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教材探意图 真实学习育素养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写话”教材具有如下特色:1.增加表达练习数量,努力衔接第二学段习作要求;2. 对应《语文课程标准》,有机落实写话教学目标;3. 阅读写话整组编排,自然呈现双线结构要求;4.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着力提升写话思维水平。了解和掌握这些特点,有助于教师加强并落实从起始阶段就重视书面表达的理念和要求。
  【关键词】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写话;教材解析
  一线教师对于表达类课型“又爱又怕”。“爱”是因为知道表达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怕”是因为表达课和阅读课相比,教学规律更难琢磨,课堂生成更难把握,对教师即时点拨能力要求更高。为了引导教师从起始年级就重视研究书面表达,统编教材二年级上、下两册在写话内容选择和编写思路等方面动足了脑筋。以下主要以二年级下册教材为例,解读统编教材在“写话”部分的编排特色。

一、增加表达练习数量,努力衔接第二学段习作要求


  统编教材二年级写话练习的次数较原人教版教材有所增加,请见下表。
  统编教材在上册和下册各增加一次写话练习,同时二年级下册教材在课后练习题和字词句运用中另安排4次写话练习,增加了学生动笔练习的机会。除了书面表达练习,教材还大量安排了学生口语表达练习,比如第一课《找春天》课后练习中编排了选做题“你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仿照第4-7自然段或第8自然段说一说”,又如《小马过河》一文的课后练习中,编排了练习题“试着用上下面的词语,讲讲这个故事”。二年级下册教材,仅“讲故事”练习就达6次。教材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呢?至少有以下三方面意图。
  1.改变“重阅读轻表达”的教学现状。通过教材引导教师关注表达,让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步发展。温儒敏教授也曾指出:统编教材中课文与识字量减少,不要简单地理解为“减负”。这样编排是为了使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更为丰富,更加重视表达、读书等方面的内容,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增加表达练习次数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保证。
  2.基于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按照人教版教材的编写思路,二年级写话练习次数不多,但是学生升入三年级后,第一单元就进行习作,从二年级到三年级在表达方面的要求跨度大,缺少衔接,让部分学生进入三年级就遭遇书面表达的“当头一棒”。因此,统编教材增加表达练习的数量,目的是让学生的表达能力循序渐进,逐步提升。
  3.遵循从说到写的学习规律。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是书面表达能力发展的基础。心理学研究证明:当学习者还不能熟练掌握一种新方法时,可以边做边讲,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说出来,这样可以帮助理清思路,更快掌握方法。口语表达能帮助学生逐步理清表达的思路,建立语言表达的有序思维。

二、对应《课标》,有机落实写话教学目标


  统编教材编写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为总纲要,分解落实《课标》中各学段相关教学目标和内容,让《课标》不再是大而空的标签。教材中“写话”部分的编写对应《课标》中第一学段“写话”的目标和内容,让教材编写有本可循,有据可依。
  如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话内容为“我的小伙伴”。这一话题很好地对应了《课标》第一学段写话部分的目标“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写自己的好伙伴,就是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每个人的好伙伴都是可以自主选择的,这是教材努力创设机会,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能说的话。
  又如第六单元,写话提示是“大自然真是奇妙啊!你的心中是不是也藏着很多‘问号’?把它们写下来”,这既是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同时又是对应《课标》中的另一个写话目标“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生在平时的写话练习中,使用逗号、句号的机会较多,问号、感叹号使用频率不高,这一单元写话练习,创设真实的表达需求,让学生练习使用问号。

三、阅读写话整组编排,自然呈现双线结构要求


  人教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以单元整组方式进行教材编排。阅读和习作前后贯通,互为促进。这样的编排思路在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中就有体现(如下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单元写话内容和单元课文主题是相吻合的。比如第四单元的课文都和“童话”有关,写话内容也确定为“写童话”;第六单元课文主题和写话内容都与“自然”有关;第七单元每一篇课文的主角都是动物,于是写话内容也和动物相关。阅读和写话在主题上自然交融,单元编排浑然一体,阅读为写话打下了很好的情感基础。
  统编教材在单元组织形式上还有一个特点:采取“语文素养”与“人文精神”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以人文主题为线索,将语文素养作为另一条线索。因此,单元的课文和写话之间除了人文主题契合之外,还在语文知识、学习策略、语言文字运用等方面有密切的联系。
  第四单元写童话,教材中有这样的提示语:写的时候,可以用上下面的词语“早上”“过了一会儿”“到了下午”“天黑了”。这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将句子与句子连接过渡,勾画了故事的大致结构。这是本次写话练习中非常重要的写话策略和语用知识点。这一单元的课文也出现过这样的语言现象:《枫树上的喜鹊》一课出现过表示时间的词语:“上个星期天早上”“从那天起”“今天早上”,这些词语对故事有序表达起到串联引导的作用;《我是一只小虫子》中也有这样的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早上醒来”“走在外面”“夜晚”。将时间叙述作为故事创作的重要线索,学生通过课文阅读学习句与句之间的连接,突破写话的真实难点,语言发展可以踏上新的台阶。
  第六单元让学生对大自然提出疑问,疑问从何而来呢?一是从实际生活中观察周围世界生发的疑问,二是在阅读过程中生发疑问。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质疑方式的示范。教材中共示范了7个问题,其中有多个问题来自课文内容。如“为什么雨后天上挂着彩虹”“下雨前蜘蛛逃到哪儿去了”“是谁告诉蝉要下雨了”这几个问题都来自课文《雷雨》,“石头上怎么会有贝壳呢?”来自这一单元“我爱阅读”中《最大的“书”》一课。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提出疑问,这就是学习策略的有效指导。
  四、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着力提升写话思维水平
  语文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就是“思维的提升和发展”。思维和语言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语言是现实的思维。思维的发展推动语言的发展,语言的进步又促进思维的进步。教材编排重视学生写话思维的培育,指向语言和思维的同步发展。
  教材编排是如何体现提升学生思维水平的呢?以第六单元为例,教材所呈现的7个问题是经过精心斟酌的。
  为什么星星会眨眼睛?
  为什么雨后天上挂着彩虹?
  树叶的形状为什么是各种各样的?
  花儿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
  下雨前,蜘蛛逃到哪儿去了?
  是誰告诉蝉要下雨了?
  石头上怎么会有贝壳呢?
  这7个问题的秘妙何在?妙处一:问题1、问题2与天文有关,问题3、问题4与植物有关,问题5、问题6与动物有关,问题7与地质有关。对繁杂的问题进行归类,让学生发现提问可以“上天入地”,循着这样的思路进行有序思考,为学生质疑提供思考路径。妙处二:同样是提出问题,提问的方式可以不同,“为什么”一词可以用在句首,也可以用在句子中间。除了用“为什么”提问,还可以使用“哪儿、是谁、怎么”等词语来提出问题,这是对写话发散思维的培养。
  以上四方面是对二年级下册写话部分教材特色的解析。研读教材,借用教材促发真实学习,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所在,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 310002)
其他文献
2020年12月4日 星期五 晴  你知道老师最大的谎言是什么吗?我认为是“再讲最后一分钟”。  “丁零零……”下课铃响了,快乐的课间十分钟总算到来了。正当我准备和小伙伴们出去玩耍时,刘老师看了看表,拿起书,不紧不慢地说:“再讲最后一分钟。”啊?老师,你不知道上四十分钟课才能休息十分钟吗?这十分钟是多么来之不易呀!好吧,希望你能信守承诺,只讲一分钟,让我玩个九分钟也行……我在心里不断“碎碎念”。刘
2019年1月3日  星期四 晴  俗话说:“早上吃姜,赛过参汤。”生姜是很好的保健品。我虽然也有吃姜的意愿,可总觉得它又苦又辣,难以入口,每次我吃饭时看到它都一一挑出来。  今天中午,我正要吃香喷喷的鸡腿,发现上面盖了一片黄黄的东西。定睛一看,正是那讨厌的生姜!我的眉头立即皱成一团,眯起眼睛,伸出舌头,做出一副呕吐的样子,心想:这东西,我才不要吃呢!我伸长手臂,用两个手指捏起生姜的一头,准备扔掉
那天,我跟着爸爸妈妈回到了我的老家——熊家湾。一进家门,就听见我家前面的小奶奶家传来叽叽的叫声。我走进小奶奶家一看,原来是一只老母鸡正带着一群小鸡在盆子里吃东西。  看见我进来了,老母鸡赶紧带着它的孩子逃跑。我看见许多小鸡虽然非常弱小,但却能跟着鸡妈妈跳上几厘米高的门槛,再跳下去……可是,等那些小鸡纷纷走开以后,我发现有一只小鸡还留在那里,叽叽叽叽地叫得厉害。只见它一边叫,一边跳,可是跳不上門槛;
2021年3月26日 星期五 晴  今天下午,老师手捧着一大摞纸走进教室,那摞纸上面似乎还印着一些字—不会又要考试吧?教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大家都紧張起来。唉,难道又要验证至理名言“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吗?  好在最前排的同学突然发出“啊”的欢呼声,为我们打消了疑虑。老师发下来一张张带有图案的剪纸样,有的纸上印有卧躺着的慵懒的小人儿,有的纸上印的是躺在妈妈怀中的婴儿,而更多的剪
这是一座以河成街的古镇。  似乎总有那样多的人涌来,无穷尽地流去,像穿镇而过的流水,终年不息。随意找一个路人问问:“你来,是为了什么?”路人羞涩。一连地问下去,同样是说不清、道不明地随导游到来,又随导游领着离去。其实,看乌镇不能成群结队,更不能随导游匆匆忙忙的步子,而是珍品丢失,你得递步行找。  中国作协杭州创作之家的叶家裕老师说:“乌镇,与京杭运河、太湖相通,跨浙江、江苏,达嘉兴、湖州、苏州、乌
自我介绍  生活中,我是一个天生乐天派的女孩。我吃饭从不挑食,也从不关注衣着的好坏。在学校,我成绩优秀,连年被评为校、区级“三好学生”,还被评为“敬老爱亲好少年”“悦读乐写小标兵”。  2014年,我获得了河北省中小学生“阳光少年善行故事”网络作文大赛小学组优秀奖。2015年,我获得了《课堂内外》暑期征文一等奖、《趣味语文》第一届微作文大师争霸赛“微作文小将”称号、《快乐日记》观察日记大赛一等奖、
【摘 要】童话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学童话,可从品味“童趣”、感悟“童言”两个方面入手,紧扣文本的表达特点,唤醒学生的言语意识,让学生抓住人物、情节和情境展开品读,在读中领略语言之美,在演中体验角色形象,在思中领悟象征含义。  【关键词】童话;表达特点;语言特点;教学策略  童话故事性强,语言幽默,富有幻想色彩,与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非常契合。在教学时只
1  我和谢云先生只有一面之缘,可就是那次见面以后,一直想写点文字,为了记录一次看似平常却记忆深刻的见面,也为了内心一缕紧紧缠绕的乡愁,谢老的乡愁,我的乡愁,天下所有游子的乡愁。  见面在一年前,我和老家苍南的文友革新、宇春兄一起去北京参加一个关于散文的会议,其间,革新兄约我们一起去拜访谢老。谢云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书法家、诗人、出版家,老家文化人中的翘楚,苍南的骄傲,我仰慕已久,能见上一面,求之不
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第一套故事书。因为那套书书上有花花绿绿的插图,我爱不释手,虽然那时我还不懂什么是“精读”、什么叫“品味”。妈妈坐在床边,一字一句地读给我听。  从幼儿园大班开始,我学着看书读报。同龄的孩子专注于搭积木、拼画片,而我却把这些游戏都抛到脑后,全身心地投入书的世界。同学都说我很文静。因为这个,我很少被老师批评。一次,老师趁我不注意,竟收走了我的书。这可把我气坏了,我整天像讨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我有一个愿望:获得一个“大礼包”,里面装有我喜欢的零食和爱看的课外书,还有一张旅游門票!  我想象着儿童节那天上午,我坐在沙发上惬意地边吃零食边看书;午饭过后,妈妈带我去东莞著名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隐贤山庄游玩,再到动物园里看看“林中之王”老虎、“沙漠之舟”骆驼、五彩斑斓的孔雀……  我的儿童节愿望能否实现呢?估计还需要看妈妈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