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口语交际训练的尝试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h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口语交际教学要结合职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课前说话”等形式,在实践中推行“口语交际”教学,探寻教学方法,切实提高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素质。
   关键词:口语交际 说话 指导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指出,中职语文教学要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如何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落实大纲的要求呢?
  
  一、坚持“课前说话”,调动说话兴趣
  
  在每堂课前留点时间让学生上台讲话,很多教师在推行这一做法后发现易流于形式。对此,可以按专题分步进行,逐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首先是“介绍”。主要是自我介绍,初次上台要求要适当降低,时间一分钟左右。开始是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激发讲话的兴趣与培养话感,让其认同此项活动,明确职校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意义。
  然后进行“讲解”训练。要求学生上台背诵一首古典诗歌,并对诗歌的作者、内容、主旨等方面加以阐述。一方面丰富学识,拓宽全体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对语文考试中古典诗句填空起互补作用;另一方面是进行阐述解说的训练,递增口语交际能力。
  接着是“演讲”训练。可以读现成的演讲词或自行撰稿演讲,时间也由一分钟扩增至三分钟,演讲的话题开始放宽,或教师指定或学生自行选择。此法可激活学生的多方能力,乃口语交际系列训练的提高阶段。
  再是“自荐”话题。即模拟应聘,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特长与才智,课前讲话时间限为两分钟,不准超时。此时,课前必要的准备和老师精当的指点至关重要。
  最后是“口头说话”。根据当今社会、校园的一些热点选择话题,谈谈看法,提炼一种观点,在每节课前让一位学生锻炼。
  
  二、加强指导,提高效果
  
  在说话训练的同时,要及时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指导,开展专题讨论与点评活动,可采用“周评、月比、学期总结交流”等。
  所谓“周评”,即每星期对上台讲话的学生进行简要的对比评价,肯定其中的成绩突出者,评点成功之处并指出不足,对下周即将轮到的学生提出新的要求。
  “月比”,指的是在每四个星期之后,根据已上台的学生的综合表现,评选出“每月之星”,以求起到榜样的作用。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期总结交流”,教师只在课前简要概述本学期学生上台讲话的总体情况,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发表讲话,让他们在双向交流活动中,自觉意识到口语交际的要点。这种做法,同时也渗透了“口语交际”的另外一些专题,如“交谈”“咨询”“即席发言”等内容,此举可谓是一箭多雕。
   此外,在特定的时间里,视学生兴趣每学期专门开设几次“口语交际”辅导课,穿插讲解相关的知识点,作为课前讲话训练的理论知识补充。
  
  三、口语交际训练要与生活相联系
  
  口语表达作为一种交际能力,应该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仅停留于课堂上的模拟训练。教师要善于把学生从课堂引入生活,再从生活回归到课堂,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训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这些题材都涉及到社会生活,有很多将是他们择业就业时碰到的情形。
  在课内或课外适时地举行“朗诵比赛”“辩论比赛”等,在校园内成立文学社团、招聘学生记者、组织一些采访活动等,是学生得以“口语交际”锻炼的极佳时机。只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说”起来,那么“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就能落到实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的态度。心理学家认为,人天生最需要的是得到别人的肯定。作为教师,应当对学生多加鼓励,不要轻易打击学生,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肯定也许就能改变一个学生。
  总之,在口语交际日益重要的今天,作为中职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把口语交际训练作为学生今后生存的技能进行培养,一定要尽力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使他们的未来之路更加平坦。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