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柯林斯:反思卓越后的衰落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liao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年,吉姆·柯林斯以他的两本图书享誉全球商界,那就是《基业长青》、《从优秀到卓越》。
  而在这之后,他的步伐丝毫没有停歇,他又和同事莫滕·汉森一起进入了一个长达六年的研究课题。可他俩的研究成果还未来得及公诸于世,那些看似难以撼动的企业帝国就开始了分崩离析,它们围绕在柯林斯的周围而出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由此,柯林斯的创作计划发生了调整和变动,于是,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部著作——《再造卓越》。
  
  帝国的坍塌
  
  2008年9月25日,柯林斯就坐在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空客飞机上思索着这部新书的前言。此刻,对于洪水猛兽般的全球巨变,让他感慨万千!
  曾在《财富》500强中名列第156位的贝尔斯登公司从神坛上掉了下来,由摩根大通收购,而且整个交易就在一个周末仓促达成,
  雷曼兄弟公司在经历了158年的辉煌之后,也陷入了破产的绝境;
  房利美和房地美同时危机缠身,最终只得被政府接管;
  美林证券公司代表了美国近一个世纪以来的辉煌,最后也没有逃脱被收购的厄运,
  还有,步履蹒跚的华盛顿互助银行差点成为了历史上面临破产的最大商业银行……
  
  从卓越到衰落
  
  但是,柯林斯很清楚地告诉读者:他的这部新作,不是要谈论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完全不是为了阐述如何来修复那支离破碎的金融市场体系,而是在此更早的三年前,他就已经在关注一些历史上曾经最卓越的公司是如何衰落的了。
  本书也不以谈论昔日的业界巨鳄江河日下的案例,来寻求对读者感官的刺激,而是要着眼于人们能够从中得到什么收获,怎么能更好地把握企业的实践行动。
  柯林斯在书中提出并探讨了企业衰落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狂妄自大;第二阶段,盲目扩张,第三阶段,漠视危机,第四阶段,寻找救命稻草;第五阶段,被人遗忘或溯临灭亡。
  其实,在《从优秀到卓越》的书中,柯林斯就发出过警示:作者挑选了那些具有15年以上卓越表现的企业,去探寻它们的成功法则,但并不去预测这些公司在15年以后依然能够基业长青。而在《再造卓越》中作者揭示的,就是那些最强大的公司也仍然有可能自我毁灭。当然,它们也完全可能东山再起。迪斯尼、IBM,在历史上都曾陷入低谷,终又再铸辉煌。
  
  审视恶性五阶段
  
  对于企业衰落的这五个阶段,我们一定不要轻易地嗤之。细细地读进去,做企业的人都会被紧紧抓住,而由衷地产生内心的震撼。
  如:在狂妄自大的时候,企业遭到的损害是什么?因傲慢而导致决策失误。表现则是不断地“自我夸耀”,由此代替了“自我反思”。
  而盲目扩张的背后,又是什么动力在驱使?因为执迷于增长,而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企业的核心使命。说得更明确一些,就是公司在衰落的第二阶段所遭遇的问题,不是因为扩张本身,而是因为没有节制的贪求,违背了“帕卡德定律”。帕卡德,是惠普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正是他洞悉发现:一家卓越的公司之所以会消亡,往往是因为机会太多,而不是没有机会。柯林斯的观察是:随着机会的增加,岗位的增加,而在关键的岗位上安排错误人选的几率就会增加,无形中官僚机制就被引入、堆砌在企业的每个角落,公司的运营就会渐渐陷入恶性循环。
  五个阶段,需要我们不断审视,由此柯林斯得出结论:衰落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我们也可以尽早察觉导致企业衰落的原因,关键在于领导者。如果领导者能够深刻认识衰落的五个阶段,他是可以带领团队避免从巅峰降到谷底的命运的。
  
  责任编辑:王 缨
其他文献
1. 问题  江苏省2012届苏北四市3月高三调研卷第18题:  如图,已知椭圆C的方程为x24+y2=1,A,B是四条直线x=±2,y=±1所围成的矩形的两个顶点.  (1) 设P是椭圆C上任意一点,若OP=mOA+nOB,求证:动点Q(m,n)在定圆上运动,并求出定圆的方程;  (2) 若M,N是椭圆上两个动点,且直线OM,ON的斜率之积等于直线OA,OB的斜率之积,试探求△OMN的
我们已经知道这样一些事实:  若素数P≠2、5,当1p表示成十进制循环小数时,它的循环节长度为P -1 ,或P-1的某因子,且当循环节长度为偶数时,前半循环节和后半循环节的对应数码之和一定是9.  如113=0.0·76923·,循环节长度为13-1=12的因子6,且0+9=7+2=6+3=9.  又如117=0.0·588235294117647·,循环节长度为17-1=16,且0+9=5+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