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果壳互动科技传媒有限公司:“我是科学家,我来做科普”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6190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目的核心内容是线下演讲活动,每月1 期,由多位嘉宾以不超过20 分钟的演讲和现场演示的方式向观众展示科学的魅力和背后的故事。同时,此项目还包含运营新媒体矩阵、进行科普技能培训、建立科学家资源库等内容,通过丰富的活动和内容打造“我是科学家”品牌。
  实施过程
  趣味科学讲出来
  线下演讲活动以月为周期举办,以演讲和现场演示的方式向观众展示科学和科学家的故事,为了让每期演讲有节奏地进行,年初会进行全年的整体规划。每一期演讲的主题都兼具前沿性、故事性、现场感,注重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科技前沿成就与社会公众需求的体现,并且融入重大科学议题的讨论或争议性话题,做到严谨与轻松俱备,科学与故事相平衡。
  例如,中国科学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慧眼”天文卫星首席科学家张双南发表题为“文化自信需要科学精神”主题演讲,他在演讲时并没有直接讲什么是科学精神,而是首先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之后旁征博引,用引起观众思考的方式引出科学精神的重要性,之后才逐渐加入前沿科技内容,强调科学精神的必要性。整个演讲兼备了科学性和故事性,在传播科学精神的同时,也没有忽略现场观众的体验感。
  沉浸式体验科学魅力
  在嘉宾邀请方面,活动精准定位“科学家”,邀请高校、科研院所内副教授以上或具有同等级别的人士,年龄结构涉及老中青,既有资深院士,也有一线年轻科研工作者,同时,“我是科学家”关注女性科学家,几乎每期都有至少1 位女性科学家登台。
  内容打磨方面,科学星探会和科学家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帮他们搭建演讲的结构,挖掘科研经历当中有趣的故事,帮助科学家试讲、走台和彩排,反复打磨内容的各个方面。不仅要让科学家在演讲中讲解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挖掘科学故事和科研过程,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从而达到弘扬科学精神的目的。
  在人物形象设计方面,项目不仅仅满足于拍摄高清大片,而是从一开始就结合当期主题、嘉宾身份及演讲内容,为他们设计动作和姿势,由摄影师拍摄,并由设计师完成最终的海报设计。在进行拍摄的过程当中,科学星探还会与科学家进行采访和聊天,产生的采访内容会成为活动预热的素材,以及现场作为观众进场之后的暖场环节进行播放。
  在场地方面,项目选择了具有沉浸感的剧场类场地,或通过搭建营造沉浸式氛围。同时,大型物料和大气的视觉设计,也可以营造明星演出一样的气氛。
  例如,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郝蕾作了“宇宙的奥秘,我们头顶那方星空”的演讲,她在讲述自己与宇宙结缘的过程中,现场的灯光、大屏互相配合,让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得到享受,沉浸在科学家的语言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叶盛,同时也是科普人和科幻人,他分享了自己写科普文章的经验。2012 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G 蛋白偶联受体研究之后,多家媒体向叶盛约稿,而他针对3 家不同媒体不同的读者群,改写了3 篇不同的文章。在他的演讲中,不仅是分享做科普的经验和故事,同时也科普了G 蛋白偶联受体的科学知识,短短20 分钟,实现了科学与故事的平衡。正是因为在演讲的背后,有演讲选题、演讲结构、舞台效果等方面的重重打磨,才能最终达到预期效果,获得线上线下观众的认可。
  打破刻板印象,打造科学明星
  在这个专程为科学家搭建的舞台上,科学家就是熠熠生辉的明星。科学家是科学普及的第一战略力量。“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活动就是为科学家做科普搭舞台、做服务,形成示范效应,引领更多科学家走向科普实践的广阔天地。
  几乎每期活动都设计了与主题有关的暖场节目,其中不少次都是由科学家担任暖場演员,展现了科学家的另一面。之后,嘉宾依次上台演讲,并在演讲结束后与观众进行5 分钟的互动问答。每期结束前还会由科协领导为科学家颁发科学顾问聘书,提升科学家参与活动的荣誉感。活动全程在网易、一直播、哔哩哔哩进行直播,并全程录像,促进活动现场及后期的线上传播。
  项目同样考虑到了观众的感受,为了让观众具有互动感和参与感,每期活动都制作和主题密切相关的拍照板和手牌,让观众在入场前可以拍照,触发社交需求和自发传播。活动结束后,观众还可以和科学家交流、合影,打破群众对科学家群体的刻板印象。
  现场活动结束后,所有演讲会进行后续处理,开始在线上二次传播。“我是科学家”项目在微信、微博、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搜狐、网易、虎嗅、趣头条、腾讯、优酷、土豆、一直播、哔哩哔哩、36 氪等14 个主流媒体渠道上均设置了官方账号,形成了传播矩阵。同时,科普中国、果壳传播矩阵及项目支持单位也会参与到宣传之中。
  为了维持账号的日常传播,项目进行了大量的原创内容生产,以进一步带动演讲内容的传播。项目还借助外部力量进行扩大宣传,比如组建微信转载群、邀请主流媒体进行报道等。随着知名度的提升,项目获得了媒体、出版社等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和关注,越来越多的媒体、机构主动联系项目组参与合作。
  特点及亮点
  从2018 年6 月到2019 年,项目完成了20 场线下演讲活动,共邀请演讲嘉宾88 名,其中不乏叶叔华院士,王志珍院士,王贻芳院士,张双南、申旭辉、张熇等著名科学家。参与过项目的科学家和机构组织等都积极推荐身边的科研工作者参与科普,极大地促进了科研圈参与科普的热情。
  经过项目的运营,多位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获得了公众的熟悉,他们的演讲作品在网上获得了极高的阅读量,达到了项目促进科学家参与科普,打造科学家网红的目的。其中包括叶盛、崔凯、张昕等,比如崔凯的《转基因科普,终于有一场有血有肉、有理有据的演讲了》,仅官方微信和果壳微信的阅读量就已经超过525 万,在当时百度搜索关键词“转基因”,第1 条信息就是该篇文章。
  在活动落地方面,“我是科学家”还积极与中国科技馆、上海科技馆、广东科学中心、国资委新闻中心等机构合作,联合举办活动、邀请嘉宾,扩大项目的影响力,传播科学家做科普的理念。
其他文献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
从2009 年到辽宁省实验学校以来,她从事科技教师工作已经10 多个年头。这10 多年也是她不断学习、不断充电的过程,获评全国高级科技辅导员,她感谢学校、同事、科技辅导员协会为科技教育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也感谢这份工作让自己“乐在其中”。  感谢两位启蒙教师  与许多兼职科技辅导员不同,杨烁是一名专职科技教师,也是一名小學教育工作者。在获得认证的高级科技辅导员当中,她是较为年轻的一位。  其
研究背景目前,城市里一些大的街道已实现大型吸式垃圾车清扫,但大多数马路还是依赖环卫工人的手工劳作。为了给城镇带来整洁面貌,清晨4点钟环卫工人就要到街道上清理垃圾。作
果汁饮料是一种深受广大中学生青睐的饮品,也是现代食品加工必不可少的产品之一。高中化学新课标[1]在选修课程STSE综合实践主题中建议“调查食品中添加剂的使用并进行相关的
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学习正在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共同趋势。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共同开展的课题“学会思考:通过项目学习变革高中科学教育”,汇聚、指导全国数百位科学教育研究与实践工作者共同开发高中项目式科学课程,建构“基于真人真事”“外显问题解决思路”“促进学生学会思考”的项目式课程开发和教学实施模式的理论体系,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提升的“互联网
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着陆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探月工程圆满收官。中国国家航天局12月19日正式向中国科学院移交了本次从月球上采集回来的1731克月球土壤和岩石样品,国家天文台建设了月球样品实验室,专门用来保存分配这些月球土壤和岩石,并组织科学家开展科学研究。
当你用煤烟灰覆盖鸡蛋时会发生什么呢?它会变得超级黑,但也会变得超级闪亮(图1)!  安全注意事项:在本次实验活动中,你需要把你的手靠近蠟烛火焰,一定要请一位成年人协助实验。如果不小心烧伤,请立刻用冷水冲洗烧伤处20分钟。  实验条件及材料  ●鸡蛋  ● 水  ● 洗涤剂  ● 干净的抹布  ● 茶蜡蜡烛  ● 火柴或者打火机  ● 玻璃杯  活动步骤  (1)用水和洗涤剂仔细地清洗鸡蛋,然后用一
研究背景  盐酸是重要工业原料,其生产原料氢气和氯气来自氯碱工业产品。氯碱工业作为高中化学学习化工生产的第一课,涉及较多化学工艺基本原理,对于学生了解化工生产过程具有重要作用。但实际教学中却缺少盐酸工业制法的演示装置。  目前,工业盐酸生产一般采用石墨三合一合成炉法。主要生产流程为:氢气经缓冲罐和阻火器,通过止逆阀与经过氯气缓冲罐的氯气在灯头处汇合进入合成炉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在炉内被
在前述各讲中,通过阐明其总成作用,我们已经说明了STEM 教学法几乎可以包容已有的各种教学法的特征,并且进一步阐明了其最为本质的教学法价值。以此为基础,我们已经得出结论,STEM 教育是与时俱进的教育科学发展的产物,无疑是迄今为止具有的最为先进的教学法之一。那么,我们可以也应该将其应用到当前教学乃至教育的哪些地方、哪些方面呢?作为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内容之一,我们又如何在新时期应用好STEM 教育呢
编程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当前社会运行的基石之一。如今,以编程学习为基础而延展开的思维学习覆盖了全年龄段的学生。简单来讲,编程包括软件编程和硬件编程。软件编程可以理解为纯粹使用编程实现某一个只需要在电脑当中实现的功能;硬件编程除了纯粹的编程以外,还涉及一些电路或者其他硬件知识,例如一些常见的传感器、蓝牙传输或Wi-Fi 传输等模块。而把这些硬件综合在一起后,就是我们常说的机器人编程。  机器人编程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