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同音近易错字辨正(十二)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弛”,还是“驰”
  
  “弛”和“驰”音同形似而义不同。“弛”左旁是弓,表义,本义和“弓”有关,义为放松弓弦,引申义指放开、松懈、解除等。“驰”左旁是马,也表义,本义和“马”有关,义为使劲赶马前行,引申义指车马快跑、向往、传播等。“弛”“驰”二字都读ch@?,右边声旁又都是个“也”,左旁也极相似,稍一疏忽就会把弓弦放松的“弛”误写成骏马奔跑的“驰”。所以牢记形旁“弓”和“马”的写法和本义,是正确使用二字的关键。下面例句①中的“松驰”是“松弛”的误用:
  ①而《恋爱有八戒》的目的就是给日益疲倦的都市人较快、较大程度的松驰和思索。(《市场报》2007.02.26)
  “松弛”主要意思是放松、不紧张;也指松懈、不严格。不能用表示马快跑的“驰”字,快跑就不能放松了。
  下面例句②中的“弛驱”是“驰驱”的误用:
  ②最后附上先生的《乱离杂诗》 千里弛驱自觉痴,苦无灵药慰相思。(《纪念郁达夫先生逝世60周年》2006-06-16百度快照)
  “驰驱”的本义是策马快跑,引申为奔波效劳;要用带马字旁的“驰”。
  
  “鼓”岂能作“股”
  
  2004年6月21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发布了一篇消息《暗访黑枪生产专业村》,有多家报刊和网站转载。其中有这样一句话:
  在6月底第一阶段专项行动结束后,他们还将开展为期3个月的第二阶段斗争,一股作气把黑枪隐患彻底扫除干净。
  其中的“一股作气”是“一鼓作气”之误。
  成语“一鼓作气”有典故。很多中学语文课本都有一篇课文,叫《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课文中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意思是说,打仗要靠士气,擂第一通鼓进军,士气最盛,两通鼓,士气就衰了,三通鼓,士气就完了。后用“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最足的时候,一口气把事情做完。“一鼓”是指擂第一通鼓,不能写成“股”。
  
  “挛”和“孪”不能混用
  
  “挛”和“孪”读音相同,都读lu1n;但意义上没有共同之处。“挛”是形声字,形旁是“手”本义指手脚等弯曲不能伸直,如“挛缩”“挛曲”“拘挛”“痉挛”等。“孪”也是形声字,形旁是“子”,本义指两人同一胎出生,俗称双胞胎,如“孪子”“孪童”“孪生姐妹”等。
  “痉挛”的“痉”字,指身体突然收缩以致强直难伸,和“挛”同义;“痉挛”指肌肉紧张,不由自主地收缩。这里要用“挛”字,不能写作“孪”。下面例句①②中的“痉孪”都是“痉挛”的误写:
  ①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能使视网膜血管痉孪。(《健康时报》2006.05.22)
  ②但有时夜里醒来,他会突然疼得浑身痉孪直冒冷汗。(《江南时报》2005.04.15)
  “孪生”的意思是同一胎出生。下面例句③中写作“挛生”,当然也是不对的:
  ③世界第一例亲属肾移植手术发生于1954年,在美国的一对挛生兄弟间进行。[《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07.02]
其他文献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创造性表述”的本质就是语言的创新。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作文教学“支柱”之一“活生生的语言”也就是“新鲜感的词句”“个性化的词句”“独特性的词句”,能够让人感受到文本中蕴含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否则文似白水,味如嚼蜡,是激不起读者的共鸣的,自然成
在石油钻井过程中,钻柱的受力运动过程相当复杂,而且还与井壁发生随机接触碰撞,使得人们对钻柱运动状态准确地理论上描述变得十分困难。运用结构动力学有限元和间隙元的方法研究
值得庆幸的是,也许很多年以后,我们依然记得彼此,记得初见时的样子。  ——序    再见北平时,已是寒冬腊月。北平的空气特别冷,是那种刺骨的冷。以至于我的手,总是想放在塞满杂物的衣服口袋里,却又忍不住地想拿出来触摸北平的天气。看着自己的手指,那冻得通红的肌肤仿佛透着北国冬日里浓浓的暖意,内心也溢满一种特别的暖意。  喜欢北平,喜欢北平的一切,也包括它旧时的称呼。去过的和没去过的,熟悉的和不熟悉的,
结合广西钦州市石化园区的发展状况,探讨从“防”“管”“灭”三个方面提升石化园区的火灾防控能力,减低石化产业集群发展带来的火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