然充满了责任感,她决定,毕业后去研究照明设计!  “怎样用一种安全的方式,来给人们发电呢?”这天,杰西卡看见足球场上校队的大学生在踢足
闲云裹挟思念,楼阁深藏梦鸾。他深入旅游景点,去谱写理想诗篇。  古朴的藏仙閣、叠嶂的峰峦。她斜倚楼阁边,看鱼儿跳跃,听泉水潺潺,猛抬头,警觉的素颜映入他眼。  咔嚓!他拿出相机,带走优美的画圈,留给她一行诗笺:梦,无底的心渊。  花开花谢又一年,他与她故地约见。她娇媚惊艳,吻落他耳畔:你是我梦中的青鸾。  我更喜欢出水菡萏,娇而不艳,他轻抚她脸。  时间飞逝,他幽梦一帘:她披着婚纱,昵挽新郎的臂弯
为加强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和能力。春季开学之际,3月28日上午,团市委联合牡丹江市禁毒支队来到牡丹江技师学院,为师生们带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的禁毒知识讲座。   本次讲座由市禁毒办关警官主讲,她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导入,真实的案例分析,对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毒品的危害、青少年如何远离毒品、如何识别毒品等问题做了讲解,使学生充分了解了毒品危害及禁
2016春节前夕,珠海市举办了一场“珠港澳鉴宝纳福荆鸿篆刻艺术系列展”,展出了我国著名篆刻家荆鸿先生历年来的篆刻精品。展览开幕当天,著名画家、“CCTV央视网区域博览频道书画名家联盟”副理事长魏玉德先生等多位国内书画名家及珠港澳三地爱好收藏艺术的人士与喜欢收藏的企业家共200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  说到荆鸿先生,他可是一位传奇式人物,他先后师从郭沫若、蓝菊荪、宗白华、臧克家、赵阜等大师,50多年刻
卿卿我我”可不是“亲亲我我”,而是“你你我我”的意思。在古代夫妻之间可以亲昵地互称“卿卿”。  琴棋书画,可要注意“琴”不是现在常见的古筝,而是古琴。  懿旨,是古代贵族女性发布的命令,通常指皇太后或皇后、皇妃颁发的诏令。“谕旨”是由皇帝发布的旨意。  昙花一现,“昙花”不是我们现在说的昙花,指优昙钵罗花,是梵文音译,传说它生长于喜玛拉雅山,三千年才开花,开花后很快就会凋谢。  矫揉造作,最初说的
秋天的篱笆是一道好看的风景。   天一凉,丝瓜长得快了,没几天翠绿的叶蔓就把篱笆遮得严严实实。绿叶间,明黄色的丝瓜花一朵又一朵地开了,空气中泛着好闻的馨香,把秋天都给染香了。篱笆上,一丛丛的黄花配着绿叶,美又不张扬,像季节唱给秋的歌谣,又像写给秋的情诗,恬淡、美好。   丝瓜花还没落,翠绿的丝瓜就上场了,又细又长的丝瓜在花叶间密密地垂下来,一根就能炒一盘呢。这时节,父亲种的丝瓜也丰收了,隔三差
“地质女孩”迷上远古鱼化石  今年82岁的张弥曼是南京人,她是家中长女,下面还有个弟弟。爸爸是留美博士,回国后成为一名在神经生理学领域颇有名气的教授。  爸爸很开明,常带女儿去溪边网虾,到菜地捉虫,到麦田看蚂蚁怎么沿着麦秆爬上去寻找蚜虫,用放大镜观察花的雌雄蕊和昆虫复眼等。“我们可以在父亲面前随意发表意见,甚至和他争吵,而他对我们总是和颜悦色。”受其影响,张弥曼从小对生物、自然科学充满了兴趣,立志
父亲是科学家,从小被“惯”  朱易老家在湖北,2002年出生于美国一个富裕的高知家庭。父親朱松纯早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后赴美国留学获哈佛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数学家戴维·芒福德。2006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升任正教授,是世界著名计算机视觉专家,在业界享有盛名。小时候朱易从媒体上看到,致力于人工智能研究的爸爸,曾荣获David Mumford奖、菲尔兹奖、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及其他多个国
说起荷兰,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风车和郁金香,而说起荷兰的美食,了解的人却不是很多,用心找一找,你会发现荷兰还有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美食。  荷兰以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的自身优势,再加上洁净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世界闻名的绿色天然牧场。优质的水资源和历史悠久的农牧业技术发展,使得荷兰的畜牧业和农业繁荣了几百年,而乳制品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荷兰食品的标志产品。    而除了奶粉,口感醇厚的奶酪也是荷兰乳制品的
SH是江湖上有名的怪盗,一天,临近海边的博物馆收到了SH发出的预告函,馆长对预告函的内容疑惑不解,于是找到了名侦探来解答。侦探看到之后微微一笑,指出了SH要偷走的宝物。预告函内容如下:在未至深秋之际,光明与黑暗平衡之時;当阿波罗乘着他的战车远去;我将站在城堡之巅带走那永恒的微笑;月光将会为我绽放出灿烂的烟花。  如果你是那位侦探,你能帮馆长解出答案吗?  A.9月22日10:00蒙娜丽莎博物馆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