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_sar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学影响重大,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引发学生进行语文思考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师文学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学产生的影响,就提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提出三项建议,以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语文起着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以及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而儿童文学是小学生最早接触的语文文学,其能够开阔学生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丰富学生语文文学知识体系内容。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对小学语文教育的顺利展开具有重要作用。
  一、什么是儿童文学素养
  “儿童文学素养”,顾名思义由“儿童文学”与“素养”组成。“儿童文学”是指从儿童独有的身心特点出发,合理创建或改编文学作品,使其便于儿童阅读理解,并乐于接受。在本文中,“素养”是指小学语文教师具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和职业操守,具备一定人格魅力。因此,“儿童文学素养”是指小学语文教师在儿童文学方面所形成的职业道德和情操,表现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如对学生文学基础知识的教授、语言情感的熏陶等。
  二、儿童文学素养的作用
  由于小学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覆盖到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对于传授学生基础文学知识,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全方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因此,教师应重视自身儿童文学素质的提升,以此促进小学语文教育高效展开。
  三、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一)选取优秀作品,开阔学生视野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自身知识,选取优秀儿童作品,在开阔学生视野同时,确保阅读质量。教师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接触最为亲密的人。教师通过自身职业道德,带着饱满的教学热情去接触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初步影响。
  (二)结合课内外读物,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文文字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生活意识。教师结合课内外读物,利用多种知识资料给学生丰富的文学知识供养。在课内学习的同时,引入与其相关的优秀课外儿童文学读物,进而引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动性。并可以在教师的指导参与下,进行与之相关的社会活动与社会实践,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三)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思考
  小学语文教材文章的选择上,充分符合学生智力发育特点,其往往具有优美的语言与浓厚的感情,对于开发学生想象创新思维有着重要作用。
  (四)回归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生活
  小学语文教材对于培养健全小学生人格,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世界有着重要作用。教材中许多课文涉及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包括自然知识及人文知识等。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一点,回归教材,挖掘教材中有效内容,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例如,在《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中,学生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解植物自然知识。在此学习中,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植物种子传播的不同方式,例如蒲公英借助風力传播种子,苍耳借助动物运动传播种子,豌豆则是通过崩裂的方式使其种子四处传播。文章运用生动形象的词语,以及具有儿童文学特色的语言叙述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学习到自然知识,在未来的生活中,可以将此知识运用实际生活中去。
  四、如何推进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一)完善小学语文教材编排
  小学语文教材作为开展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书籍资料,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习是十分重要的。要想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完善优化教材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通过增加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及语言的优美性,使其更具有文学美感,进而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使小学语文教育工作更加有效开展。
  (二)创建趣味教学
  教师应充分把握小学生的性格,适当加入趣味教学模式,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情境设置的形式进行教学。可采取学生自行报名的形式,选择几名学生分别扮演小蝌蚪、青蛙妈妈、小乌龟和小鲤鱼,分角色演绎课文内容。学生可以将部分语言表达内容用自己的理解进行改变,并带有充沛的感情进行对话交流,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故事的记忆能力以及和同学间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课堂中爱上语文学习。
  (三)教师提升个人文学素养
  教师在儿童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应注意提升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儿童读物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把握儿童文学情感脉络,从而进行更加有效的教学。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体系中,小学语文教育承担着传授学生基础语文知识、建立语文创新思维、充分扩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作用。而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对学生个人语文知识的学习、文学素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该时刻完善自己,增加文学素质,创建趣味课堂教学,运用课内外读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进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唐珊.试论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2016(17).
  [2]刘晓娟.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12).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学生感知、感悟的能力是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教师要努力追求真实的阅读过程,引导学生跟文本之间产生真实的“对话”,科学而有效地引导学生做文本的“知音”,使之能够潜心会文、敏于感知、善于感悟。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感知感悟;合作探究;文本形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谆谆告诫我们:“阅读教学,要帶领学生在课文里走
目的:研究RASAL1基因在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初步探讨RASAL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并研究胃癌组织中K-ras突变情况。   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部分,阅读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还原法教学就是其中的一种.还原法就是老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对文章中的言语、词句、情景等进行回归作者写作时的最
【摘要】本文从教学方式以适合孩子为标准,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色生香”起来;探究形式以独立思考、群体探究相结合,让学生“神气活现”起来;以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让课堂气氛“活蹦乱跳”起来等三个方面探讨了让语文课堂“活色生香”的妙招。  【关键词】语文教学;“活色生香”;“神气活现”;“活蹦乱跳”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固定的功课就
【摘要】在语文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期望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的情绪体验内化,形成自己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让他们的道德动机符合社会的要求。  【关键词】语文课堂;情感体验;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情感教育融入语文教学已经屡见不鲜,许多学者和一线教师都有独到的研究成果。惠州学院中文系吕巧珊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
【摘要】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全面掌握小学生的基本学习特点,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有选择地去运用教学内容,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当中探索出更为合适和科学的教学方式。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用结合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最关键时期,所以此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从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实情来看,总是存在“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长此以往会使学生逐渐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及自信,自然语文教学成效会不断下降,非常不益于教与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笔者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高投入低产出”现象进行了分析,期望能为高中语文老师的教学带来裨益。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投入;低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