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大学英语专业教学中,由于英汉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增加了翻译教学的难度,所以需要积极引进英语文化。基于此,本文将具体阐述英语文化对于大学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并以充分利用英语文化内涵、积极拓展英语文化阅读、积极拓展英语文化阅读、加深文章与文化的结合为切入点,探究引进英语文化优化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主要措施,旨在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降低翻译教学的难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文化;大学英语专业;翻译教学
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加大了对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也就是说大学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工作显得更加重要。目前,在很多翻译教学中缺乏与英语文化相关的内容,使得学生不仅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吃力,还无法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影响学习的效果与积极性。为了优化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就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引入英语文化知识,进而全面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一、英语文化对于大学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1.掌握英汉词汇差异。即使是相同的语言,将其置于不同的语境之中,其自身所表达的含义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历史发展得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很多语言的英、汉解释存在明显的差异,甚至有时会存在相反的含义。例如:在中国的文化之中,存在很多与“狗”相关的贬义词,而在西方国家中,“dog”则寓意着忠诚;在很多的忌讳性质语言中,中西方同样存在很多差异,通常西方避讳数字“13”,起源于著名画作《最后的晚餐》,而中国则很避讳数字“4”,由于其与“死”的发音相似。所以,将英语文化引入大学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中,能够引导教师、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注重中西方词汇之间的差异,尽可能以英语文化为基础完成英汉翻译,从而提高翻译的质量,同时有利于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推动语言教学的发展。
2.明确语言结构差异。众所周知,中国拥有着丰富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受这一因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中国人在讲话的过程中,会将目标词语放在状语、定语的后面。但是,西方国家的人们在讲话时,则会将目标词语放在状语、定语的前面,与中国的语言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相比之下,英语更加重视语言表达的主要意思,当表达完主要部分以后再对其进行补充,最终形成完整的语句。例如:中文表达为“听到这个坏消息,我很不开心”,那么英文的表达为“I’m sorry to hear the bad news”或者为“I was unhappy when I heard the bad news”。由此能够看出,如果仅仅是结合英语的表达顺序对其进行翻译,其结果为“我很不开始当我听到这个坏消息”,不仅不符合语言逻辑,也无法充分表达英语语言的美感,所以通过英语文化能够明确中西方语言结构的差异,提高英汉翻译的精准性,便于更好的表达与叙述。
3.认识文化意义差异。由于中西方的词汇文化存在差异,使得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即便是根据词汇完成了翻译,但是往往二者所表达的意义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影响了翻译结果同时也影响他人的理解。例如:成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以“胸有成竹”为例,如果仅仅是结合成语字面的意思进行翻译,其结果为“There is a mature bamboo in the chest”,这样翻译并没有将“胸有成竹”的本质含义表达出来。所以,通过引入英语文化,经过翻译教学,则能够掌握更加正确的翻译方法,而“胸有成竹”的翻译应该是“He has a well-thought-out plan in his mind”,即以寓意为的目标为进行翻译,使语言能够在不同的文化中表达同样的含义,避免其文化发生偏差。
二、引进英语文化优化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主要措施
1.充分利用英語文化内涵。在大学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中,无论是针对英语还是汉语,其相关的词汇都具有相对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且会在不同的语境之中表达不同的含义、效果。所以,在翻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大对文化内涵的认识,特别是在翻译概念相近但是含义完全不同的语言时,更应该将英语文化纳入其中。在翻译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正确的理解并使用词语搭配方法、传统文化等。另外,师生还需要重视日常生活中的惯用语,主要是因为语言是惯用语的基础,更能够彰显出文化特征、内涵,所以也可以将其作为的教学的一部分,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掌握更多与英语文化相关的知识。例如:“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ls”是英语中常用的俗语,如果将其翻译为中文则是“将羊、目标分开”,显然这并不是原文所要表达的含义,而实际的含义则是“区分好人与坏人”;如果将中国的成语“力大如牛”翻译为英文,其最终的翻译结果为“As long as a horse”。
2.积极拓展英语文化阅读。在大学英语专业中,其教材的设计通常就是将培养学生大读写能力做为重点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英语的文化背景,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文化的理解而无法进行准确的翻译,不仅影响教学质量,还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所以,为能够提高翻译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对学生国际文化、翻译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与锻炼,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文化环境。在了解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特点时,文学作品是最佳的教材,也就是说在翻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如《Bible》,由于其属于基督教、犹太教的经典,所以能够彰显出西方国家的文化,同时有很多具有比喻性质的俗语都来源于此,如上文的“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ls”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英语文化的理解与掌握,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
3.树立传授英语文化理念。在日常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将英语文化融入翻译之中,教师还可以将英文典故、传说等作为授课的一部分,并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吸收更多的英语文化,从而为更加精准的翻译奠定基础。例如:英语“We must get together soon”,其中文的含义“我们必须尽快聚一聚”,实际上在西方文化中这仅仅属于客套话,并不是正式的邀请。而在正式邀请时,邀请者需要清楚表明时间、地点等信息,如:“Come ti my home for lunch this weekend”,其中包含了时间“this weekend”、地点“my home”、目的“for lunch”,这才属于正式且正确的邀请方式。这一点,与中国文化较为相似,在任何正式邀请中,都会将时间、地点等主要的信息表达出来,使被邀请者能够掌握具体的信息,并感受到被邀请的诚意。
4.加深文章与文化的结合。在大学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之中,其主要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应变能力强、实际能力强专业性英语翻译人才,为推动国际化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由于所要翻译的文章具有体裁的差异,所以整体的语境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所以教师需要积极引入英语文化,引导学生文章的整体角度出发,并结合英语文化的具体背景,选择最为恰当的翻译方式、表达方式,从而在保证翻译效果的同时,还能够符合文章体裁的的相关要求,增强翻译结果的精准性。所以,要求教师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必须将英语文章、英语文化、英语语境结合起来,保证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文体的翻译要求,选择最佳的翻译方式,从英语词语到句子,再到文章,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能力,增强语言转换的灵活性,实现语言翻译的目的与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中,英语文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此为基础,将英语文化引入教学中,提高了英语文化内涵的利用率,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阅读的机会,同时树立了更加正确的英语文化教学与翻译理念,进一步加大了文章与英语文化的联系,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翻译中英语文化的认识。所以,为了优化大学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可以结合文中的方式将英语文化落实在实际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宫蔷薇.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调查——以一所江苏省211理工大学为例[J].文教资料,2016(18):174-176.
[2]陶沙.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我国传统文化的翻译[J].课程教育研究,2016(05):122.
[3]孙毅,杨娜,包永星.探讨医学专业英语中专业词汇的教学方法[J].考试周刊,2015(64):90-91.
【关键词】英语文化;大学英语专业;翻译教学
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加大了对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也就是说大学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工作显得更加重要。目前,在很多翻译教学中缺乏与英语文化相关的内容,使得学生不仅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吃力,还无法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影响学习的效果与积极性。为了优化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就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引入英语文化知识,进而全面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一、英语文化对于大学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1.掌握英汉词汇差异。即使是相同的语言,将其置于不同的语境之中,其自身所表达的含义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历史发展得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很多语言的英、汉解释存在明显的差异,甚至有时会存在相反的含义。例如:在中国的文化之中,存在很多与“狗”相关的贬义词,而在西方国家中,“dog”则寓意着忠诚;在很多的忌讳性质语言中,中西方同样存在很多差异,通常西方避讳数字“13”,起源于著名画作《最后的晚餐》,而中国则很避讳数字“4”,由于其与“死”的发音相似。所以,将英语文化引入大学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中,能够引导教师、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注重中西方词汇之间的差异,尽可能以英语文化为基础完成英汉翻译,从而提高翻译的质量,同时有利于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推动语言教学的发展。
2.明确语言结构差异。众所周知,中国拥有着丰富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受这一因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中国人在讲话的过程中,会将目标词语放在状语、定语的后面。但是,西方国家的人们在讲话时,则会将目标词语放在状语、定语的前面,与中国的语言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相比之下,英语更加重视语言表达的主要意思,当表达完主要部分以后再对其进行补充,最终形成完整的语句。例如:中文表达为“听到这个坏消息,我很不开心”,那么英文的表达为“I’m sorry to hear the bad news”或者为“I was unhappy when I heard the bad news”。由此能够看出,如果仅仅是结合英语的表达顺序对其进行翻译,其结果为“我很不开始当我听到这个坏消息”,不仅不符合语言逻辑,也无法充分表达英语语言的美感,所以通过英语文化能够明确中西方语言结构的差异,提高英汉翻译的精准性,便于更好的表达与叙述。
3.认识文化意义差异。由于中西方的词汇文化存在差异,使得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即便是根据词汇完成了翻译,但是往往二者所表达的意义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影响了翻译结果同时也影响他人的理解。例如:成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以“胸有成竹”为例,如果仅仅是结合成语字面的意思进行翻译,其结果为“There is a mature bamboo in the chest”,这样翻译并没有将“胸有成竹”的本质含义表达出来。所以,通过引入英语文化,经过翻译教学,则能够掌握更加正确的翻译方法,而“胸有成竹”的翻译应该是“He has a well-thought-out plan in his mind”,即以寓意为的目标为进行翻译,使语言能够在不同的文化中表达同样的含义,避免其文化发生偏差。
二、引进英语文化优化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主要措施
1.充分利用英語文化内涵。在大学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中,无论是针对英语还是汉语,其相关的词汇都具有相对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且会在不同的语境之中表达不同的含义、效果。所以,在翻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大对文化内涵的认识,特别是在翻译概念相近但是含义完全不同的语言时,更应该将英语文化纳入其中。在翻译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正确的理解并使用词语搭配方法、传统文化等。另外,师生还需要重视日常生活中的惯用语,主要是因为语言是惯用语的基础,更能够彰显出文化特征、内涵,所以也可以将其作为的教学的一部分,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掌握更多与英语文化相关的知识。例如:“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ls”是英语中常用的俗语,如果将其翻译为中文则是“将羊、目标分开”,显然这并不是原文所要表达的含义,而实际的含义则是“区分好人与坏人”;如果将中国的成语“力大如牛”翻译为英文,其最终的翻译结果为“As long as a horse”。
2.积极拓展英语文化阅读。在大学英语专业中,其教材的设计通常就是将培养学生大读写能力做为重点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英语的文化背景,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文化的理解而无法进行准确的翻译,不仅影响教学质量,还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所以,为能够提高翻译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对学生国际文化、翻译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与锻炼,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文化环境。在了解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特点时,文学作品是最佳的教材,也就是说在翻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如《Bible》,由于其属于基督教、犹太教的经典,所以能够彰显出西方国家的文化,同时有很多具有比喻性质的俗语都来源于此,如上文的“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ls”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英语文化的理解与掌握,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
3.树立传授英语文化理念。在日常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将英语文化融入翻译之中,教师还可以将英文典故、传说等作为授课的一部分,并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吸收更多的英语文化,从而为更加精准的翻译奠定基础。例如:英语“We must get together soon”,其中文的含义“我们必须尽快聚一聚”,实际上在西方文化中这仅仅属于客套话,并不是正式的邀请。而在正式邀请时,邀请者需要清楚表明时间、地点等信息,如:“Come ti my home for lunch this weekend”,其中包含了时间“this weekend”、地点“my home”、目的“for lunch”,这才属于正式且正确的邀请方式。这一点,与中国文化较为相似,在任何正式邀请中,都会将时间、地点等主要的信息表达出来,使被邀请者能够掌握具体的信息,并感受到被邀请的诚意。
4.加深文章与文化的结合。在大学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之中,其主要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应变能力强、实际能力强专业性英语翻译人才,为推动国际化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由于所要翻译的文章具有体裁的差异,所以整体的语境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所以教师需要积极引入英语文化,引导学生文章的整体角度出发,并结合英语文化的具体背景,选择最为恰当的翻译方式、表达方式,从而在保证翻译效果的同时,还能够符合文章体裁的的相关要求,增强翻译结果的精准性。所以,要求教师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必须将英语文章、英语文化、英语语境结合起来,保证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文体的翻译要求,选择最佳的翻译方式,从英语词语到句子,再到文章,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能力,增强语言转换的灵活性,实现语言翻译的目的与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中,英语文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此为基础,将英语文化引入教学中,提高了英语文化内涵的利用率,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阅读的机会,同时树立了更加正确的英语文化教学与翻译理念,进一步加大了文章与英语文化的联系,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翻译中英语文化的认识。所以,为了优化大学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可以结合文中的方式将英语文化落实在实际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宫蔷薇.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调查——以一所江苏省211理工大学为例[J].文教资料,2016(18):174-176.
[2]陶沙.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我国传统文化的翻译[J].课程教育研究,2016(05):122.
[3]孙毅,杨娜,包永星.探讨医学专业英语中专业词汇的教学方法[J].考试周刊,2015(64):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