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教学中关注三个视角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fal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夯实计算技能、增强计算能力、培养计算能手,一度成为计算教学的目标使命。以此为导向,计算教学出现了一些急功近利的倾向,计算教学应有的发展空间受到抑制和压缩,从而直接影响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新课程标准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重新定位了计算教学的价值,降低了计算的复杂性、技巧性,对学生的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也不再给出一个明确的量的要求。然而,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对标准中计算教学目标定位认识不清,出现了在教学过程中忽视或弱化计算教学的现象。因此,教师应站在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计算教学的功能,切实改革计算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体会计算教学的情趣,感受计算教学的价值。笔者认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以下三个视角。
  关注算理与算法的联接
  简单地说,算理是算的道理、想法,是计算的依据,是对算法的解释;而算法是对算理的一种表达形式或书写格式,是计算的方法、程序,是对行为的规定。算理和算法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算理要通过算法来表现,算法又要能体现算理。有的教师十分重视过程性学习,特别突出采用看图、动手操作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算理,但忽视算法抽象概括。算理与算法之间的断裂,使得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大打折扣,严重降低了计算教学的效率。因此,应在算理直观化与算法抽象性之间架设联接桥梁,通过教师的引导、铺设,为学生搭起理解的台阶,让学生充分体验由算理直观化到算法抽象性之间的过渡和演变过程,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算法的切实把握。
  例如,教学“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首先让学生探讨28×12的算理,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意明白28×2=56表示什么?28×10=280表示什么?56 280=336表示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小结算理:先把第一个乘数与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把第一个乘数与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积相加。从而抽象写出竖式,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并规范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最后运用简化算法复习训练提高计算技能。这样,通过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的和谐联接,学生体验到从算理到算法的演变过程,对算理理解也就更深刻,对算法掌握就更扎实。
  以往的计算教学,往往过多地着眼于训练的梯度和密度,把一块知识分得很细,小步子前进。这样有其有利的一面;但是没有紧紧抓住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这条主线,学生更多地是在模仿,缺乏创造。这对于学生思维的拓展是远远不够的。对于这样的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实际,敢于调整教学顺序,重组教学内容。
  例如,在学习“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时,基础训练后,笔者立马转入主题:“你能举一个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吗?”学生七嘴八舌举了许多例子:103×236、605×107、450×320、790×302、3050×140、7100×506。之后,笔者让所有学生各自挑两三道题算一算,完成后到黑板上把方法展示给大家。下面的同学仔细看他们的计算,如果有不同的方法,也可以上来算;最后讨论总结出比较合理的计算方法。学生在编题时就对这样的题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其中一个因数的中间有0的,其中一个因数的末尾有0的,一个因数的中间有0和另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让学生对这一类题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算理与算法在教学中需要自主进行统一,在这个过程中理解算理是必需的,但并不是理解了算理就可以马上形成有效算法,这是因为算法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主体长时间理解内化而生成。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算理与算法之间来回穿行,让学生在穿行中通过自己的理解、比较来内化,通过自己思考、应用来完善与升华。
  关注算法的形成过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探索,经历计算原理产生、改进、完善的过程,才能真正形成完美的认知。
  其一,创造“教学的新视角”:传统的计算教学,例题往往只呈现算式,很少有问题背景作基础。学生对算法的探究很难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冲动。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则要求在一定的现实背景下呈现例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探讨。这一做法有利于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如教学“数一数”这一节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创造情境,出示课本类似的彩图,提出问题:“看到这幅彩图后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问题一出,学生们说“老师,这是公园”“这是儿童游乐园”“这里和我们的千鸟园广场差不多”。笔者及时表扬了仔细观察积极回答的同学。然后说:“请你们来找一找,看哪个同学找到的玩具和看到的物体最多,说出的名称最多,并指出它们在哪里?”学生纷纷举手抢着回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因为图中有鸟、蝴蝶,有人,他们的数量不太好统计,所以笔者有意识地设置错误:“有5只小鸟在树旁飞着。”学生纠正说:“老师你错了,下面还有2只,一共有7只鸟。”学生答后笔者及时给予表扬。
  再如,在《观察物体》教学环节,笔者出示一道用正方体搭成的图形题:下面一层4个正方体,上面一层2个正方体,问一共有几个正方体?学生通过观察,有的说5个,有的说6个。笔者提出:“你是怎样数出来的,你能说出你的理由吗?”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我认真数过了,不是5个,6个才对。”当问为什么时,他说:“如果是5个,上面一层只能看到1个,而现在上面一层能看到2个,如果没有一个在下面支撑,那么上面的一个就会落下去。”听了这位学生的回答,笔者立即问大家:“你们满意他的回答吗?”接着,让小组合作动手来搭一搭,验证这位同学说的是否对。同时,计算本身的价值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
  其二,创造“思维的新视角”: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做到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辨证统一,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计算教学中,基本算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然而,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思维能力水平的差异,对基本算法的操练往往是“反复抓,抓反复”。而在新课程的课堂中,则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尝试,展示自己的计算方法,然后再对不同算法探讨的基础上形成共识。这一过程,既是基本算法优越性逐渐凸显的过程,又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算法的过程。   如在教学《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练习题中有一道25×28的题目,当所有学生在认真笔算时,有一位学生已经举起了手要回答。一问,答案700。没错!但发现这学生没有用竖式。笔者立即问到:“你是怎样想的?”这学生振振有辞:“我把28分成4×7,先算了25×4=100,再算100×7=700”。一下子,其他同学向他投下了敬佩的目光。接着,125×16、23×11、35×22这些题目,有些学生运用了乘法的速算和巧算,第一题速算出2000,第二题结果253,第三题写成35×2×11再速算。“学生学了本领,就想用”,这是孩子的天性。这些练习,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一个充分展示自我本领的机会,同时,让一些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思维得到发展,有利于发展他们亲近数学计算的情感。
  一般来说,学生首先采用的计算方法,往往是其原有认知经验的真实表露,而计算方法修正、完善的过程则是其思维发展的过程,是其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算法的过程。
  关注学生计算素养的形成
  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理论中有这样一个论断:“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乃是教人学做事。”最终目的让人有做事的本领,有学识、有素养!计算教学也一样,计算课不仅仅要关注计算,更要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积淀,关注计算背后的一些问题。
  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计算练习要与其他内容结合起来,加强整合性,拓展教学目标。一是严而有格:书写工整,字迹清晰;脱式时等号对齐;作业和试卷整洁。同时要配备草稿本,在草稿本上也要书写认真、规范,一丝不苟,而且强调草稿本也不能“草”。二是抓实、抓细:当作业中发现书写不认真、计算不仔细、格式不规范时,立即要求学生重做;对普遍性的问题,课堂上详细纠正,对发生重复错误的学生要让孩子寻找“辩”因,对症下药;对学生每次作业成绩的评定方法是:格式规范、书写工整、结果正确打“优”,对结果正确、但书写马虎潦草不给等级,同时找其谈话;每次发作业本前,先表扬得“优”同学和进步大同学名单;定期举行“作业展览”,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自觉地注意格式规范、书写工整。测验时总要留5分至10分作为卷面分,来衡量学生计算格式规范情况、书写认真情况、卷面整洁情况。此外,经常要求学生把作业和试卷带回家,让父母了解孩子的点滴进步,督促孩子自觉地把“写好字”这一最基本的事情做好。
  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每天坚持练习,将对学生准确、快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在笔者所执教班级,每天20题的口算训练已成为学生的习惯。通过长期坚持,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小学生有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喜欢做或做不对稍复杂的计算、简算等题目的弱点,对此,教学中要善于发现他们的这种思维障碍,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练习,克服影响孩子正确计算的心理因素。
  使计算技能形成与问题解决和谐相处 计算教学切不可仅仅关注纯粹的计算,而应该把它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有些教师认识不到这一点,将解决问题当成单纯的问题去解决,只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下功夫,结果学生经常出现算式列对而算错的现象。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使计算技能形成与解决实际问题和谐相处,以达到“鱼”和“熊掌”兼得。首先,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认清本课是以计算为重点,还是以解决问题为重点,把握好“算”与“用”的度。其次,在理解算理时要以实际事例为依托,感悟算理,再通过一定的训练形成技能后再用于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的计算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才能得到真正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张家港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智力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智力的个体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状态,影响着学生学习的速度和学习质量。但除了智力因素外,我们同样不能
指出博物馆专业图书馆创建信息资源平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博物馆专业信息资源分散、无序、不便使用的现状。只有坚持建立独具特色的数字化专业信息资源平台,
初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关系到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素质,而且直接关系到高一级学校的教育质量。近年来,佳木斯市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
北京大学严绍璗教授以一己之力编著而成的《日藏汉籍善本书录》凡350余万字,煌煌三大卷,已于2007年3月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历时20余年,先后近40次东渡日本,遍访了日本公私藏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于促进支原体肺炎患儿症状改善及安全性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确诊患有支原体肺炎的100例患儿,以就诊
激发学习兴趣当前,广大学员文言文的底子比较薄,学起来感到难度较大。主讲这门课时,一定要注意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我国三十年代著名的民主战士邹韬奋有句名言:“一个人在
教学内容: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六年级小学数学下册P71~P72页。教学目标:1.学着用转化策略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根据问题的特点采用相应的转化方法。2.不断增强运用转化解
建国以来,我国还没有正式统编过中等师范学校使用的历史教材,中师历史课一般采用中学历史教材来代替,由于普通高中不设中国历史课,只能采用初中《中国历史》,很不适应师范学
五年级是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策略意识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一些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学内容中时有渗透。如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里用集合的文氏图揭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的“着”怎么读?读zhao和读zhuo音的“着”字在词义上确有共同点,但在使用范围、词义和语体色彩上还是有细微的差别。字典里,“着(zhao、zhuo)”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