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化学教学方法与实践要点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zz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追求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达到一定效果的活动。实施化学课堂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化学教程的全部内容,而且是在课程实施之后,能够更理性的将教学方法与实践结合起来。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实践方法相结合,从而提高高中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方法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67-01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在不断的改革、创新,并渗透到各个学科。教育改革的发展在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教学方法与实践也在不断的探索中。就高中化学课的教学中的方法与实践问题来进行充分的分析,达到高质量的化学进步。通过本文,笔者一方面希望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另一方面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1.改变呆板、机械的教学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教师发习题,学生做习题,教师讲习题,学生听习题”这种简单机械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熟练解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但是其结果会导致学生的压力过大,而效率较低的局面。显然,这样的复习教学,不仅不能提高学习质量,反而会挫伤学生学习兴趣,不能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将多样化并存的教学方法贯彻其中,提高学生们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把教师主动教学转变成为学生主动学习。
   2.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中学生学习主要是以课堂教学,教师输入为主,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都是在学校、课堂上完成的,情感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學生为中心,一步步的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使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有学习的成就感,增加他们的求知欲望。高中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是按部就班的学习模式,偏科的现象较多。要想化弱势为优势,就需要教师们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化学实验,增加学生手脑互动的能力
   化学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主要是以实验为主,所有理论的形成和定律的建立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论证的。高中化学的教育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化学实验的学习通过主观的观察来掌握相关知识,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高中化学教师应在演示和讲解实验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概念化的学习,而且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例如利用碘遇淀粉显色的化学原理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出“密信”背后的奥秘等。让学生在娱乐中找到理论的依靠,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化学知识的能力。
   二、高中化学的实践要点
   1.重视实验探究
   知识的学习并不是通过简单记忆完成的,而是要每一个学生参与、感悟、交往、实践、猜想、探究、归纳等活动获取的。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发展学生在自然现象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性学习主要是通过收集、分析、研究、讨论、交流、归纳有关的材料,其材料可以通过媒体、文献等方法收集,通过讨论来发现问题规律。例如通过二氧化硫溶解性实验、系列性质实验,提出:二氧化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什么变化?什么使品红褪色了,加热后为什么又恢复原来的颜色?是谁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探求知识的奥秘,通过探求过程中的努力得出答案,比照本宣科更有意义,更让人印象深刻。
   2.注重趣味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课堂只会让人昏昏欲睡。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可以提升这个实验的关注度和探索趣味,为接下去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结合图文讲解或是视频播放来打破一成不变的黑板板书式的教学模式。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发掘贴近现实生活的化学素材,把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之中,它对于我们而言不是一无是处,而是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规律的。
   3.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渗透
   学好化学的关键就是实验、观察、分析,阶段性的学习化学课程,把复杂的问题层次化,正确的分析化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我们需要正确的分析,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观察和分析,把握内在的联系,掌握规律。应该用联系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化学这门课程不仅仅是单独存在的个体,还可以将其它知识如:数学知识、物理知识、生活常识等联系在一起学习。让学科与学科之间充满联系,让学生养成联系发展的思维模式,有一个宏观的概念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三、总结
   本文结合个人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就高中化学教学方法与实践要点展开了探讨。在高压的高中环境下,高中化学的学习应以课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方法为主。不仅仅是为了提高一门课程的成绩,而且要培养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化学的学习是需要学生们去探究、去发现、去归纳的,突破课本上的框框来掌握化学的规律。
   参考文献:
   [1]夏根水;关于高中化学实验课教学的几点探讨[J];新课程;2010年12期.
   [2]周玉青;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学习效率[J];教学论坛;2011年19期.
   [3]朱学明;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师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与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32期.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薄荚相思(Acacia leptocawa)组培苗为材料,以流苏相思(A.fimbriata)未成熟种子、成熟种子为外植体,进行2种相思树的离体培养与人工种子制作研究。主要研究了如下内容:①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57-01  《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生物学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生物知识,形成生物概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
【摘要】《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初步探究化学实验教学:掌握基本技能,规范实验操作;巧用多种形式,增强实验效果;重视实验反思,提升实验作用。  【关键词】实验教学基本技能实验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60-02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物理课本中无论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还是渗透在各章节中的课外小实验,它们在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其观察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由于升学压力,不少物理教师在主观上并不重视实验教学。因此,我认为初中
【摘要】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围绕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细胞生物学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实施了互动式教学模式、角色互换式教学模式、开放性课题培养模式和读书报告教学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基金项目】2013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2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摘要】生物教学中实验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使学生对于生物课上所要学习的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通过实验操作不仅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让学生发挥了自己的创新思维。本文笔者通过总结多年的生物教学的经验,深入研究了新课标对于生物教学的最新要求,提出了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生物实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生物实验创新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摘要】多年来,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发展,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作法从实验区再到大范围内的推广得到了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与学习,教学领域也随之不断更新观念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關键词】初中化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65-02  “纸上觉来终觉浅,绝来此事要躬行”。陆游也曾在《冬
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又名长尾猴、爪哇猴,属于旧大陆猴中的猕猴属(Macaca)。   动物的冲突和冲突后行为研究,是对动物社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动物社会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