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射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_che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重点词句,体会福勒的人性美,从而受到美好道德情操的教育和熏陶。
  2.体会作者对比赛场面及运动员动作,语言的准确描写。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从福勒高尚的体育风范中受到人性美的教育。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比赛场面及运动员动作、语言的准确描写。
  一、复习引入: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师相机板书课题
  二、揣摩文中重点词语,品读有关句子,体会福勒的人性美
  
  (一)品读第三自然段。
  1.(出示课件)福勒是在什么情况下放弃射门的?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从中找出答案。
  2.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福勒是在完全有把握的情况下放弃射门的?(找出文中的重点词句读一读,想一想。)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有关句子:
  (1)“当比赛进行到63分钟时,利物浦队前锋、22岁的世界级球星福勒带球突破,行云流水般晃过几名后卫,直插对方禁区。”
  a.品词:行云流水(出示课件“行云流水”图,形象理解福勒带球轻巧、灵活、球技高超)
  这句中具体描写福勒“行云流水般”高超球技的词还有哪些?(晃、插)
  b.(出示练习)选词填空晃闪躲
  福勒带球突破,行云流水般()过几名后卫,直插对方禁区。
  [说明:析形索义“晃、闪、躲”,学生自然体会到“晃”字更能体现出福勒带球突破的速度快。]
  c.朗读指导。
  (2)“即使是技术平庸的前锋,也能将这个球捅入网底。”
  a.理解“平庸”
  b.辩词:为什么用“捅”不用“踢”?
  c.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d.读法指导。
  (3)“就在福勒已经完成百分之九十的破门动作,只差最后一击时,西曼已经闪电般扑到他的脚前。”(用刚学的品词品句法体会福勒完全有把握射球进门)
  (4)(哪句话体现了福勒主动放弃射门的?)“就在这一刹那间,福勒猛地将脚收了回来。”
  福勒做好了准备,这时候他发现射门可能把对方踢伤。于是,他放弃了射门,这样意味着什么?(放弃了一次成功的辉煌)
  4.师小结,齐读第三自然段。
  [说明:让学生找出能体现人物特点的相关句子和词语,通过课件展示、词的析形索义和词的比较,加深体验,学生了解了课文语句的意思和人物的特点,进一步体会到作者对比赛场面及运动员动作语言的准确描写。再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验,读出比赛紧张时的意境,读出福勒球技高超和伟大的人性美的情味。这样不仅避免了繁琐的内容分析和支离破碎的讲解,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和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能力。]
  
  (二)联系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件出示)福勒主动放弃射门,你认为他这样做对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1.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交流情况。
  3.小结。
  [说明:《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指出,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还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书中找根据,联系生活实际各抒己见,用自己智慧的语言来说明道理,去感受语言的魅力,品味成功的喜悦。经历了讨论的过程,加上老师的指点,福勒的人性美更为凸现,使学生在个性得到张扬的同时,也得到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学习第4—7自然段,再次体会运动员高尚的体育风范。
  1.信中“你表现出来的风范”指的是什么?
  2.课文还有什么地方打动我们,吸引了我们?
  (西曼的奋不顾身扑球和福勒的第二次放弃射门)
  三、放录像,体会当时的美好瞬间
  四、谈感受
  出示福勒照片:这就是福勒,此时此刻,你最想对福勒说些什么?
  五、结束语
  (总评:在这一节课中,我力求突出新课程标准三个纬度的特点,就是在“知识与能力”方面通过品词、品句、品读的训练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在“过程与方法”上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注意渗透人文思想的教育,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责编 韦春艳)
其他文献
一、看拼音写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