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淮北梆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na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淮北梆子,又称“梆子戏”,是盛行于安徽北部及西北部的黄淮平原的一个戏曲剧种。淮北梆子的道白、韵白、唱词系江淮官话与中州韵,生活小戏基本使用方言,历史古装戏使用中州韵。道白里谚语、歇后语用得较多,语言生动简练。
  淮北梆子以皖北的宿州、阜阳、亳州、淮北、蚌埠和淮南六市二十多县为其活动基地,并流行于“皖、豫、苏、鲁”四省相接壤的黄淮大部地区。关于淮北梆子的起源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由河南梆子的一支“沙河调”传入安徽境内,结合皖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河南梆子流入皖北及皖西北地区的具体时间无法考证。清代嘉庆年间就有河南籍梆子艺人到亳县(今亳州市谯城区)、临泉县等地演唱并设科班传艺。另一种说法是山陕梆子流传到淮北地区后,唱腔受安徽语音的影响而形成的剧种;皖北为历代贸易运输的主要通道之一,山西人来皖北经商为时甚早,著名花戏楼就建在亳州市的山西会馆内。在皖北境内经营典当、钱庄行业的山西商人,因长期定居于此,在加上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作支撑,自然使山西的戏曲和班社也流入皖北,甚至在不少流传至今的一些淮北梆子的古老剧目中,有反映当时山西商人到皖北等地做买卖的情形。诸如《奇错》、《马古驴换妻》等。据传,明朝的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2)山西的蒲州梆子就流传到安徽北部砀山、萧县一带,长期以来受到当地语言和风俗习惯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和表演形式,从淮北梆子一些古老的唱腔与演出形式中,仍能看出淮北梆子和山西梆子之间的渊源关系。
  由于安徽北部自古就是水陆通衢,淮河、沙河、颍河、淮洪新河、濉河、沱河、浍河等十几条淮河干支流在安徽北部及西北部宿州、淮北、蚌埠、阜阳、亳州、淮南六市境内纵横交汇,这里,各地戏曲因通商贸易在此交流沟通,其唱腔在河南梆子或某些山陕梆子声腔的基础上,结合皖北土语腔调与当地民间曲调发展而成,因通俗易懂而为当地民众所喜好,并在此生根流传、发展繁盛,形成具有很强淮北地域特征的梆子声腔,因此,淮北梆子深受安徽省境内黄淮流域民众的喜爱,梆子戏在安徽的戏曲史与民众的文化需求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新中国成立后安徽省曾有二十三个专业梆子剧团,一个省级(安徽省淮北梆子剧团)、六个市级专业梆子剧团。
  进入20世纪80年代,多样化的文娱方式与异彩纷呈的艺术形态陆续走进社会生活,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观念也随之产生了变化,戏曲等传统艺术受到多种大众传播媒介与新兴文娱形式的剧烈冲击,其生存环境日趋恶化,戏曲开始进入衰退期,盛行于皖北及皖西北黄淮流域的梆子戏也不能幸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安徽省各级及各地的国办专业梆剧团数量大幅减少。据统计,仅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解体或名存实亡的梆剧团就有近十家之多。如太和县梆剧团、阜阳县梆剧团、涡阳县梆剧团、蒙城县梆剧团、利辛县梆剧团,淮南市梆剧团,蚌埠市梆剧团及固镇县梆剧团相继解体消亡;界首市、砀山县等地的梆剧团处于长年没有演出活动的名存近亡状态。其次,淮北梆子的演员与观众严重老龄化已是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除宿州市梆剧团、亳州市谯城区、阜南县梆剧团等少数国办专业剧团仍有一些跟团学戏的年轻学员或近年从专业学校来团工作的毕业生,安徽省绝大多数国办专业梆剧团的演职员队伍平均年龄已在40或45岁以上,面临着从业人员青黄不接的危机。淮北梆子在安徽北部社会已逐渐淡出当地民众的文化视野。第三,由于戏曲演出市场逐年萎缩,县级国办梆剧团迫于生存压力,为更好迎合农村演出市场多样化的需求,普遍向歌舞综艺型的舞台表演方向发展,同时为降低成本、增加收入,一些梆剧团分成若干小组(队),服务于城乡居民婚丧嫁娶、升学还愿等各种家庭性的社会需求。第四、因安徽省各地国办专业梆剧团的常年工资性收入远远低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在物价及生活成本上升较快的经济压力下,许多国办专业梆剧团演职人员从事社会上红白喜事与庆典礼仪中的戏曲节目演出活动,并且国办剧团演职人员离岗或兼职从事各类商贸经营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国办专业梆剧团演职员迫于生存压力开展非专业商业经营活动将会导致“淮北梆子”艺术发展水准的滑坡。
  上述种种严峻的现实情况严重影响着淮北梆子的生存与发展。作为一名国有专业梆剧团的演员与管理者,笔者认为宿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将“淮北梆子”纳入当地政府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作计划,是保障“淮北梆子”传承与发展的一个历史契机。近年来,宿州市梆剧团作为“淮北梆子”重要的传承保护单位,采取了诸多力所能及的措施与行动,为“淮北梆子”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一是在经费投入上,保障淮北梆子剧目的创作及排演经费。自2002年以来,自筹资金近50万元,在财政拨款极度有限的条件下,想方设法开源节流为淮北梆子筹集发展经费,用于剧目创作和音响、灯光等舞美耗材购置。二是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为缓解淮北梆子演员青黄不接的局面,邀请组织淮北梆子老艺人来团教学,培养艺术新人。宿州市梆剧团先后投资10万元,开办淮北梆子艺术训练班,学制三年,先后培养了年轻学员45人。三是整理挖掘,复排淮北梆子老艺人的代表剧目和优秀传统剧目,并将剧本、唱腔及复排的音像资料整理成册,归档保存。四是为扩大淮北梆子的影响,采取“走出去”战略,近年来多次携整理、复排和新创作的淮北梆子优秀剧目到省内外参加戏曲比赛与汇演活动,尽最大努力弘扬、传播淮北梆子的经典传统剧目。
  2009年“淮北梆子”已被安徽省文化厅与宿州市人民政府列入申请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宿州市人民政府也根据“淮北梆子”的濒危现状制定了2009~2012的保护计划。笔者认为结合安徽省及宿州市的现实情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做好“淮北梆子”这一濒危地方戏曲剧种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首先,各级政府及文化管理部门,尤其是宿州市应尽快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本级淮北梆子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应该包括指导思想、剧团建设和管理、剧目生产与研究、人才培养、经费保障等诸多方面,并纳入政府社会事业发展规划。通过规划的宏观性、针对性和方向性,结合传统艺术的非遗保护项目,明确宿州市梆剧团今后的发展方向,形成科学有效的淮北梆子剧种传承机制。
  其次,应积极从培育淮北梆子演出市场着手,营造其发展繁榮的文化空间。安徽省境内黄淮地区热情豪爽的民风与淮北梆子高亢明快的艺术风格非常吻合,民间及民众对梆剧的实际文化需求很旺盛,市场潜力很大,但要考虑到戏曲演出对农村观众而言自古就是“看戏的不买票”的传统,属于一种集体型文化消费,是一种公共支出购买的文化商品,需要政府财政加大“送戏下乡”的采购规模与力度,或出台配套政策促进利益相关方出资购戏解决这个矛盾,从拓展演出市场为“淮北梆子”营造良好的文化活动空间上找路子。
  最后,国办淮北梆子剧团需要借助正在推进的国有文艺表演团体改制工作,改革剧团运营机制,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强化内部管理,明确岗位职责,达到人尽其用、人尽其才的目的。各类人才青黄不接是制约淮北梆子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各级政府可以从文化事业发展经费与艺术科研经费中划拨出一定的比例,用于梆剧艺术人才的培养。在资金有保障前提下,剧团可以从省内外专业艺术学校引进一些优秀的毕业生,也可在剧团内设立学员班,招收有一定艺术素质的好苗子,采取师徒相承、委托培训、舞台实践等多种形式进行培养,使他们能够迅速成长,成为各地国有淮北梆子专业剧团发展壮大的不竭之源。在作曲、唱腔设计、编剧、导演等专职创作队伍的建设方面,可以采取得力措施,健全激励机制,创造有利条件,建立一支有活力有能力有浓郁地方艺术特征的“淮北梆子”本地化创作队伍,从而为这一地方剧种的繁荣不断推出新剧目,设计新唱腔,开创新局面。国办演出团体不改革没有出路,不输入新鲜血液就无法实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梆子剧团)
其他文献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方向,国际金融发展也是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各国金融政策都在积极对待全球化发展,自金融危机爆发,金融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从国家角度
本文主要分析了油田医疗保险住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以及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分析了强化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稽核的重要性。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越来越发达,基建项目也越来越多的学生,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工程施工不同于其他项目,它包含的工程量广泛,如果在施工过程中
目的:探讨引起子宫内膜癌手术感染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我院择期行手术治疗,按照手术后有无感染分为感
天士力(600535.SH)一直执行产品定位大病种、通过专利和行政保护确保每个产品都是独家这一战略.但复方丹参滴丸和养血清脑颗粒的“保护网”都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目前两药品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水肿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主要是因为受到了外邪的感染,从而使得肺、脾以及肾等部位出现积水,从而出现水肿的症状,这种病症主要出现在面、眼以及头部等,严重的话会全身出现水肿
莫怨时光易老人,花开花落又一春。rn大盘看点时时有,国货出门处处新。
摘 要:本文对中小学学校管理的四个发展阶段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学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6-012-01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学校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校长个人经验办学阶段、政府强力规范管理阶段、政府推动现代化教育阶段、发展学校文化个性特色打造品牌办学阶段。每个阶段虽然没有明显界限划分,但都有鲜明特
一、把天体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来源于万有引力,即F万=F向.rn例1地球和木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可以看作是圆形的.已知木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轨道半径的5.2倍,则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