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目标,那就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和手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成效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一、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
对于自主学习,教师这一角色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主要担当讲课者、传授者角色,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知道成长无法代替,发展必须主动。“大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被点燃的火把”,学生素质的形成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化过程,内化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例如: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己借助书中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同时勾画出疑难词句,找出阅读中遇到的其他问题。这一环节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二、研究“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中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的个性和巨大潜能的主体,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而应在课堂教学中展开一个学生自我活动和自主发展的过程,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时间,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按学习能力的差异将学生平均分成九个学习小组。同时任命每个小组一名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学习小组组长。组长的主要职责就是领取每节课的学习任务,并组织本组的同学对学习任务展开研究和讨论。如果有表演道具则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来实现。小组每个成员首先独立思考分析自己小组的问题,然后带着自己的意见在本小组内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交流。如果自己小组的问题已经解决,这个组员就可以到别的小组参加讨论。在此环节中,我巡回各组,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参与讨论,适时点拨,将学生的讨论引向更深入,使讨论有实效,不走过场。末了由小组代表给全班汇报学习收获,反馈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題。其他小组学生听完后可再对疑惑提问或补充自己的观点。对于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我再来引导,或做一个裁决。最后由师生共同就本节课做一个归纳小结。整堂课,我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设多项活动,给学生参与机会,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教学应创设让学生活动的机会,以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我在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活动:语文才艺大比拼(诗歌朗诵、讲故事、编故事、演讲、背诵古诗词、口头作文等竞赛活动)、小品表演、手抄报制作、人物访谈、社会调查问卷等。有时候我还鼓励学生将合适的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因为中学生都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望,希望老师给予他们表演的机会,使他们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自己的才华。例如我在教学《羚羊木雕》一课时,就采用了演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角色,配上道具,说一说、演一演。学生在表演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表现自己。因为要表演,学生得主动仔细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从而在更深层次上理解了课文,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巩固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思维训练的过程。教师的灌输永远替代不了学生自己的思维。学生只有在读书中学会读书,在说话中学会说话。古人云:“授人以鱼,不若授之以渔。”与其教师千辛万苦地越俎代庖,费力讲解,不如教会学生读书。如语文学科阅读方面的学习方法,有朗读法、默读法、选读法、精读法等等。教师应当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引导学生,让他们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时间,从而调动学习激情,使之更有自主性、更有创造性的读书探究能力得到培养。
总之,我们广大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探索,改革创新,让学生有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一、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
对于自主学习,教师这一角色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主要担当讲课者、传授者角色,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知道成长无法代替,发展必须主动。“大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被点燃的火把”,学生素质的形成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化过程,内化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例如: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己借助书中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同时勾画出疑难词句,找出阅读中遇到的其他问题。这一环节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二、研究“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中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的个性和巨大潜能的主体,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而应在课堂教学中展开一个学生自我活动和自主发展的过程,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时间,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按学习能力的差异将学生平均分成九个学习小组。同时任命每个小组一名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学习小组组长。组长的主要职责就是领取每节课的学习任务,并组织本组的同学对学习任务展开研究和讨论。如果有表演道具则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来实现。小组每个成员首先独立思考分析自己小组的问题,然后带着自己的意见在本小组内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交流。如果自己小组的问题已经解决,这个组员就可以到别的小组参加讨论。在此环节中,我巡回各组,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参与讨论,适时点拨,将学生的讨论引向更深入,使讨论有实效,不走过场。末了由小组代表给全班汇报学习收获,反馈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題。其他小组学生听完后可再对疑惑提问或补充自己的观点。对于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我再来引导,或做一个裁决。最后由师生共同就本节课做一个归纳小结。整堂课,我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设多项活动,给学生参与机会,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教学应创设让学生活动的机会,以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我在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活动:语文才艺大比拼(诗歌朗诵、讲故事、编故事、演讲、背诵古诗词、口头作文等竞赛活动)、小品表演、手抄报制作、人物访谈、社会调查问卷等。有时候我还鼓励学生将合适的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因为中学生都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望,希望老师给予他们表演的机会,使他们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自己的才华。例如我在教学《羚羊木雕》一课时,就采用了演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角色,配上道具,说一说、演一演。学生在表演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表现自己。因为要表演,学生得主动仔细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从而在更深层次上理解了课文,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巩固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思维训练的过程。教师的灌输永远替代不了学生自己的思维。学生只有在读书中学会读书,在说话中学会说话。古人云:“授人以鱼,不若授之以渔。”与其教师千辛万苦地越俎代庖,费力讲解,不如教会学生读书。如语文学科阅读方面的学习方法,有朗读法、默读法、选读法、精读法等等。教师应当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引导学生,让他们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时间,从而调动学习激情,使之更有自主性、更有创造性的读书探究能力得到培养。
总之,我们广大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探索,改革创新,让学生有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