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反省——当代新儒家的问题与出路

来源 :人文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ruanclass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四运动后,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堤决水溃的局面,当代新儒家在返本开新的旗帜下,全力于探索儒家心性论的现代转化,为传统儒家哲学在新时期中达成与西方哲学的对话作出了有益的贡献。然而,他们在将心性论形上学化的同时却难于逃离内外交困的处境,一方面对心性本体的自我证会难免流于个私的体验和独白;另一方面扫相证体的形上学方法又将人的实存世界给予遗忘。因此,尽管新儒家的思想精致和独特,但却不能免除其精神上的粗糙。
其他文献
本文以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的数量估计为切入点,考察了庞大的国民政府公务员队伍在当时所造成的影响:增加了财政负担;占用了社会资源;影响了公务员的向心与离心。公务员队伍的
中产阶级的研究一直是社会学界的热点,本文则根据统计资料从阶层规模、职业结构以及受教育程度分析了中国中产阶级研究与中国社会结构的不对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产阶级的概念
王德滋,泰兴市人,1927年6月生,中共党员,195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南京大学副校长、地学院院长、国
价值可分为满足人之生存需要的价值和满足人之存在需要的价值。前者的直接承载者是感性的物体;由于它们与货币具有同质性,所以是可以数量化的。后者的直接承载者是非感性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