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用结合点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har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全面掌握小学生的基本学习特点,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有选择地去运用教学内容,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当中探索出更为合适和科学的教学方式。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用结合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文阅读课程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当前,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同时小学语文在这一背景下也需要做出非常大的调整和转变。语文阅读策略的改变和提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完善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需要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探讨。
  一、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认知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字词句段。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倾听的过程中思考问题。而若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讲话时就需要采用一些技巧。采用生动的语言将阅读中的内容予以表达,从而学生也拥有了更多自由的空间。充分结合文章的特点提出适合学生的问题,进而指导学生在清楚需要回答的问题的基础上去阅读一篇文章。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在文章中做标记,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这种方式能十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可以更加清晰地知道自己在听讲时需要掌握哪些内容,进而更好地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重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结合语文教学的具体特点,更为科学地利用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从而更好地完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当中,一定要給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同时为了促进学生对文章个性化理解的表达,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更好地体现阅读教学的积极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量,同时还要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思考问题。无论选择何种阅读方法和方式,最终都是为了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在阅读过程中还要采取学生自行阅读和交流反馈的方式积极培养学生阅读的专注度,同时还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自己去体会文章中的内容和主旨。这种方式明显要好于教师单方面填鸭式的教学。老师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积极引导学生阅读。如在阅读《天才比尔·盖茨》时,教师首先应对比尔·盖茨的重要事迹进行总结和介绍,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说出若要成为富翁,我们可以从比尔·盖茨的经历当中得到怎样的启示,等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在阅读时也能更好地运用教师提供的一些方法来阅读,对阅读内容进行更好的掌控,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应用阅读技巧。此外,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按照学生反馈的信息适当调整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的内容。教师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精读文章的方法,选择更多具有教育意义且知识含量大的文章,从而能够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此,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能得以有效提升。
  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融入美学思想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要从文章中更好地挖掘其独特的意境美,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更好地去感悟文章中的内容和意境。同时还要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与情感,这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文章中的意境。而若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要在阅读教学中更多地融入美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实践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教会学生分辨善恶美丑。同时还要建立一个更加细致的衡量标准,从而帮助学生认识究竟什么是美,怎样才算作美。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利用美学思想,进而更为深入地理解文章。一些课文当中对形式美和内容美进行了有效的处理和高度的统一,其所反映出的形象和展现的意境都非常美。此外,文章的形式非常巧妙合理,结构具有较强的多样性特征。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发现具备上述特点的文章对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学生很容易就进入到文章所传达的意境当中,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同时还能够更好地完善学生的思想素质。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站在美的角度来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文章当中的美。在阅读文章的同时,学生的身心也会被文章中的精神和意境所影响。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五年级下册的《草原》一文时,教师可以站在美学的角度来引导学生阅读,使学生在阅读中充分挖掘和感受到文章的美,在了解文章脉络和文章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使学生的情感也更为丰富多样。
  四、结语
  综上,在语文学习当中,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学生的阅读能力往往展现出了一个人真实的语文水平。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若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对语用的作用建立正确的认识,同时还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个有效方法,这些方法的应用对提升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都有一定的作用。教师应根据学生和课堂的实际选择更为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而也能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及效果。
  参考文献
  [1]金晨凤.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8(1).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正>记者通过深入的新闻采访,掌握了真实、具体、丰富的新闻事实材料之后,便要进行新闻写作。新闻报道写作体裁主要是两大类:消息和通讯(包括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当记者
【摘要】整本书阅读和语文教学的目标一脉相承,但初中学生整本书阅读现状堪忧。笔者所在学校的“畅享·拾萃”整本书阅读等级评价机制将阅读的一系列量化评估、读书笔记和读书报告等定性评估相结合,以“畅享·拾萃”整本书阅读一周记录袋为依托,与学校的“读书节”各项活动、书友会沙龙活动互为补充,为学校营造良好的阅读整本书的氛围,让诸多学生从阅读的成功中感受收获的喜悦。  【关键词】评价机制;多元化;全面性;激励性
目的:体外培养大鼠血管生成素-1(Angiopoeitin-1,Ang-1)基因修饰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即(Ang-1-EPCs)。构建股动脉球囊损伤的大鼠模型。探讨Ang-1基因修
【摘要】培养学生感知、感悟的能力是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教师要努力追求真实的阅读过程,引导学生跟文本之间产生真实的“对话”,科学而有效地引导学生做文本的“知音”,使之能够潜心会文、敏于感知、善于感悟。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感知感悟;合作探究;文本形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谆谆告诫我们:“阅读教学,要帶领学生在课文里走
目的:研究RASAL1基因在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初步探讨RASAL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并研究胃癌组织中K-ras突变情况。   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部分,阅读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还原法教学就是其中的一种.还原法就是老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对文章中的言语、词句、情景等进行回归作者写作时的最
【摘要】本文从教学方式以适合孩子为标准,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色生香”起来;探究形式以独立思考、群体探究相结合,让学生“神气活现”起来;以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让课堂气氛“活蹦乱跳”起来等三个方面探讨了让语文课堂“活色生香”的妙招。  【关键词】语文教学;“活色生香”;“神气活现”;“活蹦乱跳”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固定的功课就
【摘要】在语文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期望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的情绪体验内化,形成自己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让他们的道德动机符合社会的要求。  【关键词】语文课堂;情感体验;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情感教育融入语文教学已经屡见不鲜,许多学者和一线教师都有独到的研究成果。惠州学院中文系吕巧珊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