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震形成机理探讨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jiangd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综合分析了断裂构造在地表的展布形态和在剖面上断面的产状、断层带内充填物、地震震源机制解、地下核爆炸地表破坏效应等基础上,提出了“断面凸破”地震成因物理模型假说。基于断面凸破模型,解释了发生在板块内部和板块俯冲带上大小地震的破裂特征,以及地震的孕育和发生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众多效应或现象。同时提出了需进一步验证此模型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断面凸破  地震机理  物理模型
  中图分类号:TU4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1(a)-0001-03
  地震成因理论在防震减灾各个方面均具有基础性、指导性地位。地震成因理论或假说众多,而地震形成机理的物理模型鲜有介绍。我们结合断裂构造特征、震源机制解以及地下核爆炸地表破坏效应等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并建立地震形成机理物理模型—断面凸破地震成因物理模型,以期给出一个清晰的地震成因物理图像。
  1  断面凸破地震成因物理模型
  断面凸破的“断面”指的是断层面,“凸”指的是由于断层面的不平整随之造成断面上岩石的相对凸体,称“断面凸体”,“破”指的是断面凸体受到断层两侧应力集中碾压(压剪作用),产生破裂,随即产生地震。换句话说,断面凸破是指断层面上存在的岩石凸体,受断层应力作用产生破裂,引起地震,这就是断面凸破模型对地震发生机理的一般描述。断面凸体与其断层的形成同步产生,断层形成后,断面凸体便存在于断层的各个部位,位于两个断层面上的凸体和凹区,首尾相连,无论按断层倾向还是断层走向,凸体贯穿于断层始末,如图1初始阶段示意图所示。断面凸体为什么会在断层两盘相对挤压剪切应力作用下产生破裂,随之引起地震呢?首先,这是由于断面凸体阻碍了断层的相对运动,其前端成为应力集中点;其次,断面凸体存在于断层面上,相对断层两盘巨大岩体而言,体积较小,因此,基于以上两个因素,断面凸体的破裂是必然的,如图2断层蠕动阶段示意图、图3地应力集中阶段示意图、图4地震雏形阶段示意图所示。断面凸体相对较小,断面凸破产生的地震就小,相反,断面凸体越大,断面凸破产生的地震就越大,如图5地震阶段示意图所示。断面凸体截弯取直破裂,并从断层面上分离出形似透镜体状的岩体,岩体进一步受力再破裂称为余震,如图6余震阶段示意图所示。
  从上述断面凸破原理分析可知,断面凸破本质是,在地应力作用下不平直断层的截弯取直破裂(产生地震),因此,地震是断层演化过程中的产物。板块构造理论及其地壳运动为地震成因提供了动力源,断面凸破地震成因物理模型的认识和观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发震断层本质特征的认识。断面凸破模型认为,断层面不平直表现出断层两个面互为凸凹体,其中凸体称断面凸体,是断层盘岩体的一部分,岩性及其力学性质相同。且断面凸体收尾相连,贯穿于断层始末。二是对震源点位置的认识。断面凸破认为断面凸体在断层两盘压剪应力作用下,凸体前端受力最大,应力集中最易破裂(产生地震),即地震起初破裂点——震源位于断面凸体边缘受力最大点。三是地震破裂过程的认识。断面凸破模型认为,断面凸体的破裂产生地震,凸体的截弯取直破裂过程,即一次主震的连续完整序列,凸体受力以截弯取直形式破裂同时被推移,即造成了地震滑移,而此时孕震断裂则几乎不运动,震后调查孕震断裂的活动遗迹,应为地震波引起的同震效应。四是对余震及其产生机理的认识。断面凸破模型认为,余震是由断面凸体破裂并从断层面上分离出来的形似透镜体状的岩体,受应力作用进一步被压剪破裂引起的地震——这时称余震。余震的空间分布限定在形似透镜体的岩体内。
  2  断面凸破模型诠释地震的孕育和发生及其部分地震效应
  2.1 震后断层活动遗迹
  由断面凸体破裂并滑动形成的地震断层,位于地下震源附近,也可能延伸到地表,其明显的特征是断层是新产生的,两盘留有断层擦痕。而震后地表暴露出来的发震断层和其他断层的错动或张开,是由地震断层破裂到地表或地震波传播过程中遇到断层不连续面,造成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在地表留下的活动痕迹,应划归为地震效应的一种类型,与地下核爆炸引起的地表断层活动类似。
  2.2 余震
  凸体以截弯取直形式破裂,被剥离下来的凸体常常呈透镜体状(地表出露的断层破碎带中常见到断层透镜体),暂且称为“地震透镜体”。主震过后,断层两盘继续对地震透镜体碾压,产生相对主震震级较小的、在时间上晚于主震的地震,称余震,并具有以下特征:(1)与主震产生的机理相同;(2)余震与主地震破裂面存在一定的夹角;(3)余震被限定在地震透镜体范围内。
  2.3 板块俯冲带地震
  大洋中脊深处不断上涌的岩浆形成海底火山,正是洋壳上的岩石凸体,与断面凸体的结构相似,当一个或一排海底山脉被推移到俯冲带的接触面时,大陆板块只有将这些大小凸体“推倒”了,洋壳才能继续俯冲下去,海底山脉被推倒破裂的过程就是地震过程(见图7),由于海底山脉受到大陆板块的阻挡,倒过来看就是大陆板块推挤海底山脉,这种条件下海底山脉的破裂属于张剪性质,这就为张剪性断裂的震源机制解找到了依据(见图8);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否进入到活跃期,决定因素有兩个:一是刚刚进入俯冲带的海底山脉是否密集;二是海底扩张速度是否加快了。
  3  结语
  断面凸破地震成因物理模型,对于地震成因、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各种现象及其之间的联系具有较合理地解释,但目前还处于资料的分析和假说阶段,有必要进一步开展不同材料不同尺寸的实验研究、建模并进行数值计算、地震遗迹现场调查以及监测分析地震的完整过程等四项研究工作,完善和验证该理论。
  参考文献
  [1] 傅征祥,刘桂萍,邵志钢,等.板块构造和地震活动性[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9:111-133.
  [2] 徐世芳,李博主.地震学辞典[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302.
  [3] 刘博研,史保平.Ms8.1昆仑山口西地震和Ms8.0汶川地震余震序列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持续时间的对比[J].地球物理学报,2012,55(6):1942-1951.
  [4] 闫伟,彭汉书.静∕慢地震研究现状及意义[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1,31(S1):51-56.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知识培养也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越来越多的高职高专学校重点建设学科。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顺应教师资格证国考、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投入使用、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三大背景的需要,需积极加强语文教育专业建设,但目前而言,受理论研究不充分、教学内容创新不足、相应的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为此,需从整体上进行革新,通过完善课程体系,丰富课堂教学设计,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措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导致电力需求急剧下降。同时,由能源生产和消费、技术和体制革命,还有国际合作新主张带来的环境形势冲击,让电力行业这个污染排放大户在环境治理和全球变暖的双重压力下,需要进行全面深化的改革。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让我国电力发展顺应当今的经济发展态势,在保障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能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实现清洁、高效、可持续性发展显得尤
期刊
摘 要:关爱留守儿童,让其感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助推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提升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实现中国梦中就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该文使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地参与式观察法,结合“舞蹈公益百校行”的个案,驾驭网络化治理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剖析了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中具有的的专门化、灵活与速度、创新性、扩大的影响力四大优势,分析了需要注意目标一致、沟通灾难、分割式协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下,高校在法学人才培养方面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教学改革的推进,搭建网络平台教学平台,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也成为法学实践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思路。该文以“刑法学”教学为例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以及网络平台教学模式下刑法学实践教学的意义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学相关案例对网络平台教学模式下刑法学实践教学方法的完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网络平台 法学实践教学
期刊
摘 要:目的 为增进了解韩国创意经济发展背后的原因及机制。方法 实地调研分析韩国博物馆文创商品的类别、销售情况以及运行模式,总结了韩国对于创意经济的扶持政策及专业人才培养思路。结果 创意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及系统的产品研发,同时要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行业挂钩。结论 该文章可为国内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品的系统研发提出成熟的借鉴思路。  关键词:文化产品 博物馆 产品开发 创意经济  Abstr
期刊
摘 要: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和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产业与教育的协同发展,是实现“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贯通目标的有力工具。文章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湘南学院为例,探讨构建地方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推动地方本科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促使地方本科院校成功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  关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内各城市轨道交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大肆开展城市交通道路工程,而在此过程中,受材料、技术等因素的限制,继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为此,该文主要针对现阶段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论述,并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主要问题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72 文献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也进行了不断改革,在小学教学课堂中也不断引入了新的授课形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对话式教学形式能够跟进时代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中创设对话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形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鼓励学生们进行小组探讨。对话式教学的引入使小学数学教学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达到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这种授课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使教
期刊
摘 要:《纳税实务》是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背景下,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过程中也遇到诸多问题,该文意在给其他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提供思路。  关键词:三全育人 会计专业 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2(a)-0125-0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教育界逐渐探
期刊
摘 要:中高职自动化专业教育体系的衔接,能够帮助学生更加顺利地在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实现平稳过渡,这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系统构建、专业技能的系统养成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对中高职自动化专业教育体系衔接问题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中高职自动化专业教育体系的衔接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有效提升中高职自动化专业教育体系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中高职 自动化专业 教育体系 有效衔接  1 中高职自动化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