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在互联网环境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把握“互联网+”内涵,将互联网技术与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联系在一起,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从而使得高校图书馆始终能够服务于读者。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图书馆 读者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0(a)-0224-02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数字图书馆得到了迅速发展,这无疑是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该尽快适应当前网络环境,并积极地探索信息服务的方式和渠道,进一步加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团队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在互联网环境背景下与时俱进,使得高校图书馆能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取得更好的发展。
1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的新特征
1.1 读者需求的多元化
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的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高校图书馆的读者能够利用互联网资源获取各种图书资源信息,并且能够依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对图书资源进行更好的选择。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凸显自身个性。此外,高校图书馆读者也可以选择相关学科领域的图书资源进行学习,因而高校图书馆读者的需求就呈现出了多样化和多学科的特征。
1.2 个性化需求增强
在互联网环境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读者需求有较强的个性化特征,比如,读者可以独立自主地选择信息资源,也能够依托互联网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读者也可从图书馆的数据库里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所需的信息资源。
1.3 读者范围和数量上的增加
在当前互联网环境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读者的范围和数量不断增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读者能够利用互联网资源获取自己所有需要的信息。此外电子图书馆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读者不再仅仅局限于本校的师生,通过对互联网的应用,使得校外更多的人也能够享受到良好图书馆的服务。
2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新变化
2.1 服务方式的变化
在互联网环境的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方式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只能提供面对面的借还服务,而现在高校图书馆服务由传统的单一、被动方式变成了交互式服务模式,不仅可以对网上的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和处理,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在获取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从而从整体上提升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质量。
2.2 评价标准的变化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主要提供纸质文献的阅览以及借出服务,其服务方式较为固定和单一。若按照传统的服务模式进行评价,高校图书馆的评价标准来源于馆藏数量、图书借阅量及读者数量,而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背景下,传统的评价标准早已过时,在现在的评价标准中更注重是否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文献信息服务及信息资源等内容。
2.3 服务对象的变化
在当前互联网环境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变得更加开放透明,服务对象不仅仅限于取得借阅资格和获得图书馆进出许可证的传统服务对象,其他社会成员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资源对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加以利用。由于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学术价值,所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时由于电子图书馆的发展也极大地方便人们获取高校图书馆的资源,这也就使得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扩大到了其他社会成员。
2.4 馆藏内容的变化
在当前互联网环境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内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高校图书馆信息保存方式较为落后和单一,馆藏内容主要是以纸质资源为主,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现在的信息储存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除了纸质资源之外,还有磁盘、视听资料和网络信息资源等都可以作为存储和记录文字信息的载体,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馆藏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3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之路
3.1 完善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
在当前互联网环境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图书馆内的人员配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给读者带来更加优质的阅读体验,就必须加强对图书馆人才队伍的建设。作为现代的图书馆馆员,在掌握扎实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掌握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以便于能够更好地收集各专业、各领域的文献信息,为读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
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馆员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学习和掌握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检索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效率。
3.2 进行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在数字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数字馆藏建设已经成为了高校图书馆建設的一种必然趋势。数字馆藏的建设,能够让读者们享受便捷且全面的信息服务。关于如何进行高校图书馆数字馆藏建设,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高校图书馆必须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好藏书建设工作。
第二,高校必须要积极建设电子文献和电子出版物等数字资源,进一步完善电子资源和纸质资源的比例。
第三,注重数据库的采购,采购工作必须要建立在高校所开设的专业和读者群体数量的基础之上,确保采购的合理性。举例说明:高校图书馆可以和书店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诸如“你的书我买单”的活动,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建立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云平台。让读者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到现场挑选自己需要的图书。既不违背图书馆的采购原则,采购人员或书店也能直接在现场进行查重、编目、录入、盖章和借阅等手续,实现了“现采即借可还”,读者看完可归还图书馆,图书所有权仍归高校图书馆所有。
第四,重视网络公共文献信息的加工和整理,拓展高校数字馆藏建设的范围。
3.3 积极创新服务手段
在网络环境的大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馆员必须要积极创新服务手段,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创新服务手段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充分利用先进设备和网络技术的重要价值,实现流通阅览一体化。
第二,重点了解和科学分析读者的实际需求,对于文献流进行科学组织,提高文献资源的使用效率,以便读者更加便捷地提取所需知识和资源,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自由选择所需图书,实现读者阅读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
3.4 读者第一,一切以读者需求作为出发点
要想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高校图书馆馆员必须要树立起全新的管理理念,将读者的需求放在最首要的位置,强化“读者第一”的服务意识。因为图书馆馆员只有真正将读者放在第一位,读者的需求才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满足。基于高校自身的独特性,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体也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高校图书馆的读者以大学生和教师为主,这些人对阅读的需求都是具有针对性的,在他们的阅读需求中,学术性信息需求会占据更大的比重。
4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完善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其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必将在多方力量的推动之下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峰涛.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研究——以微信平台服务为例[J].魅力中国,2017(7):192-193.
[2] 吴琼.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问题与对策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7):85,87.
[3] 彭鹏.探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J].山西青年,2017(22):228.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图书馆 读者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0(a)-0224-02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数字图书馆得到了迅速发展,这无疑是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该尽快适应当前网络环境,并积极地探索信息服务的方式和渠道,进一步加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团队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在互联网环境背景下与时俱进,使得高校图书馆能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取得更好的发展。
1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的新特征
1.1 读者需求的多元化
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的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高校图书馆的读者能够利用互联网资源获取各种图书资源信息,并且能够依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对图书资源进行更好的选择。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凸显自身个性。此外,高校图书馆读者也可以选择相关学科领域的图书资源进行学习,因而高校图书馆读者的需求就呈现出了多样化和多学科的特征。
1.2 个性化需求增强
在互联网环境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读者需求有较强的个性化特征,比如,读者可以独立自主地选择信息资源,也能够依托互联网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读者也可从图书馆的数据库里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所需的信息资源。
1.3 读者范围和数量上的增加
在当前互联网环境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读者的范围和数量不断增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读者能够利用互联网资源获取自己所有需要的信息。此外电子图书馆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读者不再仅仅局限于本校的师生,通过对互联网的应用,使得校外更多的人也能够享受到良好图书馆的服务。
2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新变化
2.1 服务方式的变化
在互联网环境的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方式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只能提供面对面的借还服务,而现在高校图书馆服务由传统的单一、被动方式变成了交互式服务模式,不仅可以对网上的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和处理,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在获取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从而从整体上提升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质量。
2.2 评价标准的变化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主要提供纸质文献的阅览以及借出服务,其服务方式较为固定和单一。若按照传统的服务模式进行评价,高校图书馆的评价标准来源于馆藏数量、图书借阅量及读者数量,而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背景下,传统的评价标准早已过时,在现在的评价标准中更注重是否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文献信息服务及信息资源等内容。
2.3 服务对象的变化
在当前互联网环境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变得更加开放透明,服务对象不仅仅限于取得借阅资格和获得图书馆进出许可证的传统服务对象,其他社会成员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资源对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加以利用。由于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学术价值,所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时由于电子图书馆的发展也极大地方便人们获取高校图书馆的资源,这也就使得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扩大到了其他社会成员。
2.4 馆藏内容的变化
在当前互联网环境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内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高校图书馆信息保存方式较为落后和单一,馆藏内容主要是以纸质资源为主,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现在的信息储存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除了纸质资源之外,还有磁盘、视听资料和网络信息资源等都可以作为存储和记录文字信息的载体,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馆藏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3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之路
3.1 完善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
在当前互联网环境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图书馆内的人员配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给读者带来更加优质的阅读体验,就必须加强对图书馆人才队伍的建设。作为现代的图书馆馆员,在掌握扎实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掌握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以便于能够更好地收集各专业、各领域的文献信息,为读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
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馆员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学习和掌握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检索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效率。
3.2 进行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在数字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数字馆藏建设已经成为了高校图书馆建設的一种必然趋势。数字馆藏的建设,能够让读者们享受便捷且全面的信息服务。关于如何进行高校图书馆数字馆藏建设,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高校图书馆必须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好藏书建设工作。
第二,高校必须要积极建设电子文献和电子出版物等数字资源,进一步完善电子资源和纸质资源的比例。
第三,注重数据库的采购,采购工作必须要建立在高校所开设的专业和读者群体数量的基础之上,确保采购的合理性。举例说明:高校图书馆可以和书店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诸如“你的书我买单”的活动,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建立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云平台。让读者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到现场挑选自己需要的图书。既不违背图书馆的采购原则,采购人员或书店也能直接在现场进行查重、编目、录入、盖章和借阅等手续,实现了“现采即借可还”,读者看完可归还图书馆,图书所有权仍归高校图书馆所有。
第四,重视网络公共文献信息的加工和整理,拓展高校数字馆藏建设的范围。
3.3 积极创新服务手段
在网络环境的大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馆员必须要积极创新服务手段,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创新服务手段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充分利用先进设备和网络技术的重要价值,实现流通阅览一体化。
第二,重点了解和科学分析读者的实际需求,对于文献流进行科学组织,提高文献资源的使用效率,以便读者更加便捷地提取所需知识和资源,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自由选择所需图书,实现读者阅读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
3.4 读者第一,一切以读者需求作为出发点
要想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高校图书馆馆员必须要树立起全新的管理理念,将读者的需求放在最首要的位置,强化“读者第一”的服务意识。因为图书馆馆员只有真正将读者放在第一位,读者的需求才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满足。基于高校自身的独特性,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体也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高校图书馆的读者以大学生和教师为主,这些人对阅读的需求都是具有针对性的,在他们的阅读需求中,学术性信息需求会占据更大的比重。
4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完善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其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必将在多方力量的推动之下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峰涛.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研究——以微信平台服务为例[J].魅力中国,2017(7):192-193.
[2] 吴琼.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问题与对策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7):85,87.
[3] 彭鹏.探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J].山西青年,2017(2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