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课堂观察活动, 改进初中英语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zhengpe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观察是对传统教育教学中备课组、教研组层面乃至学校层面的听课、评课活动的改进。本研究旨在通过设计《课堂观察表》,开展有计划的课堂观察活动(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找到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偏差,切实改进课堂教学,使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更有效。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课堂观察 活动目的 活动实施 活动效果
  
  一、开展课堂观察活动的目的
  课堂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的重要阵地,课堂教学不改变,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难以达到预期目的。针对初中英语课堂,设计课堂观察方案有以下积极影响。
  1.量化观察,定位课堂教学细节。
  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改进学习和提高学与教的绩效,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教师必须具备几个方面的能力:教师应采用有效的信息表现方式、促进小组活动、提出明确的问题、提供及时的反馈,此外,教师还应了解如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帮助学习者巩固所学知识、应用所学知识。
  在开展课堂观察时,教师可通过对5个主要观察项目(问题类型、要求学生作出的答案类型、选择问题的回答者、停顿或等候,以及提问时的声调和方式)的记录,定位需要改进的课堂教学细节,找准点、切对脉。
  2.行动研究,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英语课堂中开展研究型课堂观察活动,是将教学研究植根于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教师个体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方面,包括其自身在学科领域内专业修养和造诣是否扎实;另一方面,以是否形成了善于合作的教师团队为重要的评判标准。任何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不是教师一个人的功劳。通过课堂观察,以及“课堂观察”时间关于“有效教学”的反思与探讨,每一位教师都能通过帮助每一位学生更好地成长,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成为优秀的、合作的教师团体中的一员,从而有助于每一个老师自身更好地发展。
  二、课堂观察活动的实施
  课堂观察活动的展开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
  1.课前会议。
  课前会议是被观察者和观察者沟通交流的一个平台。作为课堂观察活动的准备会,观察者既可以通过交流和讨论熟悉观察量表的使用,又能通过被观察者的说课,对被观察对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商议确定观察分工。
  2.课中观察。
  观察者在课堂中观察,要依照事先的计划和分工,对观察信息进行记录。这些信息资料是整个观察活动的关键,因为观察过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课后分析的质量,为此后的教学反思、对话研讨、行动改进提供信息基础和依据。
  3.课后会议。
  课后会议是在课堂观察结束后,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针对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对话、总结的过程,在会上还要给出教学改进建议或制定后续行动跟进方案。
  以“Why Does It Rain?”这堂课为例,针对其中提问“停顿”这个观察项目就引起了老师们的广泛关注,讨论中观察者各有不同的观点。
  Q老师认为,好问题的提问技巧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考虑怎样来回答,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等待时间,就大大降低了问题回答的有效性。
  X老师认为,该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做得还不够,如果通过询问学生“Are you ready?”来了解学生是否跟上学习节奏,然后再请学生回答或教师自己给出答案,效果会更好。
  H老师认为,除了直接问学生,还可以通过眼神和神态、表情跟学生交流。
  Z老师觉得,其实只有几个学生没有在规定的时间找到答案,完全可以采用课后单独辅导的方法来补救。
  C老师是学校的科研负责人,她认为如果反馈的情况是“少数几个学生需要等待”或“大约半数学生”、“超过半数学生”等,就可以把这个现象作为一个课题来深入探讨,并且研究它背后的原理和应对的策略。
  ……
  通过课后会议,被观察的老师得到的不是“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的评价,也不是“在课堂应变能力上还有待提高,要注意维持学生活跃的思维和高涨的学习热情”的空洞的改进意见,而是实实在在、具有可操作性的,“在提问时给学生多留一点等待时间”的建议。对于细节的关注和研究,才能带来行动上的改进、教学中的提高。
  三、开展课堂观察活动的效果
  1.观察结果量化,反映具体问题。
  分析《课堂观察汇总表》,在“Why Does It Rain?”这堂课中,我们能观察到不少日常课堂教学容易忽视的具体问题。
  首先,授课教师没有提到过“非知识型”问题。一方面,这是新授课,不涉及作业反馈相关内容;另一方面,由于多位教师进入课堂开展观察,教室中的学生上课注意力较平时更为集中,也使得教师不必就课堂纪律等方面的问题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在我们的实践中不难发现,其实,“经验教师”和“新手教师”在作业反馈和课堂纪律等方面的差距是非常显著的,没有观察到该教师的相关处理,也就无法就这一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了。
  在Tuning in这个环节,一教师在要求学生作出“思考型”回答前,前设了一个“机械型”任务作为示范,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但是,在此后需要学生完成的两项难度较大的“思考型”任务(Explain the Water Cycle和Tell the Story)时,没有前置的简单任务,使部分基础并不是很好的学生完成任务有一定困难,于是在同桌互助和小组活动的时间存在低效学习的问题,进而对紧接着的到教室前展示这一环节产生消极的影响,缺乏展示的意愿、积极性不强。
  但是,授课教师并没有关注这一现象,接着,自然也没有就前面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反馈和教学调整,可以从C类行为(选择问题的回答者)的观察结果了解到:在展示环节没有“C3”即“点名让不自愿回答的学生回答”的行为。当然,这也与该教师(教龄不满5年)相关课堂把握和调控的经验不足有关。
  2.调整教学节奏,关注学生学习情绪。
  虽然纵观整堂课,该教师在几乎所有的环节都有停顿和等待时间,但是在While-task procedure 1中的Give the reason环节,没有等待几秒钟,就直接点名让自愿回答的学生回答。经过比较和分析,在询问授课教师后,证实她在平时教学中并没有刻意停顿的习惯,而观察表反映出的停顿和等待,大部分是因为活动设计本身的原因而产生的停顿。在教学开始阶段的教学活动——“讲解图表”和“配对”,该教师授课时是刻意停顿了几秒钟再请学生回答的。此后随着教学活动的推进和深入,该教师的精神状态相对松懈,于是在“Answer the questions”这一环节就习惯性地直接要求学生回答了。在课后讨论中,关于“停顿”的问题被一致认为值得进一步开展更深入的研究(详见“二、3”中的“课后会议”)。
  上述现象说明:该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习情绪上还存在不足,应当加强与学生之间语言和非言语的交流,这样就能及时调整教学节奏,采用即时停顿或课后补救的方法,尽量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要。
  当然,授课教师也有处理得比较好的地方,例如:在“Answer the questions”这一环节就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预留了学生“correct”的时间,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
  3.探索教学改进和教师发展之路。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课堂观察不仅能学习别人经验、汲取失败教训,借鉴好方法指导自己的教学,关键是能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研究,是探索教学改进和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针对教师“提问技能”的课堂观察,我对于课堂提问的运用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更深的理解,“怎样运用提问技巧?如何提高提问质量高?学生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回答?”等具体的问题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中。“讨论问题有价值,能引起学生思考,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尊重学生意见、关注学生学习情绪”的标准和要求将成为我们研究、探讨的主题。我们还在不断探索,努力使课堂观察在课堂的有效教学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陶志琼译.透视课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2]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杨九俊等.说课、听课与评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张“第三条道路”的美国民主党和西欧左翼政党为解决全球化时代出现的各种问题,在社会、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方面提出了一些价值主张,这些主张在修正民主社会主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关键词: “第三条道路” 价值主张 修正政策    所谓“第三条道路”,是指一种适应西方传统民主制度和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全球性变化的“中间偏左”的社会民主主义政治哲学和实践模式[1]。苏联解体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语文教学不仅仅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把正确高尚的思想内容灌输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实
摘 要: 本文阐述了提高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几种方式,旨在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得体、精巧,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激活学生的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重视个体,
英语作为信息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但是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尤其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长期在低谷中徘徊,究其原因固然很多,但我从教几十年的实践中体会到,不注重“弱势群体”的转化不能不是一个制约英语教学进入快车道的因素。那么,如何使“弱势群体”转化呢?我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过探索,效果比较明显。  一、融入良好氛围,激发学习热情  弱势群体之所以“弱”,关键一
经典提取强化式创作特征与分析经典提取强化式是较为传统的书法创新方法。这类方法的普遍运用不仅成就了许多历代书法大家,而且成为整个中国古代书法风格演变的重要方法。这
诗歌教学的方法有很多.但作者认为“读”是个基本的方法。如何把“读”贯穿于诗歌教学的始终.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作者结合职高语文的教学实践.把“读”细化为“朗读”“默读”“
摘 要: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提到关系学科教学质量的高度认识。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坚持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搞好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创新精神 培养方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新
一、江西钨矿采空区处理方法分类 通常,采空区处理是指用空场法、留矿法等采矿方法开采矿体以后,对采空区进行采后处理。其方法可分三大类,即崩落、充填、封闭(见表)。 Fir
摘 要: 本文探讨有效远离课堂沉默,兴趣学习英语的一些做法,以使课堂真正变成学生主动进取、施展才华、走向成功学习之路的场所。  关键词: 课堂沉默 英语课堂 教法 提问 教师用语    英语课堂是让学生们参与到语言活动中来。但是,面对沉默的学生,没有兴趣的学习态度,是难以达到这个目的的。怎样远离课堂沉默,走向兴趣教学呢?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教法多样,激发兴趣  实践证明,学生上课沉默
电视画面能够活生生地动起来,是借鉴了电影技术的结果.电视机要迈过荧光屏每秒钟为观众播放二十五帧画面,分成五十场播出。我国电视广播的帧频为25帧/秒,场频为50场秒,也分别