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重视职高德育课程的讲授将会是改变社会风气提高民族形象的重要途径。如何激发职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在广大学子当中推广普及德育知识,是摆在教育部门和众多一线教师面前的最大难题。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寻找到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职高德育课学习兴趣的时效性课改契机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57-01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顺利闭幕,社会各个方面的改革浪潮已经初露端倪。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改革方案,为广大职高院校进行全面优化深入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我校重庆女子职业学校自建立以来,一直坚持“育人育德”的办学宗旨,以培养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女性为最终目标,。此次新课改的下发实施,与本校的一贯方针不谋而合,应以新课改为根本,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详细了解学生动态,积极制定相应教学方案,彻底解决职高院校德育课程的发展窘境,为以后的教学道路打开新的局面。
一、德育课程的重要性
近年来,对于德育的投入和关注不断减少,导致社会风气也出现了一些下滑。尤其是对于职高学生德育的忽视,更是为精神文明的缺失埋下了重大的隐患。自古圣贤便倡导先立身方能成事,对于德育的轻视必将导致人才培养的不均衡及素质的整体下降,进而影响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等各个层面,因此着重加强德育学习是职高院校迫在眉睫的任务。教育部审时度势,及时发布新的课程改革方案以应对这一情况,指导各个职高院校加大德育课程的学习,广大师生也要积极配合,本校作为女子院校,更要加强德育方面的培养,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精神文明,为学生将来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基础,为有效传承德育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提高德育课程学习兴趣的具体方案
(一)改变自身定位
课程改革的探路先锋就是教师,首先从自身开始进行改变,才能从根本上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工作之余,多与学生进行接触。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安慰,一个赞许的眼神,都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品德的高贵和魅力。很多职高院校都针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普遍问题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为学生解决精神和心理上的问题。本校以女生为主,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会出现很多的矛盾。德育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建立一个简易的心理咨询室,鼓励学生到这里来与教师进行交流。通过不断地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和精神变化,既有效地保证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每一天的学习;又很好的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提高了互动性,使课堂上的教学有效性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二)创新教学手段
1.设置引人入胜的课前导语
学生对于过往知识出现疑问的时候,教师应当快速给出确切的回答,要想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要做好备课工作。课前导语更是重要,一小段精彩纷呈的演讲,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导语并不局限于语言上的表达,一首歌曲,一幅画,甚至一个动作都能作为别开生面的导语,让学生眼前为之一亮,进而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有关孝道的内容时,可以援引我国著名的二十四孝图,教师在上课前将其挂在黑板上,供学生仔细观察。学生在欣赏生动鲜活的图画时,也被画中的情景深深震撼,会迫切想要了解每幅画背后的故事。这时教师就可以将每个故事娓娓道来,并引出课堂的主题,使课本上的知识真实而深刻的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2.设置环环相扣的课堂内容
好的课堂教学内容,应当是首尾呼应,中间相互衔接,整体知识连贯有序。并能与前面的学习内容产生对照以便学生加深记忆巩固学习成果。要想达到这种教学效果,需要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巧妙的设计构思相结合。有些教师的教学经验较为欠缺,可适当的多补充一些课外材料以弥补其不足,特别是具有本地特色的典型材料,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在举世关注的汶川地震中,重庆人民在自身还未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仍坚持向受灾严重的地区进行物资和人力援助。留在市区的人们,也是彼此扶持,守望相助共度难关。这种在大灾之中表现出来的高尚的品德,是值得我们乃至全国的同胞们共同学习的。
3.灵活运用教学工具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很多的資料和信息都能便捷的呈现在课堂上。教师要灵活的运用这些设备,合理安排教具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配合,以达到最完美的教学效果。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以平常心对待物质文化时,可以就最近引发热议的留守儿童的话题为例,从网络下载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并配以准确精炼的解说,甚至可以下载一些留守儿童的采访视频,在课堂上进行穿插播放。真实的画面带来的是最深处的启发,是对品德善行最热切的呼唤。留守儿童的艰难现状很大程度地刺激了学生的心灵,促使他们发掘自己的内心品质。特别是本校女生的善举和爱心都被激发出来。教师趁此机会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感同身受之余,从生动的教育中学到了知识。
4.适当组织教学实践
德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不能只是停留在书面知识上,要带领学生们到实际生活中去体验应用这些知识,使他们加深印象巩固学习效果的同时,也受到了更进一步的教育。我校开设有多种专业,这些专业涉及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女生,更要提前去感受和适应社会与学校之间的差异。德育教师可与各个专业课的教师联手,在进行专业教学实践的时候,利用外出机会进行相应的品德教育。例如我校酒店服务于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到指定的对口酒店进行实习,可以让学生在实习期间或者实习结束后,专门制作一份关于工作中德育情况的总结汇报。大到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小到随手关灯,分担工作,都可以记录到其中,让学生对自身的行为有一次回顾。圣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学生的反思行为有助于培养细心耐心的优秀品质,也有利于发现自身不足及时进行改进,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了基础。
德育课程的教学,是当今社会迅猛发展时期对教育工作的最新要求。只有深入发掘学生自身的优秀品质,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即培养出品德高尚综合素质均衡的全方位人才,为更好的建设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云.把握课改契机提高中职德育课的学习兴趣.科学咨询,2012,(36)
[2]丁丽.把握课改契机提高中职德育课学习兴趣.才智,2011,(6)
【关键词】职高德育课学习兴趣的时效性课改契机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57-01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顺利闭幕,社会各个方面的改革浪潮已经初露端倪。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改革方案,为广大职高院校进行全面优化深入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我校重庆女子职业学校自建立以来,一直坚持“育人育德”的办学宗旨,以培养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女性为最终目标,。此次新课改的下发实施,与本校的一贯方针不谋而合,应以新课改为根本,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详细了解学生动态,积极制定相应教学方案,彻底解决职高院校德育课程的发展窘境,为以后的教学道路打开新的局面。
一、德育课程的重要性
近年来,对于德育的投入和关注不断减少,导致社会风气也出现了一些下滑。尤其是对于职高学生德育的忽视,更是为精神文明的缺失埋下了重大的隐患。自古圣贤便倡导先立身方能成事,对于德育的轻视必将导致人才培养的不均衡及素质的整体下降,进而影响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等各个层面,因此着重加强德育学习是职高院校迫在眉睫的任务。教育部审时度势,及时发布新的课程改革方案以应对这一情况,指导各个职高院校加大德育课程的学习,广大师生也要积极配合,本校作为女子院校,更要加强德育方面的培养,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精神文明,为学生将来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基础,为有效传承德育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提高德育课程学习兴趣的具体方案
(一)改变自身定位
课程改革的探路先锋就是教师,首先从自身开始进行改变,才能从根本上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工作之余,多与学生进行接触。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安慰,一个赞许的眼神,都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品德的高贵和魅力。很多职高院校都针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普遍问题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为学生解决精神和心理上的问题。本校以女生为主,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会出现很多的矛盾。德育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建立一个简易的心理咨询室,鼓励学生到这里来与教师进行交流。通过不断地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和精神变化,既有效地保证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每一天的学习;又很好的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提高了互动性,使课堂上的教学有效性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二)创新教学手段
1.设置引人入胜的课前导语
学生对于过往知识出现疑问的时候,教师应当快速给出确切的回答,要想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要做好备课工作。课前导语更是重要,一小段精彩纷呈的演讲,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导语并不局限于语言上的表达,一首歌曲,一幅画,甚至一个动作都能作为别开生面的导语,让学生眼前为之一亮,进而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有关孝道的内容时,可以援引我国著名的二十四孝图,教师在上课前将其挂在黑板上,供学生仔细观察。学生在欣赏生动鲜活的图画时,也被画中的情景深深震撼,会迫切想要了解每幅画背后的故事。这时教师就可以将每个故事娓娓道来,并引出课堂的主题,使课本上的知识真实而深刻的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2.设置环环相扣的课堂内容
好的课堂教学内容,应当是首尾呼应,中间相互衔接,整体知识连贯有序。并能与前面的学习内容产生对照以便学生加深记忆巩固学习成果。要想达到这种教学效果,需要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巧妙的设计构思相结合。有些教师的教学经验较为欠缺,可适当的多补充一些课外材料以弥补其不足,特别是具有本地特色的典型材料,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在举世关注的汶川地震中,重庆人民在自身还未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仍坚持向受灾严重的地区进行物资和人力援助。留在市区的人们,也是彼此扶持,守望相助共度难关。这种在大灾之中表现出来的高尚的品德,是值得我们乃至全国的同胞们共同学习的。
3.灵活运用教学工具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很多的資料和信息都能便捷的呈现在课堂上。教师要灵活的运用这些设备,合理安排教具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配合,以达到最完美的教学效果。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以平常心对待物质文化时,可以就最近引发热议的留守儿童的话题为例,从网络下载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并配以准确精炼的解说,甚至可以下载一些留守儿童的采访视频,在课堂上进行穿插播放。真实的画面带来的是最深处的启发,是对品德善行最热切的呼唤。留守儿童的艰难现状很大程度地刺激了学生的心灵,促使他们发掘自己的内心品质。特别是本校女生的善举和爱心都被激发出来。教师趁此机会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感同身受之余,从生动的教育中学到了知识。
4.适当组织教学实践
德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不能只是停留在书面知识上,要带领学生们到实际生活中去体验应用这些知识,使他们加深印象巩固学习效果的同时,也受到了更进一步的教育。我校开设有多种专业,这些专业涉及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女生,更要提前去感受和适应社会与学校之间的差异。德育教师可与各个专业课的教师联手,在进行专业教学实践的时候,利用外出机会进行相应的品德教育。例如我校酒店服务于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到指定的对口酒店进行实习,可以让学生在实习期间或者实习结束后,专门制作一份关于工作中德育情况的总结汇报。大到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小到随手关灯,分担工作,都可以记录到其中,让学生对自身的行为有一次回顾。圣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学生的反思行为有助于培养细心耐心的优秀品质,也有利于发现自身不足及时进行改进,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了基础。
德育课程的教学,是当今社会迅猛发展时期对教育工作的最新要求。只有深入发掘学生自身的优秀品质,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即培养出品德高尚综合素质均衡的全方位人才,为更好的建设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云.把握课改契机提高中职德育课的学习兴趣.科学咨询,2012,(36)
[2]丁丽.把握课改契机提高中职德育课学习兴趣.才智,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