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没有根须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uke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诗的旋律进行哲学思考,或者说,用诗意的眼光和哲人的情怀,去关照生活中的寻常事物,并赋予寻常的事物以不寻常的意味,这应该算得上是每个诗人的必修课吧?同时,这也是诗人区别于其他人群的独特标签之一。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样一首小诗:
  让路分岔的是山
  月光没有根须
  也能在水里站立,你试着削水
  把山的样子削得陡峭些
  水沬飞起来,一座漂亮的山
  像神一样就要完工了
  有鼻子有眼
  从这些穴位里削出的水沬
  都是些多余的水
  或者说是隐藏在神的
  眼眶里的水
  它们一经飞出
  在原来饱满的位置上
  凹显出来的全部是月光
  水沬飞到碗里,有只蚂蚁
  像动物那样扛着粮食
  ——谷未黄《山在水里的变化》
  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究竟要向我们言说什么?
  这首《山在水里的变化》,仿佛是诗人谷未黄不经意间完成的一首小诗,小诗中飘荡出来的信息,却是相当的丰饶且又耐人寻味——它既是寻常事物在诗人眼中变形后的投影,又是想象力、感受力和表现力的一次精彩合作;既是诗人的情绪、悟性、灵感、闪念和梦幻,在寻常事物的藤蔓上悄然绽放的花朵,又是诗人脑洞大开之后猛然发现的另一个新奇世界。
  “让路分岔的是山”,这样的开头看似很平淡,像是随口提到某一件事情,试图就此与另一个人坐下来谈论,但紧接着,诗人立马又跳到了另一件事情上,不由分说地就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他设置好的“圈套”之中:
  月光没有根须
  也能在水里站立,你试着削水
  把山的样子削得陡峭些
  这是要干什么呢?真的是要 “削水”吗?错!诗人是要用它的想象力激活你的想象力,让你跟着他一起去见证简单的、客观的世相,是如何在一瞬间变得魔幻和丰富起来的过程。很显然,这首诗的触发点,其实就是月光下一座山在水中的倒影,全诗也不过是诗人围绕着山、水和月光所产生的自由联想,随后,诗中旁逸斜出的“神”啊、“眼眶”啊、“蚂蚁”啊、“粮食”啊,都不过是被这种自由联想捎带出来的事物,它们在诗人主观意愿的推动下,全都变成了新奇的意象组合,变成了“无理而妙”的、不具有确定意义的意识流。
  月光如水,水流动的时候,就像是阳光的刀锋在削着万物。而流水中倒立的山,被月光削成了一尊神的模样,泉水从山洞中飞泻而出,遇见了自己的影子,于是,它们“凹显出来的”便只能“全部是月光”了。如果说,是视觉变幻成全了这首诗的外延的话,那么,移步换形所带来的由此及彼的联想,正好就成全了这首诗的内涵——
  水沬飞到碗里,有只蚂蚁
  像动物那样扛着粮食
  ——前面是童话,是魔幻,后面则巧妙地实现了“软着陆”:诗人带着自己和读者,一下子回到了现实,回到了生活,如同大梦初醒。诗中的月光、山和神,都是宏观的物象,而水沫、蚂蚁和粮食,却又是如此的微观,它们之间的巨大反差,实际上也是人神之间的反差,现实与魔幻之间的反差。
  那么,山在水里的变化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变化呢?这可能是读者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其实,我们不妨也顺着“山”“月光”和“水”这几个关键词,去好好地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即使不跟着诗人的思路往前走,或许你也可以找出相应的答案。既然山可以让道路分岔,月光虽然没有根须,却可以稳稳地站在水上,水可以把一座山塑成神的形状,那么,也就是说,无论是“山”,还是“月光”和“水”,它们事实上都是宏大的事物,都是强势的事物,它们分别拥有坚定、温和与柔软的力量。而这些宏大、强势的事物,如果能够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就能产生更大的和谐。这是第一个层面。
  至于另一个层面,我们不妨接下来再好好地想一想——譬如“水沫”啊“蚂蚁”啊“粮食”啊,这一类渺小的、弱势的事物,它们要是能和“山”啊“月光”啊“水”啊这样一些宏大的、强势的事物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其结果又会是什么样的呢?可想而知,如果它们能和谐地组合在一起,那不就是一个美好世界么?童话与魔幻的世界也莫过如此。但是,如果反过来想呢?——反过来想,那就很难说了。这首诗给我们留下许多空白,让我们按自己的设想去予以填充。
  想象飞跃快,跳跃跨度大,思想隐蔽神,感情闪耀频,这是现代诗歌最基本的几个特点。除此之外,现代诗歌尤其注重提醒与暗示的功能,觉悟与洞悉的功能,发现与提炼的功能。詩人可以在一个被旁人熟视无睹的触点上建立起一座奇幻的金字塔,也可以从任何一个寻常事物的表面,发掘出其内在的隐秘与奥妙。因为,一个真正的诗人,他的手中必须握有一把点石成金的魔杖,而这根魔杖始终不缺少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它能让石头开花,让月光变成金子。毫无疑问,诗人谷未黄手中,就握有这样一根魔杖。
  这首《山在水里的变化》,我们是不可能对它进行单一的解读的,但这首诗始终都释放出一种语言的弹性和张力,呈现出一种不受世俗生活检验而又不脱离凡尘的味道,你不能一眼窥透诗人的内心,也不能将诗人的心事一语道破,而这一切正是现代诗歌的魅力之所在。
其他文献
编前:2008年,本刊编辑参与了某省高考录取场的工作。在录取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搜集了很多成功或者失败的志愿填报案例。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对这些案例进行简要分析,其中成功的经验或者失败的教训,都可能是09年我们志愿填报的一面镜子。    “移形换影”成死档    案例:四川(非延考区)艺术美术类考生小阳,2008年高考(理)文化成绩571分(该省美术类考生文化课本科省控线是365分),美术类专业
期刊
where在英语语法中,where可以用来引导定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宾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等。不少同学经常混淆where在不同从句中的含义和语法,导致在考试中失分。笔者在此对该词引导的三大从句易混点做一剖析。  易混点一 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  一些名词如position,condition,situation,scene,case,stage,point,degree在句中表示做抽象
期刊
在线老师:黄立刚,成都市12中专职心理辅导老师,毕业于西南大学心理学专业。    来信剪辑:我感到很茫然,老师上课讲的内容有很多都听不明白,看其他同学都能听懂我就会认为是自己笨,我找不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也没有什么目标,我该怎样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呢?  songyingxue@163.com(本刊邮箱留言)
期刊
复习备考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中最棘手的部分之一就是书面表达。没有充足的词汇量和短语积累,没有扎实的英语语法知识,没有广博的课本以外的知识和信息,交出一份优秀的书面表达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只有从复习一开始就着手准备,构建“词汇、短语—语法—衔接、过渡”的知识网络,我们才能逐步提高书面表达的能力。  词汇是进行书面表达的基础。同学们的词汇量大小直接影响书面表达的质量。同学们积累的词汇越丰富,表达也
期刊
成长的故事  博主:外星土豆    Chapter1  送你的白色沙漏  是一个关于成长的礼物  如果能给你爱和感动  我是多么的幸福  我有过很多的朋友  没有谁像你一样温柔  每当牵起你的手  我就忘了什么是忧愁  ——《沙漏》饶雪漫    我曾经对“80后”的书充满了敌意,仿佛那些是无病呻吟的代名词,割裂人们心中的伤口,用一个又一个悲剧暗淡生命的一抹亮色。而今,我已不知道读过多少本所谓的青春
期刊
博主:赵维  自从郭敬明的《幻城》打响了我懵懂的少年时代第一炮,曾几何时,小说已经成为我生活中洗刷不去的一部分。记忆中五十好几的语文老师还在喋喋不休,当年的她是如何如何地废寝忘食,这厢的少年们正悄悄远离传统文学,踏入新小说的别样领域。玄幻、奇幻、言情、耽美,色彩斑斓,“80后”的小说,面对你,我们又给出怎样一个评价?  还记得当年班主任清空教室,一个个课桌大搜查的情景,在那交错着这借书与传书的日子
期刊
博主:自在独创  盛夏的圆心上,便是焦灼的高三岁月。这人生的跳板上,多少青春、年代与未来的思考宛若多姿的彩蝶栖息在教室的窗棂,恰似拂面的清风流连在校园的石道。与青春挂钩的是“80后”新新人类,与“80后”相关的是“80后”小说。  那用青春的思绪细心编织的故事,那用年华的名义精心雕琢的人物,让同是“80后”圈里的我们能够很轻易地感受到那只属于青春的气息。  我曾欣羡那些华丽的文字,曾敬仰他们细腻的
期刊
四川震痕  四川大学 郑 路    我不是四川人。  我已经在成都生活学习了五年。汶川地震时,我也在成都。  地震后的十天中,我依然在成都,和很多成都人一样,在空地上搭帐篷、打地铺。风餐露宿,提心吊胆,听到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心惊肉跳。  地震后的两个多月,我和所有人一样,心痛过,恐惧过,也感动过,我远在东北的亲人朋友,虽然没有亲身经历地震,但是依旧和我一样,流着关切和心痛的泪水,默默陪伴着地震灾区。
期刊
全国    国防生奖学金提高至每年10000元  前不久,总政治部和总后勤部联合下发了《国防奖学金管理办法》,明确从今年9月1日起,将国防奖学金标准由每人每学年5000元调整至1万元。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题记:北川中学,一个因汶川大地震而倍受关注的群体。北川中学参加2008年高考的考生,也注定成了这个夏天的焦点。  震后,一路走来的这些考生,经历了怎样的一段历程?这段历程,如今已成为他们的一段记忆,一笔财富;而对于刚刚步入高三的准考生们,会有什么样的启迪?相信你通过本刊记者三进北川中学后的讲述会找到答案。    初进北川中学    时间:5月27日,离汶川大地震刚半个月  北川中学复课后的第八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