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奠基人 创理论重实验 精确测定水的三相点教育界一代宗师 著教材研教法 因材施教桃李遍天下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neaig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 年1 月2 日是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清华、北大教授黄子卿诞辰121 周年纪念日。
  黄子卿(1900.1.2—1982.7.23),字碧帆,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槐子岗村。1904 年,在本村私塾受启蒙教育。他的外祖父和舅父古文造诣颇深,藏书甚丰,给了黄子卿很好的早期教育和深刻的影响。
  1915 年,黄子卿考入长沙雅礼中学。该校有一个清末曾中探花的汪姓教师,任教文学与算术。他发现黄子卿在数学方面颇具天赋,建议他以学数理为宜。这对黄子卿以后献身科学事业起了很大影响。
  1919 年,黃子卿中学毕业,考入清华留美预备班第7 期,1921 年6 月结业。
  1922 年9 月,黄子卿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主修化学,1924 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随即转入康奈尔大学,于1925 年获理学硕士学位。同年9 月入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后因公费到期,1927 年12 月结业回国。
  黄子卿回国后首先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作助教。在吴宪教授指导下做蛋白质变性研究。
  1929 年9 月,黄子卿应聘,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1930 年2 月,与夏静仁女士结婚,共生有四子。
  1934 年6 月,黄子卿再赴美国,回到麻省理工学院,师从热力学名家比泰(J. A.Beattie),做热力学温标的实验研究,精确测定了水的三相点。他精心设计了实验装置,并经过一年多的反复测量,终于测得水的三相点为0.009 80±0.000 05℃。
  这项工作成为黄子卿博士论文的一个部分。1935 年黄子卿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哲学博士学位。1938 年,《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汇刊》发表了黄子卿、贝蒂、本笛克特3 人合写的论文,题为《绝对温标的实验研究(V):水的冰点和三相点的重现性;水三相点的测定》。美国标准局曾组织人员重复实验, 结果与黄子卿的测量结果一致。这一结果被美国华盛顿哲学会主席斯蒂姆逊(H. F.S t i m s o n )推崇为水的三相点的可靠数据之一,成为1948 年国际实用温标(IPTS-1948)选择基准点——水的三相点的参照数据之一。随即在1948 年,美国编辑的《世界名人录》列入了黄子卿的名字。1954年,国际温标会议在巴黎召开,再次确认上述数据,并以此为准,定绝对零度为-273.15℃。
  黄子卿于1935 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即于同年回清华大学任教。他克服重重困难,建立了电化学研究的实验设备,开始从事溶液理论的探索研究。
  1937 年七七事变后,黄子卿随清华大学辗转千里,从北京到长沙,又从长沙到昆明,在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联合成立的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当时,中国大部分化学界的英才汇集于西南联合大学。他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紧跟化学科学的世界步伐,坚持国内化学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蜚声中外的中国化学家。
  1945 年,抗战胜利后,黄子卿随清华大学回到北京。
  1948 年,黄子卿第3 次赴美国,应聘加州理工学院客座教授,作结晶学研究。
  1949 年7 月,黄子卿回国,继续在清华大学任教。
  1952 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黄子卿被调至北京大学化学系做教授,任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
  1955 年6 月,黄子卿成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是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
  1981 年,中国开始推行学位制,黄子卿参加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工作。
  黄子卿从事过电化学、生物化学、热力学和溶液理论等多方面的研究。他精确测定了热力学温标的基准点——水的三相点,而且在溶液理论方面颇有建树。他是中国物理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黄子卿从事高等学校化学教育55年,讲授过物理化学、化学热力学、统计力学、电化学、溶液理论等。被誉为中国物理化学的一代宗师。
  黄子卿于1956 年出版了《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是中国这个领域第一部教科书。针对中国大学的实际情况,采用自具体到抽象的编排次序,为提高物理化学教学质量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长期被选为这门课程的主要参考书。
  黄子卿综合讲授溶液理论课的经验和长期从事溶液理论研究的成果,并不断以世界溶液理论最新进展充实教学内容,撰写了《电解质溶液理论导论》(1964,科学出版社)及《非电解质溶液理论导论》(1973,科学出版社)2本专著。前者的修订版(1983)获国家教委颁发的1988 年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
  一位在西南联合大学听过黄子卿讲课的学生曾这样写道:“老师谆谆善诱,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客观地分析事物,不断重新检验已被接受的结论并探讨新的思路。蒙教诲已39 年,而学生脑中印象清晰如昨。记忆中老师穿着蓝布大褂,戴厚黑边框眼镜,正在昆明新校舍破旧的泥墙教室中作精彩的理论化学讲演,使学生居然暂忘饥饿与困苦,而对大自然一心向往。”
  学生和晚辈常常向黄子卿提出“究竟什么是科学?”这个问题,他则精炼地回答道:“科学的核心是一个‘新’字: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公式,新的技术,新的数据。”这就是说,要永远不停止探索和追求,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中国的老一辈科学家,常常是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之士。黄子卿不仅是中国物理化学界的一代宗师,物理化学之外还有文史和诗情。如:
  1941 年秋,疟疾缠绵;卖裘书以购药,经年乃痊。追忆往事,不禁怆然:
  饭甑凝尘腹半虚,维摩病榻拥愁居;草堂诗好难驱疟,既典征裘又典书。
  1945 年8 月10 日,夜雨早寝。清华研究所警笛忽鸣,继闻欢呼声,乃知为日本投降之喜讯也:
  秋风万里客边城,缥缈燕云故土情;八载昏霾顷刻散,雨中残梦笛三声。
  1976 年秋,“四人帮”终于倒台,如久旱之后得甘霖也:
  盈巅白雪遇春妍,社会新型万物鲜;千里奔腾憎伏枥,红专齐进不知年。
其他文献
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学习正在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共同趋势。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共同开展的课题“学会思考:通过项目学习变革高中科学教育”,汇聚、指导全国数百位科学教育研究与实践工作者共同开发高中项目式科学课程,建构“基于真人真事”“外显问题解决思路”“促进学生学会思考”的项目式课程开发和教学实施模式的理论体系,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提升的“互联网
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着陆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探月工程圆满收官。中国国家航天局12月19日正式向中国科学院移交了本次从月球上采集回来的1731克月球土壤和岩石样品,国家天文台建设了月球样品实验室,专门用来保存分配这些月球土壤和岩石,并组织科学家开展科学研究。
当你用煤烟灰覆盖鸡蛋时会发生什么呢?它会变得超级黑,但也会变得超级闪亮(图1)!  安全注意事项:在本次实验活动中,你需要把你的手靠近蠟烛火焰,一定要请一位成年人协助实验。如果不小心烧伤,请立刻用冷水冲洗烧伤处20分钟。  实验条件及材料  ●鸡蛋  ● 水  ● 洗涤剂  ● 干净的抹布  ● 茶蜡蜡烛  ● 火柴或者打火机  ● 玻璃杯  活动步骤  (1)用水和洗涤剂仔细地清洗鸡蛋,然后用一
研究背景  盐酸是重要工业原料,其生产原料氢气和氯气来自氯碱工业产品。氯碱工业作为高中化学学习化工生产的第一课,涉及较多化学工艺基本原理,对于学生了解化工生产过程具有重要作用。但实际教学中却缺少盐酸工业制法的演示装置。  目前,工业盐酸生产一般采用石墨三合一合成炉法。主要生产流程为:氢气经缓冲罐和阻火器,通过止逆阀与经过氯气缓冲罐的氯气在灯头处汇合进入合成炉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在炉内被
在前述各讲中,通过阐明其总成作用,我们已经说明了STEM 教学法几乎可以包容已有的各种教学法的特征,并且进一步阐明了其最为本质的教学法价值。以此为基础,我们已经得出结论,STEM 教育是与时俱进的教育科学发展的产物,无疑是迄今为止具有的最为先进的教学法之一。那么,我们可以也应该将其应用到当前教学乃至教育的哪些地方、哪些方面呢?作为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内容之一,我们又如何在新时期应用好STEM 教育呢
编程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当前社会运行的基石之一。如今,以编程学习为基础而延展开的思维学习覆盖了全年龄段的学生。简单来讲,编程包括软件编程和硬件编程。软件编程可以理解为纯粹使用编程实现某一个只需要在电脑当中实现的功能;硬件编程除了纯粹的编程以外,还涉及一些电路或者其他硬件知识,例如一些常见的传感器、蓝牙传输或Wi-Fi 传输等模块。而把这些硬件综合在一起后,就是我们常说的机器人编程。  机器人编程结
项目的核心内容是线下演讲活动,每月1 期,由多位嘉宾以不超过20 分钟的演讲和现场演示的方式向观众展示科学的魅力和背后的故事。同时,此项目还包含运营新媒体矩阵、进行科普技能培训、建立科学家资源库等内容,通过丰富的活动和内容打造“我是科学家”品牌。  实施过程  趣味科学讲出来  线下演讲活动以月为周期举办,以演讲和现场演示的方式向观众展示科学和科学家的故事,为了让每期演讲有节奏地进行,年初会进行全
“摇曳光彩处,弹奏科技音”特色活动,依托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实训中心和启明学院,发挥工程实训中心这一“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体验华中科技大学与业界共同创办的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以学生为中心”的启明学院的创新教育。本次活动以线上观看教学视频,线下动手科研实践的特殊形式开展。在开营之前,由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实训中心和启明学院为全体营员准备特色科技资源包和操作视频资料,并将活动资源包寄送给全体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