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整体设计研究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j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新的音乐课程标准颁布以来,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在整个教学中,对于课堂的整体设计无疑是教学的重点所在。一个良好的设计,不但能够顺利的实现教学目标,而且能够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提升。鉴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音乐鉴赏课堂中的五个环节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期获得更加深刻和本质的认识。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 整体设计 研究分析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
  所谓教学设计,是指教学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对一堂课做出的整体规划,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顺序、教学步骤、教学时间的分配等等,其以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
  二、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整体设计
  (一)准确的切入
  在面对新的教学内容时,绝大多数学生都对此感到十分陌生,所以需要教师能够找到一个准确的切入点,其既和内容本身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能够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音乐教师曾感叹教学内容实在繁多,不知道该从哪里引入,对此需要充分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熟悉教材。突破口的寻找是要以对教材的完全熟悉为基础的,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教材、熟听音像之后,突破口就会自然映入自己的脑海中。其次是寻找切口。其实很多时候,教材本身就已经给了教师以提示和启发。如民歌单元中的“高亢的西北腔”、“醇厚的中原韵”和“飘逸的南国风”,“高亢的”、“醇厚的”和“飘逸的”这些形容词,既是不同地域民歌最显著的特征,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两首不同风格的民歌一播放,自然就可以运用比较的方式引入下文。最后是准确入手。要求以最有效的途径去切入,直至实现最后的教学目标,而不是顾左右而言它。比如在“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中,涉及到的层面众多,而教师如果抓住了“宗教音乐”这个切入点,则既可以引出巴洛克艺术,又能够衬托出巴赫的作品,可谓是一个最佳起始点和落脚点。
  (二)巧妙的构思
  构思是教学的基本构建思路,包含着教师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而且一个独特的构思,往往能够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具体来说,巧妙构思的形成,主要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巧用资源。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各种资源的借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所以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本身,将一些新鲜资源引入到教学中来,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又能够扩展他们的视野。比如民歌《茉莉花》,这是一首在中国妇孺皆知的民歌,但是却少有人知道,其在世界上也是广为人知。原因就在于20世纪初的意大利歌剧大师普契尼,曾将这段旋律引入到了自己歌剧《图兰朵》中,对此教师就可以找出歌剧中引用这首民歌的片段,作为视频资料给学生播放,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该民歌的印象和重视。其次是巧胜常规。这里所说的常规,主要是针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而言,传统的教学中,都是教师讲而学生听,但是鉴赏本身就是一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艺术活动,所以理应给学生以充分的表达机会。比如在一首乐曲播放完之后,教师就可以先请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并由此引发大家的讨论,使整个课堂多了几分活跃和融洽,而少了几分程式和刻板。
  (三)灵活的掌控
  现实教学中曾经有过这样的案例,两份完全一样的教学设计,分别由两个教师来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够有条不紊的讲完全部内容,而经验欠缺的教师则会出现讲不完的状况,原因就在于两者对课堂的掌控力不同。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够从容的驾驭整个课堂,而经验欠缺者则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所以应该做到一种灵活的掌控。首先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预判。对于所有教学环节的熟悉自不必说,重点是对一些突发情况的积极处理,其中包含好的情况和不好的情况,都要事先制定出一种或多种的处理方案。其次是对教学目标的明确追求。无论课堂发生了怎样的状况,整个教学都要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哪怕是最后没有达到目标,也应该尽力而为之。这两点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生成性教学,虽然可能会面临多种情况的发生,但是教师却始终都能够从容灵活的应对。
  (四)精辟的语言
  音乐鉴赏是一门较为特殊的学科,具有技术性、知识性、想象性和艺术性的特点,所以在这门教学中,对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有着较高的要求。具体来说,教师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准确明了。准确明了通俗的说,就是让对方在最短的时间内听懂自己的意思。现实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即教师讲了半天,但是学生却不明就里,不知道该听那一句好。所以教师应该做出提前的准备,明确自己想要表达什么,怎样表达,只要一开口,不能说字字珠玑,但也决不能不着边际。其次是精炼简洁。精炼简洁通俗的说,就是用最少的语句表达最多的内容。在音乐鉴赏中,如果教师说得太多,也就从客观上限制住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其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激发,所以要求教师要惜字如金,用几个字、几个短语就将内容准确的表达出来。最后是形象生动。因为音乐鉴赏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抒发,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形象和生动,尽可能的给学生以最直观的展示。对此不妨多收集一些鉴赏类的文章,对其中优美的语句进行借鉴,并结合多媒体,尽可能的帮助学生获得生动和形象的感受。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诸多理念的深入人心,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也呈现出了一片崭新的面貌,充分体现出了教师在这次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价值。而本文所提出的整体教学设计,则是需要教师在下一步教学中仍然要关注的重点,因为其直接决定着整堂课的性质和走向,更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多个环节对其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用,给更多的音乐教师以启示和借鉴,为高中音乐教学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姜童.学生如何在音乐鉴赏课中体现主体地位之我见[J].科技信息,2009,(13).
  [2]田娜.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方法探究[J].科技信息,2009,(08).
  [3]周青苗.在对话中感悟音乐的魅力——对话式教学法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05).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技术能把教学的情境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并且信息技术融视、听、唱为一体而受到了小学音乐课堂的青睐。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教学中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拓宽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音乐课堂精彩无限。  关键词:小学音乐 信息技术 课堂 教学  随着现代信息的快速发展,教育现代化发展迅猛。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走进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以其丰富的信息容量与先进的视听技术给音乐课堂带
出生于内蒙古的张玮,在过去的音乐历程上总是给人多变的感觉,无论是造型,还是他张弛有度的歌声,总是在舞台上一次又一次给所有观众带来惊喜。  从2012年的第一季《中国好声音》,张玮可谓是走上了自己歌唱事业的另一个高峰,一登场以轻摇滚风格演绎的一曲《High歌》,便以颠倒众生的舞台魅力迷倒了一票观众及四位导师。在此后的比赛中,更唱响了《忐忑》、Bad、My Way等众多热门歌曲,让自己声音最为独特与张
当歌迷们依然沉浸在李炜“蜕变”三部曲的动人旋律中细细品味之际,这位新生代偶像不日又将为大家带来全新力作——新专辑第二主打歌《只是怀旧不算怀念》,届时这首歌的音乐录影带也会同步推出。不同于首波主打歌《脱胎换骨》以自我与蜕变为主题,《只是怀旧不算怀念》则主打情歌概念,因而引发业内强烈关注。  李炜出道四年,距离发行个人首张专辑《造梦者Dreamer》也已有两年的时间,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情歌莫过于《一
摘要:威尔第是欧洲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意大利歌剧乃至西方歌剧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茶花女》是威尔第最具代表性的一部歌剧,本文通过对作品创作背景、创作风格、创作内容等方面的剖析,从而研究《茶花女》的艺术特色,为今后更好地学习、演唱该歌剧作品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关键词:歌剧 艺术特色   一、威尔第艺术生平及其艺术作品介绍   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
摘要:在文化部作为一项工程组织文化艺术领域里的专家学者编辑出版的一部《艺术概论》中,把音乐和舞蹈分为“表情艺术”类。本文从歌曲的内在情感、演唱方法方面的情感、风格上的情感以及舞台表现中的情感四个方面,阐述了一名歌手在演唱实践中表现歌唱艺术中的“情”的方法。  关键词:民歌 表情艺术 表现方法  有人说,人的一生有两件东西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一个是故乡的美食,另一个便是故乡的民歌。用现在的话说
摘要:如果一个人只具备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能力,这个人便很难能有一番作为,但如果一个人在缺乏相关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实践,其实践也必然是盲目的。因此,培养既具备一定理论知识素养,又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逐渐提上了各高校人才培养日程。本文围绕高校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创新高校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等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音乐专业 应用型人才 创新培养  就音乐这
本文是以山西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山西民歌《亲圪蛋下河洗衣裳》演唱时各种润腔技巧的研究,总结归纳出山西民歌演唱风格中所体现出的地方特色。最后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