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农村消费潜力的对策研究

来源 :财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wang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近年来持续关注三农问题,投入大量的资金,出台一系列扶贫惠农政策。农民除了农业收入和务工收入外,还增加了其他的收入,但是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远远没有被释放,农民的消费水平依然很低。主要原因是农民的收入相对来说还不高,农村信贷市场信用度低,农民的失业养老等保障有限,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严重束缚。解决办法就是以大政府的政策为主导,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提高农民收入,改变农民消费心理和习惯,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必能更好地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三农 释放 农民收入
  农村消费潜力
  农村消费潜力和三农密切相关,农民是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和消费者,而农业是农民生存之本,也是农民消费的主要收入来源,农业自身需要投资消费。农村是农民和农业的根据地,同时也是农民消费的主要场所。收入是消费的前提,也是消费的基础。农村70%的农民收入以农业收入和务工收入为主,务工收入逐渐成为主业,对于以农业为主的农民来说务工还是兼业。一系列农村土地改革政策的出台,以鼓励允许农民对土地进行租赁、流转、出让、买卖和抵押贷款等政策,农民的集体承包责任田和宅基地能够到银行贷款获得一定资金,农业种植大户和农业企业等对土地的大规模承包,部分农民获得了土地出让金收入,农民的收入也日益多样化。但是农民的消费水平依然很低,农村的消费市场依然缺乏活力。
  农民的实际收入有限
  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较快,但农村消费市场仍然不活跃,主要原因就是农民的实际收入很有限。我们来分析一下农民实际收。
  (1)家庭经营农业收入低。从农业收入上来看,国家从2004年逐渐免除农业税后,土地耕种除去化肥、农药、种子和机械耕作等投资外,农产品的纯收入大部分都进了农民的腰包。从2001年我国加入WTO来,农产品的价格一直受国家的保护,基本粮食作物的价格一直处于低价,以小麦、玉米和水稻为例,其价格受世界粮食市场价格冲击力度较大。第一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投资收益率远远低于第二、第三产业。谷贱伤农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投资效益差,农民种田积极性降低,农民把田地抛荒而进城务工成为潮流。个体或家庭经营农地的失败,为土地连片经营和大规模经营提供了一个契机,农业合作社、农业经营企业、种田大户就把农民抛荒和暂时不种的土地租赁下来,给土地注入新的资本和活力,发展特色农业或种植粮食,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拓宽了农民就业的渠道,释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务工收入不稳定。农民进城务工收入虽然高于种粮收入,但是对于候鳥式迁移的农民工来说,工作的不稳定性导致了收入有限。其中分两种情况:一种是40岁以上的农民工,由于文化水平低且缺乏技术,干的大多数工作以脏乱差为主,收入远低于技术工人。另一种是80后和90后的农民工,他们往往掌握有技术,在城市里做技术工人或从事服务业,相对于父辈来说,他们更渴望在城市过上快节奏的生活,成为体面的城里人。他们的劳动强度相对于父辈不很高,收入相比农村的父辈较高。在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今日,农村青年务工者获得了很多机会。但其经济收入远不够在城市购房定居,如扣除租房和日常消费,其收入还处于低水平。
  (3)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偏低。农民经济收入与地理区位紧密相关,农民收入水平与农村和城市间距离紧密相关,越远越呈阶梯型下降趋势。近年来,城市房地产经济的繁荣,拉动了城市周边土地价格的高抬。城市的就业机会多,公共服务比农村完善,城市的各种资源汇集,郊区农民收入远大于偏远地区。除了社会主义集体农庄(如刘庄、华西村等)外,大部分的中西部偏远地区的农村既缺乏村办企业,也没有完善健全的基础设施,居民收入普遍较低,还处于贫困状态。
  中西部农村经济低下和农民收入低的原因是农民的文化素质低和缺乏技能,同时也与农村相对封闭、资源有限、信息不畅通、农村的道路和水利等公共设施的落后等有关。
  农民消费动力不足
  按照经济学的规律,收入在逐步提高的同时,消费水平也会相应提高。现实是农村消费市场很大,消费动力却不足。农村消费潜力巨大但农民的实际消费却很少。
  (1)没钱如何消费。整体农民群体的收入偏低,其中不乏教育致贫、疾病致贫和因残致贫的现象。假设一个农民家庭有三个孩子,其中两个读书上大学,则家庭的整体收入将全部进行教育投资。必将导致家庭经济低下,其他日常消费紧缩。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农村中多个子女读书的家庭,居住条件差,生活水平低,精神享受缺乏,消费单一。但这种家庭乐观积极,无不良嗜好。农村社会保障不健全,农村医疗合作已经全面实行,对于大病和重病的农民家庭来说,必将处于贫困状态。大部分农民购买保险的意愿不强,甚至缺乏保险意识。据保险推销业务的数据看,新开拓保险业务在农村呈上升趋势,但大部分40岁以上农民不给自身购买保险。甚至年消费100-200元的人身意外伤害险,他们都不购买。对于工伤险、失业险和生育险,很多农民更是闻所未闻。农民在担忧来年的收入,好坏无法确定。较低的收入水平使得农民的消费预期受到刚性的约束。
  (2)环境约束农村的消费。由于农村的基础设施较差,难以形成快捷的商品流通网络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笔者曾深入到山区商户做过调查。发现山区商店销售旺季时,由于路途远配货商配送货物不及时,配送的商品价格高,但山区商品卖的价位和交通发达地区一样。在销售淡季时,商品滞销,退回商品较多,商品单一,引起消费者不满。大部分店主反映城镇的滞销商品或假冒商品被简单地转移到农村来,影响了商店声誉并丢失了顾客。部分商家把农村当做销废市场,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打击了农民消费的热情。企业对农民的消费需求、消费结构和消费特征没有做出及时调查和反应,不仅得不到农民朋友的支持并且失掉了农村市场。近年来,部分不法商家把城市淘汰的二手家电翻新后销往农村,由于频繁发生故障和事故,导致农民对消费环境不满。
  (3)信贷约束农民消费。政府逐年加大了对农村农民信用贷款的扶持力度,把大量资金投入农村来。但农村的信贷事业依然落后,部分农民无法像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低息贷款,如果遇到资金困难,一般只能进行个人借贷或向高利贷借款。最近各地非法集资事件的发生和曝光,农民更加不信任私人信贷公司。部分非法集资公司或个人吸纳农民储蓄时,给出的利息是银行利息的5-10倍,把农民手中的储蓄诱骗或吸引到手后,往往企业破产或个人逃亡,使农村信贷环境更加恶化。越来越恶化的信贷环境使得农民的消费动力和消费可能性受到进一步的约束。   (4)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约束农民消费。中西部的农村农民还遗留着自给自足的消费习惯,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粮食自产、房屋自建,不需要缴纳房租,农民日常食用的蔬菜和蛋奶肉是自种自养。農民消费以理性为主,缺乏感性消费。农民的消费观大多是以量入为出、计划优先为准则,除了必要的日常生活用品开支外,很少有满足自我感性需求的消费习惯,农民不会为读书、看电影、唱歌而消费,也不会为旅游、美容而买单。农民的消费具有从众性,以跟风购买为习惯。农民比较重视人情往来,在嫁娶丧葬这些事上花费颇巨并不理性。笔者调查发现,由于农村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现阶段农村适婚龄青年男女比例失调,男青年人口远远大于女青年,还有部分适婚龄农村女青年嫁入较富裕农民家庭或城镇去,农村出现部分青年光棍,年龄在30岁左右。资源越少价值越高,农村适婚龄女性在婚嫁时索要的彩礼逐渐攀高,男方以有新房新车为基本谈婚论嫁条件,往往以在城镇拥有一套房屋为佳,礼金在10万元左右。农民为子女准备婚嫁就在平时的日常消费中以节俭为主。
  释放农村消费潜力的对策
  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对我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也可以改变农村的面貌,变革农业的耕种形式,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改善农民的生活方式。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就要针对约束农村消费潜力释放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农民有了更多的收入才敢消费、消费的起。在农业收入上要解放农民思想,发展规模农业,构建以城镇为消费市场的多元化生产模式,如扩大蔬菜和水果的种植,发展特色农业,借助互联网来扩大农产品的销量和拓宽销售渠道。依托互联网加农业加小加工厂(作坊)的模式扩大农民收入。在务工收入上,政府要注重对乡镇企业的扶持,特别是资金贷款方面。鼓励支持乡镇企业做大做强,吸纳更多的农民就业来扩大收入。笔者了解到一个乡镇企业可以就近解决农民就业,为那些因子女或父母无法外出的农民工扩大收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要集中力量促进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企业和以农村为销售市场的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增加对农产品的商业性需求,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延长农业产业链,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就近向农民提供产品的企业,能够降低农民的消费。乡镇企业唯有研究多种多样的农产品加工产品,按照市场需求,更新品种,提高品质,通过农民入资和企业合资的形式延伸产业链条,解决优质农产品开发和大规模生产问题,是吸纳农产品加工增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农村消费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开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央和地方政府近几年加大了对农村的财政拨款和支付,改变了农村的道路和电视网络的状况,特别是村村通道路的修通,方便了农场品的外销,吸引了部分投资企业来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农民可以通过网络了解经济发展信息,甚至部分农民通过开网店来销售土特产,也可以网上投资、交易、购物。现如今,大部分农民在农作物收获耕种季节回到农村,等到农闲就外出务工,掌握了技术的农民收入会更高。比如在北上广当月嫂的妇女,月薪往往在8000-10000元之间。
  (2)改善农民的消费环境
  化解居民消费的种种压力,是促进农民消费持续增长的有效手段。政府应鼓励和引导企业生产出符合农民需要的商品,并加大对农村商品市场的打假力度,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只有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才让农民敢于消费,放心消费,这样就会引起其他农民的从众消费心理,激活和释放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基础设施的改善,特别是水、电、网、路的畅通,能够方便农民消费。改善农村的信贷环境鼓励年轻人释放消费潜力,同时放宽农村信贷业务,支持发展农村小额信贷,让农民有钱消费。此外,完善农村的养老、医疗、低保等保障制度,消除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让农民享受到和城镇居民一样的生存保障,让其不再因风险教育等选择储蓄先进,而是用作消费,这样才能为农村消费市场注入更多活力。
  (3)发挥政府在提升农村消费潜力的主导作用
  地方政府要大力宣传并落实国家新出台的惠民政策,提高农民消费的积极性。打破城乡二元经济模式,降低城乡土地市场的土地要素的价格差距,疏通一些资源性要素的隔离。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优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农产品的流通,保障农民的收入。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体系,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此外,政府要积极鼓励电商的入驻,特别是村村设立电商供销点,为农民提供物美价廉、经久耐用的商品。帮助农民把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出去。笔者调查发现在当地政府积极引进淘宝和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农村,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明显偏高,本地的土特产和农产品及时销售,使当地农民的收入好了,消费的胆子也大了。借助电商销售也是新形势下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4)培养农村良好的消费氛围
  潜移默化地改变农民的消费习惯,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减少非理性的铺张浪费。优化农民的消费支出结构,在满足了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之后,引导其需要向想要转变,让农民逐渐消费满足自己感情需要的商品,提高农民的消费效用水平。特别是在改善民间婚嫁风俗上,要加强对农村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鼓励和培育朴素节俭、婚嫁节约的风尚,改善农村婚嫁丑恶风俗,减少攀比彩礼,大肆索要彩金的丑恶现象。提倡自由恋爱、自由婚姻,反对父母亲人干预、包办婚姻。把婚嫁省下来的钱用到农民日常的生活支出和其他消费支出上来,搞活农村消费市场。
  [1] 李敏.提高农民收入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太原科技2008
  [2] 张玉霞.论促进农村消费的发展.科学与管理2006
  [3] 刘锐.论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时代经贸2007
  [4] 闫艳林.从有效需求原理看扩大农村消费的财政政策,农村经济,2006
其他文献
表见代理是代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保护善意相对人利益和维护交易安全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因而,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认定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相对人、本人的利益和社会交易安全与稳定。虽然我国《合同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当前形势下审理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都对表见代理有所规定,但过于简单,存在一定问题,因而研究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表见代理 构成要件 学说  表见代
期刊
摘要:医院资产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相关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科学合理的资产管理体制,有利于提高医院整体的工作效率。同时,作为现代管理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利于维持医院资产管理的经济秩序。现阶段某些医院的资产管理比较混乱,相关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严重影响着医院正常的经营活动。在此形势影响下,健全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内部控制 医
采用平面霍尔效应测量方法,对NiFe/FeMn双层膜的交换耦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NiFe/FeMn体系中不存在spin-flop模型给出的单轴各向异性场.而导致交换耦合场可逆与不可逆测
银行卡的广泛应用催生了银行卡产业,银行卡的市场价格并没有遵循西方经济学的供求理论,本文通过研究银行卡作为一种商品本身的特殊性,分析了其价格与需求的实际关系,得出结论,银行卡是一种需求价格缺乏弹性的商品,类似农产品、石油等商品,需要有关部门提供政策引导和保护。  银行卡 均衡价格 价格弹性  市场失灵  银行卡作为现代化的支付工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已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科技的发
期刊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传媒行业也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发展表现出了不同的发展趋势。传媒行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运行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我国传媒产业并购重组的现状进行阐述,了解我国传媒行业发展现状的同时,对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此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传媒行业 现状 前景展望  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眼界和思想不断的进行冲击和发展,现代媒体产业也进入了并购重组发展的时期,市
摘要:PPP项目模式是一种新的政府与民间融资合作的公私合作或公私合营的融资方式。自1992年英国首次运用这种模式以来,PPP项目在世界各国纷纷落地生根。本文从项目概述、风险识别、风险综述以及风险分担几个角度对PPP项目已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对PPP项目风险管理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PPP模式 风险管理 风险评价 风险分担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进步,大小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