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xiao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利于其形成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意义进行简述,并提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具体方法,希望促进小学数学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学习能力
  一、引言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逐渐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因为通过合作学习可培养学生实践和探究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责任,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的意义
  (一)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可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可将学生传统课堂中被动的学习状态变为主动,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不同的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以他人之长处,补自己之不足,可以提高小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可增强学生间的团队意识,使学生和学生之间积极沟通,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积极互动,在课堂的合作过程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在合作时共同探究、遇到问题共同解决,通过团队成员共同努力解决学习数学知识遇到的困难,实现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可促进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以积极的态度互相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教学内容,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课堂上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教师为课堂的引导者,通过对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使教学内容更加有针对性,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同时通过合作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对小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
  (一)因材施教,合理分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首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进行合理划分数学小组,这样可实现小组和小组之间成员的数学水平相当,同组内的成员数学水平实现取长补短、互相补充和促进,在合作过程中能互相配合,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在分组时可通过日常的授课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阶段测试取得的成绩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学习小组的合理划分,这样才能做到科学分组。此外,由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教师也可根据学生课堂上的实际表现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调整,保证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小组之内,组内成绩优秀的学生可起到榜样的作用,帮助其他成员提高成绩,同时也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实现学生之间互相促进、共同成长。
  (二)课堂合作,明确分工
  分组完成后,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应该为学生进行明确的分工。例如:在讲解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四则运算》知识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为学生展现例题,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明明去游乐场玩,已知成人票价是:26元/人,儿童票是半价。请问明明一家三口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请列式并计算。当学生明确例题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并且为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在小组中数学成绩相对不高的学生可试着计算一张儿童票需要多少钱,组内数学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可计算出两张成人票和一张儿童票一共多少钱,组内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可对题中应用的数学算式,总结出四则运算的计算规律,当每个人的任务完成时,教师要检验其任务的完成情况,由于学生之间的数学水平不相同,在计算过程中可能出现计算错误,错误出现时,要进行组内成员互相讨论,找出错误原因,然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组内成员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找出自己完成任务时存在的不足,这样每个人都能在活动中体现出自己的力量,进而对四则运算知识更透彻的学习,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三)课后总结,积极评价
  小组合作在课堂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教师要对不同的学习小组以及同组之间的不同成员进行积极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结果对学习小组进行鼓励,让学生正确认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从而在小组合作的时候更加积极,体会到合作学习为其带来的快乐和意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团结的力量,体会到合作的精神。通过对同组成员之间的评价,让数学成绩不同的学生体会到各自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树立更高的学习目標,提高小组整体的数学水平,从而达到合作学习的教学目的。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通过课堂对学习小组进行明确的分工,课后进行积极评价的方式,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晓男,高珊珊.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8(9):65.
  [2]王忠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才智,2018(9):49.
  作者简介:
  万楠,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玉石小学。
其他文献
提出了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框架及建立新实践教学体系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论述了多种实践教学的方法、编写实践教学教材与指导书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几类实践基地的建设.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帮助教师有效地优化教学设计,从而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在数学课堂中应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在初中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学的现代化进程,已经逐
目的 探讨关节灌洗术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关节灌洗术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67例,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采用shahriaree评定
目的分析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的联合疗法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5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2组均使用美
摘要: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让学生对化学知识更感兴趣。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对于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也能降低教学的难度系数,从而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微课在高中化学基本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接着重点论述了微课在实验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以期为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微课;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能力;应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患者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的护理措施及影响。方法选取70例机械通气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