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学生运用语言能力低下,笔者通过实践,探索了一些训练策略:从课堂入手营造学生敢于说的心理环境和创设学生乐于说的现实场景,从课外创设听说环境开辟英语角等。
关键词:口语训练;策略
中国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5 -01
首先,课堂口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渠道,也是学生得以规范交际的主要场所。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学生敢于听说的心理环境、一个学生乐于听说的现实场景、一个宽松愉快的人际交往环境,是中学生学好英语、用好英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良好契机和有效途径。
一、营造学生敢于说的心理环境
在口语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学生解除心理紧张,轻松愉快地进行口语的联系:在教室里把学生的座位一小组或环形形式布置,让他们面对面而坐,以增加亲切气氛;说英语是让学生坐在座位上,而不是站着说。这样他们感到更自然。
除此之外,让学生用录音机播放他们为某个话题提前准备的磁带录音,以免出现由于心理紧张带来的口误,同时可以鼓励他们在家做好口语素材的准备。事实证明,营造一种气氛,使学生不再感到紧张,让他们愿意问问题并愿意无拘束地发表他们的意见,这是培养学生敢于说英语的首要条件。
二、创设学生乐于说的现实场景
可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设置生活情境。教师应尽力采用多种方法设置不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说英语,如内容复述、角色扮演、看图说话等,最大限度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由地、创造性地进行表达。
在听说训练时可设计同课文教学融为整体的听说活动,把听说训练和课文教学内容融为一个整体,如看图说话(Picture talk),采访 (Interview)和对话 (Situational and functional Dialogues)
1.看图说话(Picture talk)
利用图片或表格或地图或电视屏幕(screen)向学生提供一个直观(无声)的主题(subjectmatter)或情节(plot)或线索(clue),启发学生操练口语。图片图像的选择应以以下几点标准:第一,可以为操练课文语言材料服务;第二,图片内容明白易懂,操作性强;第三,复制或制作省时方便;此外,同一题材图片需若干套。教师在备课时根据课文主题,物色和制作图片。确定的图片要满足上述3个标准。在开始课文教学同时,在课堂里张贴公布图片。向学生宣布本单元(unit)听说活动形式为看图说话,主题是什么。因为公布的图片不止一套,学生可以自选一套图片,善于准备听说活动。 看图说话最常用的是4格漫画,即一套图片有4幅。4幅图片内容连贯,可构成一简单情节。可要求学生就每幅图片讲2--4句英语不等。讲几句不必规定过死板。但要求语言材料连贯。有时单幅画或双幅画也可以揭示某一课文主题,也可应用。最后,教师应作示范。选用1-2套图片,实践看图说话活动。看图说话是我经常采用的一种听说活动,它不但直观吸引人,而且为中考的口试打下了基础。
2.采访 (Interview)
有些课文题材与学生现实生活有密切关系,影响到学生生活(工作和学习)的质量。但这种生活现象与个人结合起来看又是五花八门的。用课本剧、小品以及辩论的听说形式显得不合适。此时就可以考虑作“社会调查”进行采访来收集信息资料,并进而指导学生分析信息资料,进一步提出结论。当然,同时锻炼了听说能力。如牛津英语教材单元话题Wild Animals, TV Programmers等都是很好的采访题材,学生可以通过采访来进一步巩固课本的知识,同时还提升了单元情感目标的达成。采访活动分四个步骤:
(1)教师在有关课文活动启动前宣布采访的题材。在课文教学开始时,学生即可环绕题材收集报刊上有关资料。通过所得资料编制采访题(questionnaire)。采访题必须有针对性,能抓住要点,一般情况下避免Yes-No question。记住,采访者投放出去的问题要能够从采访者口中掏出具体的信息资料!
(2)教师指导学生开始采访(可以在课外进行,不然在课内、本班级内进行也可)。采访的目的是收集信息,绝对不是同被采访者讨论或争论观点。
(3)分析信息资料。教师要指导学生编制信息卡,采访者将所获得的信息资料登上卡片,统计数字。
(4)公布采访结果,提出采访者得到的结论。可以用电脑制作表格,输入数据,然后分析数据,用口头表述。
(5)教师评估
3.对话( Situational and functional Dialogues)
许多教材对交际英语给以足够重视。所以碰到与日常生活密切有关的题材时,除课本提供的情景以外,教师可设置题材一致背景更多样化的情景,供学生进行听说活动。比如说,常见到课本上出现‘问路’的题材——Asking the way。教师可以编制学校四邻包括学校的简易地图,地图上有邻近的医院、派出所、银行、邮届、饭店、书报亭、菜场、影剧院、车站……。可让学生以pair work的形式以地图为依据操练对话。
其次,课外英语听说环境的创设也是培养学生口语的一个重要阵地。语言的学习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在各种场合大量接触。在课余时间学习英语既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因此,有必要发掘课外的英语听说资源,创设课外英语听说环境。抓住校园里的一切可用素材,如开辟英语角:可以在校园里划定一个范围,建设成“英语角”,鼓励并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会话交流,鼓励学会上克服怕说错的心理,大胆地说,只要相互能听懂所要表达的意见就可以,不断练习,词汇量就会不断增加,练得多,说得就流利了。另外还可以多利用报纸、光碟、英语节目等媒介帮助学生进行可以的训练。
关键词:口语训练;策略
中国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5 -01
首先,课堂口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渠道,也是学生得以规范交际的主要场所。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学生敢于听说的心理环境、一个学生乐于听说的现实场景、一个宽松愉快的人际交往环境,是中学生学好英语、用好英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良好契机和有效途径。
一、营造学生敢于说的心理环境
在口语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学生解除心理紧张,轻松愉快地进行口语的联系:在教室里把学生的座位一小组或环形形式布置,让他们面对面而坐,以增加亲切气氛;说英语是让学生坐在座位上,而不是站着说。这样他们感到更自然。
除此之外,让学生用录音机播放他们为某个话题提前准备的磁带录音,以免出现由于心理紧张带来的口误,同时可以鼓励他们在家做好口语素材的准备。事实证明,营造一种气氛,使学生不再感到紧张,让他们愿意问问题并愿意无拘束地发表他们的意见,这是培养学生敢于说英语的首要条件。
二、创设学生乐于说的现实场景
可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设置生活情境。教师应尽力采用多种方法设置不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说英语,如内容复述、角色扮演、看图说话等,最大限度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由地、创造性地进行表达。
在听说训练时可设计同课文教学融为整体的听说活动,把听说训练和课文教学内容融为一个整体,如看图说话(Picture talk),采访 (Interview)和对话 (Situational and functional Dialogues)
1.看图说话(Picture talk)
利用图片或表格或地图或电视屏幕(screen)向学生提供一个直观(无声)的主题(subjectmatter)或情节(plot)或线索(clue),启发学生操练口语。图片图像的选择应以以下几点标准:第一,可以为操练课文语言材料服务;第二,图片内容明白易懂,操作性强;第三,复制或制作省时方便;此外,同一题材图片需若干套。教师在备课时根据课文主题,物色和制作图片。确定的图片要满足上述3个标准。在开始课文教学同时,在课堂里张贴公布图片。向学生宣布本单元(unit)听说活动形式为看图说话,主题是什么。因为公布的图片不止一套,学生可以自选一套图片,善于准备听说活动。 看图说话最常用的是4格漫画,即一套图片有4幅。4幅图片内容连贯,可构成一简单情节。可要求学生就每幅图片讲2--4句英语不等。讲几句不必规定过死板。但要求语言材料连贯。有时单幅画或双幅画也可以揭示某一课文主题,也可应用。最后,教师应作示范。选用1-2套图片,实践看图说话活动。看图说话是我经常采用的一种听说活动,它不但直观吸引人,而且为中考的口试打下了基础。
2.采访 (Interview)
有些课文题材与学生现实生活有密切关系,影响到学生生活(工作和学习)的质量。但这种生活现象与个人结合起来看又是五花八门的。用课本剧、小品以及辩论的听说形式显得不合适。此时就可以考虑作“社会调查”进行采访来收集信息资料,并进而指导学生分析信息资料,进一步提出结论。当然,同时锻炼了听说能力。如牛津英语教材单元话题Wild Animals, TV Programmers等都是很好的采访题材,学生可以通过采访来进一步巩固课本的知识,同时还提升了单元情感目标的达成。采访活动分四个步骤:
(1)教师在有关课文活动启动前宣布采访的题材。在课文教学开始时,学生即可环绕题材收集报刊上有关资料。通过所得资料编制采访题(questionnaire)。采访题必须有针对性,能抓住要点,一般情况下避免Yes-No question。记住,采访者投放出去的问题要能够从采访者口中掏出具体的信息资料!
(2)教师指导学生开始采访(可以在课外进行,不然在课内、本班级内进行也可)。采访的目的是收集信息,绝对不是同被采访者讨论或争论观点。
(3)分析信息资料。教师要指导学生编制信息卡,采访者将所获得的信息资料登上卡片,统计数字。
(4)公布采访结果,提出采访者得到的结论。可以用电脑制作表格,输入数据,然后分析数据,用口头表述。
(5)教师评估
3.对话( Situational and functional Dialogues)
许多教材对交际英语给以足够重视。所以碰到与日常生活密切有关的题材时,除课本提供的情景以外,教师可设置题材一致背景更多样化的情景,供学生进行听说活动。比如说,常见到课本上出现‘问路’的题材——Asking the way。教师可以编制学校四邻包括学校的简易地图,地图上有邻近的医院、派出所、银行、邮届、饭店、书报亭、菜场、影剧院、车站……。可让学生以pair work的形式以地图为依据操练对话。
其次,课外英语听说环境的创设也是培养学生口语的一个重要阵地。语言的学习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在各种场合大量接触。在课余时间学习英语既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因此,有必要发掘课外的英语听说资源,创设课外英语听说环境。抓住校园里的一切可用素材,如开辟英语角:可以在校园里划定一个范围,建设成“英语角”,鼓励并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会话交流,鼓励学会上克服怕说错的心理,大胆地说,只要相互能听懂所要表达的意见就可以,不断练习,词汇量就会不断增加,练得多,说得就流利了。另外还可以多利用报纸、光碟、英语节目等媒介帮助学生进行可以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