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30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胃肠间质廇(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0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标本行HE切片观察和免疫组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组GIST肿块大部分边界清楚,肿瘤细胞以梭形细胞为主,少数伴有上皮样细胞,细胞呈漩涡状、栅栏状、巢状排列。免疫组化结果:30例中CD117阳性29例(96.6%),CD34阳性25例(83.3%),Vim阳性20例(66.6%)。结论: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应根据临床大体病理学及病理形态学特征等进行综合判断,结合免疫组化检查做出准确诊断。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胃间质廇(GIST)为一种源于胃间叶组织的肿瘤,是一种具有潜在恶性倾向的侵袭性肿瘤,由未分化或多能的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组成,免疫组化检测特异性地表达c-KIT(CD117)和CD34,其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分析具有特殊性。由于GIST的形态多变,在生物学行为上判断尚有困难。总结30例GIST患者的病历,从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免疫组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2年6月~2010年6月收治胃肠间质廇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男女比例1.5:1,年龄32~75岁,平均55.2岁。患者临床主要表现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腹部包块等,其中腹痛18例,贫血6例,上消化道出血9例,腹部包块10例。
  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方法:30例标本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间质瘤组织,HE染色,病理确诊后再切白片,用免疫组化S-P法对其标记(标记物CD117、CD34、Vim、S-100及SMA)检查,方法及步骤均按试剂盒说明进行,已知阳性切片作为阳性对照。分析瘤体的大小、部位、包膜及周围淋巴结情况。
  结 果
  一般情况:本组30例GIST患者中,肿瘤原发部位:胃19例(63.3%),十二指肠2例(6.6%),小肠7例(23.3%),结肠2例(6.6%)。胃的GIST发生于胃底9例,胃体7例,胃窦3例。肿块位于黏膜下层18例(60%),浆膜下层9例(30%)和肌壁层3例(10%)。肿块直径2.0~8.5cm,大部分边界清楚,2例向周围浸润,有粘连及淋巴道转移,镜下表现两种基本类型的细胞: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多单一形成肿瘤实体,其中梭形细胞型23例(76.49%)、上皮细胞型6例(20.0%),混合型1例(3.39%)。
  组织学形态观察:GIST瘤细胞主要有两种形态,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从两种细胞成分占有比例多少不同,分梭形细胞型、上皮样细胞型和两种细胞混合型。3种类型以梭形细胞型居多(60%~80%),上皮样细胞型次之(10%~30%),混合型最少。大部分梭形瘤细胞比平滑肌细胞略短,胞界不清,胞质丰富,轻度或中度嗜伊红,部分嗜碱性,细胞核两端钝圆,有核端空泡者细胞核一端平钝,核膜薄,染色质细,均匀分布或集中于近核膜区,可见1~2个紫红色核仁;上皮样瘤细胞圆形、多角形,细胞界限清楚,胞质淡染,细胞核圆形、卵圆形、不规则形,甚至胞质内呈现空泡状,细胞核被推向一侧呈镰刀形,形成印戒样细胞。梭形瘤细胞主要呈交叉状、栅栏状、漩涡状、器官样机假菊花团样排列;上皮样瘤细胞主要呈弥漫片状、小巢状排列,也可围绕血管呈簇状排列。胃的GIST多为梭形细胞为主型及上皮细胞为主型[1],小肠的GIST大多数为梭形细胞型,多包含有特征性的圆形、椭圆形或长形的嗜酸性的细胞核PAS染色阳性的沉积在细胞外的胶原纤维[2]。
  免疫组化结果:本组30例GIST患者中,CD117阳性-强阳性29例(96.6%),CD34阳性-弥漫阳性25例(83.3%),Vim阳性-弱阳性20例(66.6%),SMA阳性1例(3.33%),S-100阳性1例(3.33%)。
  讨 论
  GIST起源于间充质Cajal细胞,是胃肠道最常见的梭形细胞肿瘤,是一类具有自身形态学特点、特定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特征的肿瘤,体积小的良性病变多无明显临床症状,随着检测手段以及仪器设备不断改进和更新亦提高了GIST的检出率,GIST好发于胃肠道,其好发部位依次为胃、小肠、十二指肠和结肠,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与肿瘤的位置、大小有关,主要表现腹痛、贫血、上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等[3]。肿瘤大体形态呈结节状或分叶状,切面呈灰白色、红色,均匀一致,质地硬韧,黏膜面溃疡形成,可见出血、坏死、黏液变及囊性变。不同细胞类型与肿瘤恶性程度无相关关系。其恶性程度目前较经典的是根据肿瘤大小以及有丝分裂指数(MI)来评估。Amin的分类判断标准:良性,瘤体最大直径<5cm、分裂像<5/50HPF;交界性,瘤体最大直径>5cm,分裂像<5/50HPF;恶性,分裂像>5/50HPF,直径任意。GIST起源于胃肠道的神经丛的ICC,即胃肠道的Cajai细胞。CD117为近年来发现的新抗体,它为癌基因c-Kit产物,同时发现它在胃肠道的卡哈尔间质细胞中表达[4],不论GIST的发生部位和细胞组成,CD117都有较高的阳性率[5],Miettinenis等认为[6],CD117的强阳性表达肯定了此结果,是诊断GIST的重要指标。肿瘤细胞具备C-kit原癌基因突变使酪氨酸激酶活化,引发细胞无序的增殖失控和凋亡抑制,这是GIST发病机制的关键,与GIST恶性程度及预后不良相关。采用PCR检测肿瘤组织中c-kit及PDGFRA突变情况与分子靶向药物Imatinib疗效、疾病进展时间与总生存率相关。本组证实CD117、CD34及Vim对GIST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CD34于GIST中较高表达,同时其于平滑肌瘤及神经鞘瘤中显示阴性,此谓三者鉴别的有效标记物[7]。GIST目前临床治疗以手术彻底切除肿瘤为主要方法。
  综上所述,GIST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相对困难,CT及内窥镜检。
其他文献
专业伦理旨在保证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服务水平,维护寻求专业服务者和心理师的权益。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伦理的多数研究文献发表于2007年即《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存在口臭、口苦、口酸等口味异常的问题。为了消除异常的口味,有的人频繁地漱口,有的人不停地嚼口香糖,但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中医认为,人的口味正常与
编辑同志:  我今年26岁。从月经初潮到现在,我的月经一直都很正常。为了怀孕,我在半年前做了孕前检查。医生说我的子宫有些异常,但是不影响怀孕。可是半年过去了,我还是没有怀上孕。我想知道,子宫发育异常影响怀孕吗?   贵州邓玉萍  邓玉萍读者:  众所周知,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场所,所以子宫发育异常肯定会影响怀孕。但是,不同的子宫发育异常对怀孕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临床上常见的子宫发育异常有子宫位置发育异
众所周知,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要想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最根本的办法就是积极地防治血脂异常。在临床上,血脂异常患者常会使用他
赵思俭教授是天津人,生于1926年。他自幼跟随天津名医周雅南、李仲甫学医。1954年,他参与了天津总医院(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前身)中医科的组建工作。1962年,他被调至天津的南
现在,欧米茄3脂肪酸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营养素。许多研究都证明,欧米茄3脂肪酸具有提高人的认知能力和记忆力、促进脑细胞发育、提高脑细胞活性、预防心脏病、中风和癌症、保护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的功效。人体不能合成欧米茄3脂肪酸,必须从食物中摄取。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组成欧米茄3脂肪酸最重要的两种营养物质。这两种营养物质均存在于深海鱼的鱼油中。因此,许多人都
导医服务是大型综合医院门诊的重要工作内容,良好的导医服务不仅树立了医院窗口的新形象,吸引患者前来就医,推动了医院医德医风建设的发展,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同时,也证明高年
岭南是近代中国基督宗教传入最先、传布最广的地区,亦是基督教堂兴建最早、数量最多的地区。岭南近代教堂建筑因受特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影响,经历了哥特式样、哥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