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师的才、学、识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cca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素质教育已成时代的潮流,历史学科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其前提是要求历史教师要有较高的素质。高素质的教师是培养深层次学科能力的重要保证,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在他的史学名著《史通》中提出,治史要有三种长处:一是史才、二是史学、三是史识。传统史家的这些素养很重要,固然是我们应当借鉴并加以学习的。但是,作为新时代历史教育工作者,所应具备的才、学、识又必须符合时代要求,有更新的内容和科学标准。
  
  一、史才包括动口才能和动笔才能,即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历史的过去性和时序性决定了历史教学有很强的表述性特点,良好的语言素质将能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史实,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和真情实感,历史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历史知识吸收的程度和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关系到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
  书面表达能力,确切地说,应为教学研究能力,它以探索教学规律、丰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有利于教师深入研究大纲和教材,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而我们的历史教师真正拿起笔来从事一些专业写作者的人数极少,只要我们自己做有心人,在搞好历史教学的同时,对自己在历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探讨,是完全能做到的。
  
  二、史学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
  
  历史贯穿于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同时,还要经常了解史学研究的新信息和新成果,要站到历史学科和史学专著的高度来研究教材,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不能把自己的认知水平停留在与教科书相同的浅层次上。
  
  三、史识指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学法理论
  
  历史教学要以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学会初步运用这些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作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起码要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有关原理,并能够以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去讲解、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同样,历史教师要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离不开对学生心理活动的了解。许多教师常常忽视这一点,课堂教学往往是言者滔滔,听者瞠目,虽满腹才华,但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接受能力,就像登山向导只顾自己健步如飞,不注意所带领的队伍,结果难以起到引路作用一样。
  我们许多历史教师错误地认为熟悉教材就是一切,而忽视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因而在备课时只片面注意挖掘教材的深度、难度,遍及典籍。深入钻研教材固然应当,但如果不讲究教学方式研究,再好的教学内容,也不能变成学生的知识财富,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能力。
  (冀州市职教中心)
其他文献
基于全业务承载网环境,提出了对分纤点进行分组的纤芯分配方案,并与已有的分配方案进行对比。
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多媒体技术作为当今电化教学的领先技术。已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应用。从传统观念来看。体育课主要是让学生锻炼身体,学习运动技能、技巧。向学生传
摘要:非语言交际可以传递丰富、复杂、微妙的信息,作为语言交际的辅助工具,有时候它可以起到语言交际起不到的作用。本文将对非语言交际行为进行分析,目的是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更准确地判断出对方话语的真正含义。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能力;文化     一、 非语言交际的定义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交际工具不只是语言,还包括非语言。非语言交际是指语言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类和环境产生的刺激,这些
实验教学中的“度”就是一种教学尺度,讲究的是适中,追求的是根据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来把握教学,调控教学。教学中“度”的艺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知识铺垫应具有“高效度”。每次实验之前,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复习好与实验有关的基础知识作为铺垫,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的条件。在这里所复习的知识内容不宜面面俱到,而是要在课始几分钟内平中见奇、快速切入与本实验有关的知识,直接触及实验的实际
1引言置身于洁净舒适的电脑桌前,几千只在网运行蓄电池的电导参数一一展现。鼠标轻轻一点,几只"落后"蓄电池就让监控系统"揪"了出来并及时将其更换,这样一个严重威胁供电系统安全
唐晓杰博士在他的著作《课程改革与教学革新》中对教师的新角色有了更为完善的解释,他认为,教师职能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引导者、指导者、诱导者、辅导者、教导者。其理论基础是教学的权力和中心是在学生方面。  在实践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一、做学生思维的积极引导者    在数学解题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分析过程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把自己解题思维过程中失败的部分隐瞒了,最有意义、最有启发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